最近几年,我国汽车出口的主要目的国所设置的壁垒越来越多,包括技术、关税等方面。同时,这些国家还增大了对我国汽车出口的认证难度。比如巴西上调了IPI(工业产品税)比例,增幅高达30%;也就是说,车企只有满足65%以上的零部件产自巴西和南美洲共同市场中的其他国家(阿根廷、乌拉圭和巴拉圭)的条件,才能享受退税和豁免。
在国外市场,我国车企还有一些强大的对手——跨国汽车公司。我国汽车出口起步较晚,不少市场早已被一些跨国汽车公司抢占了。这就意味着后来者必须付出更大的代价,且不能过分地追求利润。
因此,有必要将目前以贸易型为主的汽车出口,有计划、有步骤地转向以投资型为主的出口。
研究国外品牌进入我国的路径能够发现,它们同样经历了从简单出口到投资建厂的过程。我国汽车企业到海外投资建厂,既是趋势又是方向,不仅能够实现企业的海外发展战略,还能适应一些国家招商引资的需求。
一位在汽车出口一线工作多年的人士说:“只有在当地投资建厂,才能真正把市场做起来,否则只是随机性出口而已,不可持续。”
如前所指,从2013年年初开始,中国汽车出口就已经显现出了下行苗头。由于税率、国际环境、关税等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由纯出口逐步转向了海外建厂,以规避整车出口带来的风险。
据统计,近年来,我国自主品牌奇瑞、长城、吉利等出口大户,纷纷加快了海外建厂的步伐。据悉,长城、江淮的海外工厂已经达到了12家;奇瑞已经拥有了15家;江淮则计划进军印度,在当地推出乘用车、中型车及重型货车,江淮也将成为继北汽福田和长城之后,第三家进入印度市场的中国汽车制造商。(www.daowen.com)
在海外建厂的过程中,人才、管理、技术和零部件配套是重中之重。在人才方面,发展历程仅有20余年的一些国内车企显然有些捉襟见肘,更别提在国际化上的管理输出了。除了人才引进,企业的培养也尤为重要。
反观跨国公司在进入我国市场时,前期会做大量调研,并会选择合适的时机切入;另外,与整车企业同步落户的还有配套体系中的零部件企业,此举不仅可以推动本地研发、快速提高本地化率,还能使产品质量保持相对稳定,而配件供应的稳定可以缩短维修时的配件供应周期,有助于提升售后服务满意度;除了零部件配套产业外,与消费相关的保险金融、汽车用品,乃至物流等相关领域的企业也要一同跟上。因此,国内车企在海外建厂时,切勿忽视上下游配套体系的步调一致。
专家认为:为加快企业在海外市场的快速良性发展,企业的海外投资建厂应该注意一些问题,以有效避免海外投资困境,降低风险。从近几年企业海外投资建厂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来看,主要存在三大风险;一是政治风险,对东道国的政策一定要考察清楚,避免政体不稳定带来的风险;二是市场风险,建厂前期一定要实地考察,了解当地市场的实际需求情况;三是文化差异,企业一定要在形成具有自身特色文化的同时,将自己的企业文化融合到当地的文化中去。
至于海外建厂应具备的条件,专家认为首先是产品质量,如果质量不过关,别说国际市场了,就连国内市场都难以保证;另外就是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成本控制能力,以上是海外建厂的内在条件。
对外部条件而言,更重要的是必须有足够的市场需求,这是海外建厂的盈利保证。关于市场需求的重要性,可从国内重型车的市场分析来看。国内重型车每年的产能已达到200万辆,而实际上国内的市场容量仅仅在70万辆左右,因此,多余的产能必须及时向海外释放,否则整车企业将面临裁员、资产折旧等一系列问题。与此同时,零部件企业也必须及时跟上整车企业“出海”的脚步。
另外,为保证海外工厂的长久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我们应该多向大众、通用、丰田、本田等大型汽车公司学习,在海外建立生产厂的同时,要尽快完善配套服务体系、质量保障体系和销售服务网络,这才是企业在海外建厂持久、有效的保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