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临夏扶贫开发情况汇报:回族自治州策略解析

临夏扶贫开发情况汇报:回族自治州策略解析

时间:2023-06-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直到1978年,人均农民纯收入仅有49.89元,临夏回族自治州绝大多数农村人口仍处在未解决温饱的贫困状态,贫困问题十分严重。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随着1983年国家“两西”农业建设,确定自治州东乡、永靖两县为“两西”农业建设县之后,正式拉开了临夏回族自治州扶贫开发的序幕。

临夏扶贫开发情况汇报:回族自治州策略解析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惠民政策的光辉照耀下,在省委、省政府的亲切关怀和帮助支持下,自治州党委、政府团结带领全州各族人民面对自然灾害频繁,“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困难和挑战,不畏惧、不退缩,发扬“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甘肃精神和“团结拼搏、敢闯敢干”的临夏精神,以解决群众温饱、努力消除贫困,不断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打水窖、兴水利、修梯田、铺农路,努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引牛引羊、种草养畜,扶持培育农业特色产业,异地移民、危房改造、科技培训,实施了大规模的扶贫开发,走出了一条符合临夏实际的脱贫致富之路。

一、取得的成绩

新中国成立前的临夏农业生产十分落后,生产力水平很低,各族人民过着牛马般的生活,一遇灾荒,拖儿卖女,外出逃荒。新中国成立之初的1950年,农村人均收入仅有27元,人均消费却达到28元,粮食亩产百斤左右,人均占有量不足300斤,群众生活困难。随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和农村实行土地改革,使无地和少地的农民获得了生产资料,各族劳动人民翻身当家做了主人,极大地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为从根本上消除贫困奠定了制度基础。但是从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使“一大二公”和分配方式的平均主义思想泛滥,随后的十年“文革”动乱,实行单一抓粮食生产和割“资本主义”尾巴,打乱了正常的生产建设秩序,严重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直到1978年,人均农民纯收入仅有49.89元,临夏回族自治州绝大多数农村人口仍处在未解决温饱的贫困状态,贫困问题十分严重。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随着1983年国家“两西”农业建设,确定自治州东乡、永靖两县为“两西”农业建设县之后,正式拉开了临夏回族自治州扶贫开发的序幕。1983年至1987年“两西”建设的五年中,成立了组织机构,遵照“三年停止破坏,五年恢复植被”,“有水路走水路,无水路走旱路,水旱都不通,另找出路”的“两西”建设方针,全面实施“供煤植薪”政策,在实施大规模种草、植树造林的同时,通过投亲靠友和政府有组织移民,基本缓解了自治州东乡、永靖两县铲草皮、挖树根等破坏生态环境的问题。特别是通过河西移民,大大缓解了干旱山区人口压力,逐步解决了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恶性循环格局。据统计,五年间东乡、永靖两县先后投入“三西”专项资金2659.96万元,先后修建了东乡县皇渠、永靖县拥宪渠等一批水利工程,移民1.563万人,基本解决了5万多特困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种植以紫花苜蓿为主的牧草5万多亩,植树10万多亩,以永靖西山片、东乡东北片为主的干旱、半干旱山区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恢复。

1987年,国家确定积石山、临夏、和政三县为高寒阴湿少数民族贫困县,1990年,广河、康乐两县又纳入高寒阴湿国扶贫困县,东乡、永靖两县继续实施“三西”农业建设,届时,临夏州除临夏市外的七个县被国家和省上全部纳入国扶贫困县,自治州的扶贫开发工作步入了全面扶贫阶段。在1987年至1993年期间,国家和省上对临夏州的扶贫工作给予了重点倾斜和支持,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先后投入“三西”专项和各类财政扶贫资金9148.8万元,信贷扶贫资金7953.1万元,重点扶持贫困乡、村养殖业种植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两西”移民1.2万人。通过全面启动“温饱工程”,有效地解决了贫困群众缺粮少吃的问题;通过以种草养畜为内容的养殖业发展,突出解决了贫困群众缺衣穿、缺钱花的问题;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有效地缓解了干旱山区群众缺水的问题。在全面扶贫阶段七年中,全州以农民人均纯收入300元、农民人均占有粮300公斤“双三百”为标准,累计基本解决30多万绝对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全州贫困人口由1986年年底的57.75万人减少到1993年年底的27.7万人,贫困面由42.43%下降到20%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86年的238.51元增加到1993年的383.44元,全州贫困面下降22个百分点。全州农村贫困面貌得到进一步改善,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长期以来造成的农村贫困危机得到初步的缓解。

