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到村容易到户难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各地虽然对精准扶贫工作总体上非常重视,但部分地方把精准扶贫与农业农村发展等同起来,把整个农村产业发展当成是精准到村到户的扶贫产业。特别是到村的工作总体较好,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方面有了明显变化,但到户工作还是按照传统思维和方法,普遍的是种地膜、养羊、打工等,一些干部对于如何针对贫困人口精准施策还缺乏创新的办法和务实的举措,致使一些特惠政策落实不够到位,扶贫效果不够明显。
二是驻村帮扶责任落实难。我省通过调整重组,进一步充实强化了驻村帮扶力量,大部分帮扶队员能够坚持吃住在村。但个别驻村帮扶工作队工作缺乏主动性,对精准扶贫政策学习掌握不够全面,没有全面吃透村情,帮扶措施缺乏针对性。对驻村帮扶工作队的管理也还存在管理主体不明和管理手段不力的问题,少数地方驻村帮扶工作队、第一书记与村两委班子的关系还没有完全理顺。
三是贫困人口识别和退出的精准度难。我省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部分贫困村群众贫困程度相当,要精准识别贫困人口难度较大;在贫困退出上,贫困人口收入主要以统计部门监测数据为准,部分群众虽然收入达到了脱贫标准,但因病、因学等方面支出较大,随时有返贫的可能。
四是大数据管理难度大。大数据管理平台是精准管理的有力抓手,是工作落实的有效措施,是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根据基层反映和平台运行实际情况看,目前大数据平台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部分县级领导认识不到位、部分行业部门参与审核不到位、数据采集人员和经费保障不到位、数据采集硬件设施保障不到位、基础数据审核责任不到位、基础数据互联共享不到位、数据常态化采集不到位、数据分析运用不到位、数据安全管理不到位等。
五是建档立卡贫困户致贫原因分析和因户施策难。贫困人口致贫的原因千差万别,部分群众贫困的原因有好几种,其中部分贫困户还会随时出现大病、上学或自然灾害等新的致贫因素,要针对每户贫困户分类施策,采取相应的扶持措施,并不断更新致贫原因统计和扶持措施,在资金、人力等方面要求高。
六是贫困退出计划的科学性和精准性难。贫困退出受扶持资金强度、扶贫工作基础、自然资源禀赋和实际工作成效等各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要准确提出贫困县、贫困村和贫困户退出计划,其科学性和精准性较难保障。(www.daowen.com)
七是精准脱贫资金缺口大。尽管中央和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都在逐年增加,但现有的扶贫投入强度与实际脱贫需求和实现小康标准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如贫困户危房改造每户约需7万元,中央和省市县四级补助资金只有1.15万元,贫困户由于拿不出自筹资金,“穷难改”现象比较普遍。我们计划从2016年开始,对每户贫困户在现有补助基础上,再安排扶贫资金1万元,每户还需要资金4.85万元,全省43万户贫困户共需200亿元。再如整村推进,每村平均投入只有200万元左右,要彻底解决路水电房和上学就医等基本问题,每村至少需投入1000万元,全省6220个贫困村,共需投入600亿元左右,除去已投入的资金,还需要500亿元资金。
八是贫困群众脱贫内生动力不足。国家和省上对建档立卡的贫困群众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了大量的优惠扶持,大部分群众在政府的扶贫和引导下实现了脱贫。也有部分贫困群众自我努力的内生动力不足,满足于在政府扶持下维持生活,缺乏致富求变的积极性,成为精准扶贫政策下的懒汉,同时,也容易造成靠自身辛苦努力致富群众的心理失衡。
九是行业部门资金整合和精准落实难度大。在省委省政府的强力推动下,行业部门都自觉把助推扶贫攻坚作为分内事情上心上手,在政策、资金和项目上倾斜支持精准扶贫。但在具体落实当中,由于受行业政策规定和规划限制,大部分项目资金只是到贫困县,仍然难以真正落实到建档立卡贫困村和贫困户。
十是非贫困村的贫困人口扶贫力度不够。我省分布在非贫困村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有45万户、180万人,分别占全省贫困户和贫困人口的44.6%和43.2%。这一部分贫困人口数量多、占比大,是全省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对象。部分县区在实际工作中,对精准扶贫对象的政策理解有偏差,只注重对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扶持,忽视或没有对非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给予应有的扶持,不仅影响了这部分群众脱贫的积极性,也影响了全省如期实现攻坚目标的进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