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由亨利·福特创立、由通用汽车公司的阿尔弗雷德·斯隆改进与完善的大批量生产方式,不仅创造了汽车生产历史的新纪元,还创造了现代工业生产的新面貌。正是由于大批量生产这一理论和实践,才使汽车工业成为国际性的支柱产业,如通用、福特至今仍居世界大工业生产之首。
大批量生产最大的优点在于降低了生产成本。福特T型车在1908年首次推出时,售价为825美元,相当于一名教师年工资(850美元)的97%。1913年,福特首创了全世界第一条汽车生产流水装配线,从而节省了生产时间,降低了成本。1914年10月,T型车在不降低汽车质量的情况下,售价降为440美元;到了1916年8月,更是降低到了345美元,从而使汽车成为美国常见的交通工具。
福特首创的大批量生产方式还引出了“规模经济”的概念。
长期以来,汽车工业发展遵循的都是“规模经济”原则。所谓“规模经济”,是指由于产出水平的扩大而带来长期平均成本的降低。可见,这个“规模经济”理论是建立在大批量生产方式基础上的。
衡量规模经济的一个标准是长期平均成本处于最低值时的最小生产规模,国外经济学家把它叫作最小有效经济规模。一个汽车企业的最小有效经济规模是各生产线最小有效经济规模的最小公倍数。例如,一条汽车组装线的最小有效经济规模是6~10万辆,发动机生产线为50万台,冲压生产线为100万套,整个企业的最小有效经济规模就是100万辆。
一般认为,对生产单一车型的轿车企业来讲,最小有效经济规模是每年生产50万辆;对生产各种车型的企业来说,则是每年生产100万辆。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汽车工业迅速发展,在很短的时间内便超过了所有先进国家,成为汽车产业王国。究其成功的经验,一条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日本汽车厂家在吸取了美国大批量生产的基础上,从自身的实际出发,创造了精益生产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劳动效率。
精益生产指的是运用多种现代管理思想、方法和手段,以社会需求为依据,以充分发挥人的作用为根本,最佳地配置和合理应用企业的各种资源,最大限度地为企业谋取经济效益的综合系统管理方式。它的基本特点是:(www.daowen.com)
1)生产系统倒排序,以总装配拉动总成生产,总成生产拉动零部件生产,以零部件生产拉动毛坯生产。同时,大量压缩在制品储备,这样不仅可以及时向市场提供所需产品,而且还可以降低对流动资金的占用。
2)产品开发系统从过去的“接力式”开发变为“同步式”开发,使产品开发速度大大提高。
3)材料系统压缩库存、精益采购,使流动资金占用大幅度下降。
4)质量系统将质量控制变为质量保证,使产品质量进一步提高。
5)销售系统将被动销售变为主动销售,使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
其实,精益生产仍以大批量生产为基础,它只是对大批量生产方式进行有效的综合管理。当然,也有人认为,精益生产也包括柔性生产部分,从而使小批量生产成为可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