1994年,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全面实施,临夏州扶贫开发工作进入集中攻坚阶段。根据国家新的扶贫政策方针,确定1993年年底临夏州贫困人口66.65万人,贫困面43.05%。1994年至2000年的“八七”扶贫攻坚期间,国家和省上投入自治州的财政扶贫资金37729.28万元、信贷扶贫资金54026.08万元。完成“两西”移民1.54万人。1996年,启动实施疏勒河世行贷款移民项目,东乡、积石山两个自治县试点移民4187人,新疆劳务移民4167人;农、林、牧、水、电、路、科技培训等综合开发扶贫项目全面实施,针对干旱、半干旱地区群众吃不上水的问题,全面实施“121”雨水集流工程和“122”雨水集流工程,在解决干旱山区群众饮水问题的同时,解决了生产用水问题;农民群众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农林牧综合开发提高了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含量,粮食产量逐年上升,畜牧业存栏不断增加,经济林、瓜果蔬菜等经济作物面积和产量逐年增加;由于农村基本条件的改善,农副产品大批量进入市场,增加了群众收入,加快了解决温饱的步伐。到2000年,按照国家和省州规划目标,临夏州实现整体基本解决温饱的目标,全州贫困人口由1993年年底的66.65万人减少到2000年的7.77万人,贫困面由43.05%下降到4.65%,贫困面下降38个百分点。农村各项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电视、广播进入千家万户,农用机动车辆得到普遍应用,农业机械化程度大大提高。集中攻坚的七年是扶贫开发难度最大、效果最明显的七年,基本实现了扶贫开发工作从救济型向开发型的转变,从“输血型”向“造血型”的转变。

2001年,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开始,国家确定除临夏市外的7县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临夏州进入新时期扶贫开发阶段。在《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中,确定临夏州7个重点县的110个乡镇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乡,占全州当年133个乡镇的82.71%,753个村列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乡村,占全州1149个村的65.54%。2001年,国家按照农民人均纯收入625元以下核定绝对贫困人口23.81万、625~865元核定低收入人口63.97万,确定临夏州贫困人口87.78万人,贫困面52.52%。在十年扶贫开发工作中,坚持“省负总责、县抓落实、工作到村、扶贫到户”的工作要求,全力实施“一体两翼”扶贫开发战略,紧紧围绕全州实现稳定解决温饱奋斗目标,努力解决农村“五难”突出问题,以参与式整村推进为突破口,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立足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产业科技扶贫,狠抓劳务移民、社会帮扶、新农村建设、小康建设、“321”结对帮扶等各项工作。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狠抓落实,注重实效。新时期扶贫开发阶段,中央和省上进一步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开发工作的扶持力度,2001年至2013年期间,累计争取国家和省上财政扶贫资金达到19.8亿元。近年来通过大项目的积极争取,扶贫资金总量有了明显提高,2007年以来连续六年资金总量在亿元以上,特别是2012年达到32314.28万元。通过全州上下的不懈努力,全州贫困人口从2000年的87.78万人下降到2010年的45.11万人,贫困人口减少42.67万人,贫困面从2000年的52.52%下降到2010年的26.08%,贫困面下降了26.44个百分点。2011年,国家按照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以下标准重新确定临夏州贫困人口90.02万人,贫困面52.04%,截至2013年年底,剩余贫困人口56.09万人,贫困面32.37%,累计减贫33.93万人。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0年的1010元增加到2013年的3626元。2013年,全州粮食总产突破15亿斤大关,达到15.25亿斤,扶贫开发取得比较明显的工作成效。

