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汽车产业大战略的目标是要在国际汽车产业激烈竞争情况下,能够利用中国的各种有利因素克服各种不利因素,形成汽车产业发展中的“奇点”,即用一种新的方法,而不能再用一套老的方法,去发展汽车产业。
“奇点”经济的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由国际经济学家提出的,是发展中国家进行经济突变的重要方法。例如,韩国汽车产业的崛起就不是慢吞吞的、按部就班的,而是靠突变方法取得成功的。那么,我国下一步大力发展汽车产业的“奇点”在哪里?
2010年10月,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培养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将新能源汽车划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
显然,发展新能源汽车将是我国发展汽车产业的“奇点”,即突破口。新能源汽车是我国汽车工业赶超国际先进水平的重要机会,因此,中国政府正在坚定地推行汽车电动化的目标。与其他国家对电动汽车摇摆不定的态度相比,中国政府对电动汽车的支持力度更加坚决,并采取各种措施力推电动汽车进入私人消费市场。
“电动汽车进入私人消费市场”并转变消费结构可能是我国汽车产业大战略中起主导作用的战略单元,汽车产业很有可能因消费结构的大转变而发生一场大的革命。
但是,“电动汽车进入私人消费市场”谈何容易。事实表明,在我国,电动汽车的市场化进展缓慢,私人购买电动汽车的人数寥寥无几。(www.daowen.com)
现在看来,电动汽车进入私人消费领域多少有些政府一厢情愿的味道。其实在我国,市场对电动汽车还没有需求。麦格纳亚大区执行副总裁弗兰克·欧博恩曾经说过一件事。很多年前,苹果公司投放了一款牛顿微型电脑但惨遭失败,不是说这个产品不好,而是市场还没有到接受微型电脑的时候。如今,iPad这样的小型掌上电脑大获成功,因为市场有了这种需求,所以新产品获得了成功。同样,在我国,新能源汽车进入私人消费领域举步维艰,其原因也在于我国汽车消费者还没有达到接受电动汽车的程度。
尽管电动汽车有着节能环保等优势,但在大部分消费者看来,这并不是他们购车时的首要关注因素。大多数消费者错误地认为,空气污染、节能减排应该是政府要着力解决的问题,而买什么车则是自己要考虑的事情。
货比三家是国内消费者的一个普遍心理,所以不少消费者在选购汽车时会把同等售价的产品相互比较,这意味着电动汽车在走向消费市场时,面临着与同等价位的燃油汽车同台竞争的局面。而在我国,目前大部分电动汽车都是在现有车型的基础上改造而成的,因为这样的做法可以降低研发成本并缩短研发周期,但同样也使得售价高达二十多万元人民币的国产电动汽车和那些几万元的原型燃油车没有什么区别。比亚迪就一度想把现有的燃油汽车都开发出相应的电动版本。比亚迪第一代双模电动车F3DM就是在畅销车型F3的基础上研发的,但消费者却并不买帐,因为F3DM外表看起来和F3的设计没什么区别,但却贵了5万多元。对F3的消费者来说,花5万元为环保买单并不值得。
由上述可见,在世界范围内,电动汽车要想在中国私人消费市场得到大规模推广,我国的汽车企业就必须尽快开发出性能优良、外形美观、价格可接受、老百姓喜欢的自主品牌电动汽车。
在推广电动汽车方面,尽管我国政府目前的政策是先公交后私车,但电动汽车的最终归宿还应该是进入私人消费市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