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不能长期依赖政策支持

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不能长期依赖政策支持

时间:2023-06-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的市场占有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中国自主品牌的困难不仅体现在销量上,更主要体现在利润上。中国企业也应该明白,不要依赖政策保护,发展只能靠自己。中国对汽车工业的保护力度不小,除了股比限制之外,还有税收壁垒。古人早说“慈母多败儿”,要想让中国自主车企在残酷的竞争环境中茁壮成长,中国政府不该再过多出台保护自主品牌车企的政策了。

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不能长期依赖政策支持

同样是起步较晚,同样是遭遇强者“重压”,韩国汽车却能在全球市场异军突起,这让身处困境的中国自主车企艳羡不已。

在新兴经济体中,韩国打造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成绩备受瞩目。现代起亚是韩国汽车工业最主要的代表。2012年,现代起亚集团实现销量713万辆,位列全球第五。而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的市场占有率呈逐年下降趋势。

中国自主品牌车企的市场下滑,从表面上看,是来自于外资品牌的强势打压;从背后看,则是随着国民购买力的提升而带来的汽车消费不断升级。与之相对应,自主品牌在产品、技术换代上的节奏明显是“慢”了几拍。

中国自主品牌的困难不仅体现在销量上,更主要体现在利润上。1/3的市场份额,1/10的利润,这种局面让自主品牌在加大研发投入时倍感压力

对于中国自主车企而言,如何走出市场困境成为当前最让他们忧心的事。现实摆在面前:中国自主车企正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甚至已到了生死关头。

与中国自主汽车发展遭遇瓶颈相对比,“现代速度”更加夺人眼球。中国汽车能否闯出一条“韩国路径”?一些人习惯性地认为,韩国汽车业的发展肯定是靠韩国政府的政策支持,然而实际情况是:韩国政府从未制定过专门鼓励本国发展汽车业的政策,韩国汽车企业的发展是靠自己的。

据韩国产业研究院的赵哲介绍,韩国在20世纪80年代就实现了市场开放,关税降到了8%,开放度已经很高了。韩国政府并没有采取太多保护本国汽车业的措施,韩国车企也没有得到很大的优惠。因此,韩国车企更多是依靠市场机制、竞争环境,并按照市场规律行走以实现自我发展。

赵哲博士说:“韩国车企深深明白,出路并不在于在本国市场立稳脚跟,这只是一块小‘蛋糕’,更大的市场在国外。所以韩国车企乐于接受与国外品牌同台竞争,在此过程中提升自己的能力并逐步走向海外。”他们有这种思维模式,并制定了竞争策略。中国企业也应该明白,不要依赖政策保护,发展只能靠自己。(www.daowen.com)

中国现代汽车经营研究所所长柳基千也说:“没有企业是因为政策而发展壮大的,如同父母会给幼年的孩子喂吃的,但是孩子长大后就一定得靠自己。”

但令人遗憾的是,目前国内仍有人主张用政策来对自主品牌企业进行过度保护,“汽车召回他们反对,汽车三包他们也反对,合资股比调整他们还反对。”

当然,做强汽车产业离不开政策支持,以对自主车企进行必要的保护,这虽然是一件好事。但俗语说“过犹不及”,凡事过了头,就会走向事物的反面,好事会变成坏事;对自主车企过分进行政策保护,必然会削弱企业在竞争环境中成长的能力,这样的政策制定就不再是保护了,而是害了自主车企。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常务理事贾新光对媒体记者说:“还要保护到什么时候?想要在保护中让自主品牌长成?不可能!竞争力只能在竞争中形成。”

中国汽车行业最初对外资不得超过50%的股权限制,主要是认为中国汽车工业是幼稚产业,成长要时间。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已经10多年了,市场上风生水起的都是民营企业,如吉利比亚迪等。在汽车产业外,没有政策扶持的美的等家电企业,是从做代工起家的,但却一边给人打工,一边学到了本领,慢慢自创了品牌。

中国对汽车工业的保护力度不小,除了股比限制之外,还有税收壁垒。现在很火的美国特斯拉ModelS电动车,由于进口的各种税收,其在华的售价比美国要贵50%。这不算多的,贵一倍是通常的行情,最苦的还是中国消费者。

古人早说“慈母多败儿”,要想让中国自主车企在残酷的竞争环境中茁壮成长,中国政府不该再过多出台保护自主品牌车企的政策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