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省委扶贫开发会议:孙英同志讲话

省委扶贫开发会议:孙英同志讲话

时间:2023-06-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江泽民总书记在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从政治经济全局的高度,全面总结了我国扶贫开发工作的巨大成就,深刻阐明了扶贫开发工作的伟大意义,明确提出了今明两年和下一步扶贫工作的总体要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和关怀支持下,我省的扶贫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省委扶贫开发会议:孙英同志讲话

(1999年7月9日)

这次省委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是在扶贫攻坚进入决战决胜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主要任务是,认真学习江泽民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全面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分析当前扶贫攻坚的形势和任务,安排部署今明两年我省扶贫开发工作。省委、省政府对开好这次会议非常重视,会议之前,省政府召开常务会议,省委召开常委会议,根据中央的精神,对我省的扶贫工作进行了专题研究。总的要求是,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背水一战,决战决胜。

党中央、国务院对扶贫开发工作高度重视,在扶贫攻坚的最后关头,又一次召开专门会议,进一步总结和部署扶贫工作,充分表明党中央对20世纪基本解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坚定决心,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贫困地区人民的关心。江泽民总书记在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从政治经济全局的高度,全面总结了我国扶贫开发工作的巨大成就,深刻阐明了扶贫开发工作的伟大意义,明确提出了今明两年和下一步扶贫工作的总体要求。江总书记的讲话,对于我们搞好扶贫开发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各级干部,尤其是贫困地区的领导干部,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贯彻落实在扶贫开发工作的实践中。我们这次会议,就是按照江总书记的讲话和中央扶贫工作会议精神,对全省扶贫攻坚再部署、再动员,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扎实工作,夺取扶贫攻坚的最后胜利。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和关怀支持下,我省的扶贫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扶贫工作逐步形成了以调动农民积极性为着眼点,以市场为取向的新的开发机制。在工作指导上,坚持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实现了由救济式扶贫向开发式扶贫的转变,扶持贫困地区加快当地资源开发,发展商品生产,增强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在工作部署上,坚持有步骤、分阶段推进。先后对“两西”地区进行集中连片开发,对高寒阴湿地区、陇东老区和少数民族贫困地区进行重点扶持,对41个国扶县集中扶贫攻坚。与此相适应,扶贫方式和重点转为到村到户,集中解决贫困群众的吃饭喝水问题。在开发思路上,坚持以改善生产条件为根本,以种养业为重点,广开生产门路,逐步形成了以“修梯田、打水窖、兴科技、调结构、抓劳务、搞移民”为主要内容的扶贫开发路子。在工作作风上,坚持领导苦抓,部门苦帮,群众苦干,持之以恒地同严酷的自然条件做斗争,形成了具有时代特征,反映甘肃人民风貌的庄浪精神。在组织领导上,坚持实行领导责任制,动员全社会力量开展帮扶,形成了全党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扶贫工作的良好局面。这些既是我省扶贫开发的基本经验和成功路子,也是行之有效的措施。所有这些同改革开放焕发出的农民的积极性相结合,形成了强大的精神和物质力量,有力地推动了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贫困地区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集中体现在全省绝大多数贫困人口基本解决温饱,贫困人口由1250多万减少到177万,贫困面由74.83%下降到8.8%。结束了“陇中苦瘠甲于天下”的历史。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封建社会北洋军阀时期、国民党时期都没有解决的历史难题,在社会主义新中国解决了,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解决了。这充分证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充分证明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方针政策的正确性,是邓小平理论在我省的成功实践。

现在,贫困地区的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也暴露出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

第一,贫困面小了,解决温饱的难度大了。经过这些年的扶贫开发,全省53个贫困县中,12个省扶县于1997年整体解决温饱。41个国扶县中,也有15个县整体解决温饱。现在没有解决温饱的还有26个县、177万人,其中两州一地的贫困人口97.7万人,占全省贫困人口的55%。这里的一些地方自然条件特别严酷,山大沟深,交通闭塞,自然灾害频繁,既缺水又缺地,缺乏基本的生产生活条件。解决这部分人的温饱问题难度相当大。

第二,贫困地区生产条件虽然有了很大改善,但不平衡的问题相当突出。现在,全省水地面积近1700万亩,梯田面积达到2100万亩。但具体到各个地区很不平衡。特别是现在没有解决温饱的地区,基本上没有旱涝保收田,大部分地方人均梯田不到1亩,少数县不到半亩。受基础条件的制约,地膜温饱工程等行之有效的扶贫措施难以落到实处。而且这些地方改土造田、兴修水利的难度也很大。

第三,市场环境的变化,给扶贫开发带来了新的困难。市场需求不足,买方市场的形成,市场竞争加剧,使市场经济发展滞后的贫困地区处于不利的地位。本来能够出售的商品就不多,仅有的一点也是要么卖不出去,要么卖不上好价钱。同时,乡镇企业的发展和劳务输出也受到严重影响,农民增收的难度加大。

第四,劳动者素质对扶贫开发的影响越来越突出。我省农村劳动者素质普遍较低,贫困地区尤为突出。现在尚未解决温饱的贫困地区青壮年劳动力中,文盲半文盲大大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最贫困的“七县一片”,92万青壮年劳动力中,文盲半文盲占了近一半。这种素质同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的要求很不相适应。许多增产增收、解决温饱的措施得不到有效的推广,或者推广了效果不理想,仍然沿袭落后的种植、养殖方式,生产水平很低。可以看出,劳动者素质差是导致贫困的重要因素之一。(www.daowen.com)

第五,扶贫投入力度逐年加大,管理使用方面存在不少问题。现在,全省的扶贫资金总规模已达到16亿元,社会帮扶每年也在亿元以上。当然,这与需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把这些钱用好了,可以办很多事情。现在的问题是,有相当一部分资金没有管好用好,挤占挪用现象相当普遍。有的把扶贫资金用到了与解决温饱没有多大关系的项目上;由于种种原因,信贷扶贫资金到户遇到了新问题,许多贫困户贷不到款,或因没有合适用途不敢贷款;资金多头管理、分散投入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如何管好用好资金,提高使用效益,是一个有待进一步研究解决的重要问题。

第六,农民负担重,严重影响农户的自我发展能力。农民负担重的问题,不仅在条件好的地方存在,在贫困地区同样存在。这几年,我省发生的几起恶性案件,都在贫困地区,有的就是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户。农民负担重,主要是随意性的乱收费、乱摊派、乱集资造成的。一些税费征收方法不当,也加重了农民负担。省上已明令取消的收费项目,有些地方还在继续收取。贫困地区农民的收入本来就很低,连吃饭都保证不了,用于生产的投入很少,加重农民负担,就是加深农民的贫困。

第七,人口增长过快,加剧了贫困。贫困地区人与自然环境的矛盾本来就很突出,但人口增长仍然很快。全省1983年到1998年人口平均增长率为11.6‰,而53个贫困县为12.6‰。这些年我们开展大规模的移民搬迁,共移出50多万人,巩固的有40多万。目的就是减轻这些地方的人口压力。但贫困地区新增的人口不小于这个数字。据有关部门调查,有一个贫困县,这些年移民3万,但新增了7万人。人与自然的矛盾不但没有缓解,反而加剧了。如果不严格计划生育政策,扶贫工作很难奏效。

第八,扶贫开发的路数基本清晰,但落实的任务相当艰巨。经过多年的实践,我们探索出了符合我省贫困地区实际的扶贫开发路子。现在的关键是狠抓落实。从总体上讲,各级干部在抓落实上下了很大功夫,但也不可否认,工作飘浮、不落实的问题在一些方面还比较突出。有的地方至今连贫困户的底子都不清,根本谈不上工作进村入户。有的地方表面上做了建档立卡的工作,但与实际不符,有些户是随意编造的。有的地方热衷于搞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主要精力没有集中到扶贫攻坚上。梯田、水窖、地膜温饱工程等都有数字不实的问题。帮扶工作从统计数字看,下去的干部不少,但有相当一部分人没有蹲在点上,有的一年在点上去不了几次,有少数单位干脆没有下去。这些问题不解决、工作作风不转变,就很难打赢扶贫攻坚这场硬仗。

从上述情况可以得出两条结论:一是今明两年,我省的扶贫开发工作到了啃硬骨头的攻坚阶段;二是彻底消除贫困,从根本上改变我省的落后面貌,将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将贯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整个历史过程,需要几代人艰苦卓绝的努力。当前,我们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打赢这场攻坚战,啃下这块硬骨头。这样,就能为根本上改变我省的贫困面貌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才能在新的起点上走向新的世纪。

今明两年,我省扶贫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总体部署,坚持扶贫开发的成功经验,以解决温饱为中心,以贫困村为主战场,以贫困户为对象,以改善基本生产条件和发展种养业为重点,增加扶贫投入,加大工作力度,实现20世纪末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的目标。总体要求是:坚持标准,不含水分,狠抓落实,确保完成。

按照这个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针对扶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今明两年要突出抓好这样几方面的工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