二、主要经验和做法

(一)将组织协调保障作为不断夯实扶贫开发工作的基础

一是组织领导得到强化。按照“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州指导、县抓落实、工作到村、扶贫到户”的工作要求,坚持扶贫工作党政一把手负责制,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完善了扶贫开发工作责任、任务、资金、权力“四到县”制度。切实发挥了各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的领导职责,各成员单位的组织协调力度加强了,提高政策引导、项目整合的能力,形成扶贫攻坚的合力。扶贫系统自身建设得到加强,扶贫干部队伍素质有所提高。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基层组织建设得到加强,村务公开和民主理财等各项制度完善,使村党支部成为能够带领群众发展生产、脱贫致富的战斗堡垒。二是规划计划得到完善和落实。坚持高起点定位、高水平谋划,编制了六盘山片区临夏州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临夏州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规划、产业富民规划、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规划、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农牧稳州战略实施方案、生态立州战略实施方案,着力构建高起点、全覆盖、定位准、衔接紧的规划体系,搭建起扶贫攻坚、富民强州的主骨架。三是监测检查得到加强。对各县市、各部门扶贫开发和全面小康建设情况进行检查指导,按时序进度和要求顺利推进。严格落实财政扶贫资金报账制、项目公示公告制、招投标制、竣工验收制和定期审计检查制等制度,进一步提高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益。

(二)将整合资金作为化解扶贫投入弱与贫困程度深之间矛盾的有效措施

为有效化解财政扶贫资金不足的问题,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协调相关部门依据州直扶贫、发改、建设、水电、残联、交通能源七个部门联合出台的《关于整合项目资金搞好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要求,按照“渠道不乱、性质不变、各负其责、各记其功、集中投入、专款专用”的整合思路,集中整合资金合力扶贫攻坚。2013年,列项实施的106个整村推进项目整合各类资金4.91亿元,是财政扶贫资金的3.09倍;已实施的8个整乡推进试点项目整合资金1.46亿元。通过整合资金,极大地提高了扶贫项目建设的质量和水平,有力地改变了整村推进项目资金少、效益不高、群众满意度低的现实。

(三)将加快富民产业培育作为不断拓宽农民增收的渠道

把打造富民产业作为扶贫开发的重要举措来抓,努力增加农民收入的后劲。一是基地规模不断做大。优化区域布局和品种结构,推进农牧业生产良种化、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全力抓了旱作农业、草食畜牧业经济林果产业和水产养殖业,培育形成了特色经济和支柱产业。二是龙头企业不断做强。扶持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了一批地域特色鲜明的龙头企业,拉长产业链条,让农民从农产品加工、流通环节获取收益。三是二、三产业不断壮大。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加工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发展现代商贸、旅游和社会服务业,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拓宽增收渠道。尤其是组织群众走出去寻求发展,把外面的钱赚回来,把技术和知识学到手,成为农村致富的带头人。四是发展劳务经济。整合培训资源,强化技能培训,开辟劳务基地,促进劳务输转由体力型向技能型、由自发型向组织型、由短期型向长期型转变。五是抓资产经营。引导农民自主流转和处置耕地林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把“死资产”变为“活资本”,走以地生财增收的路子。

(四)将实施易地扶贫搬迁下山工程作为解决自然条件特别严酷地区贫困问题的重要途径

针对部分群众居住区自然条件极其恶劣、基础设施条件极其滞后、群众生活极其困难、扶贫难度特别大的实际,对10户以下居住在极度干旱山区自然社的群众,实施大范围易地扶贫搬迁工程,采取向城镇搬迁、本乡镇内搬迁、跨乡镇搬迁等多种方式,集中进行搬迁安置,自2003年全州实施易地搬迁工程以来共新建安置点65个、累计搬迁群众7685户3.22万人,使搬迁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

(五)将智力扶贫作为提升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彻底解决贫困问题的根本手段

我们将智力扶贫工作作为“拔穷根”的突破口,一方面,采取“借船出海”的办法,充分利用“零学费+勤工俭学”的培训学习模式,大力开展以“两后生”为主的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现有的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平台,突出地方特色,大力开展以牛肉拉面、清真餐饮等为主的民族特色劳务品牌,向全国各地培训输转了一批牛肉拉面、清真餐饮技术能手,在北京、上海、广州、拉萨兰州等城市开办了上千家以兰州拉面为品牌的清真餐饮店,年收入达5万~10万元。据统计,全州劳务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0%以上。

(六)将村级扶贫互助社作为解决贫困村后续发展的有效办法

为有效解决贫困村后续发展问题,从2006年开始,我们坚持“村内互助,有偿借用,滚动发展”的原则,积极开展贫困村扶贫互助资金试点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从2013年开始在全州建立村级产业发展互助社。目前,已在全州929个贫困村建立村级产业发展互助社,政府注资达4.7亿元,资金规模达8.1亿元,已发放借款3亿元。其中,投入财政扶贫资金1.01亿元,新建扶贫互助社205个,累计达到333个。

纵观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扶贫开发进程,扶贫开发基本解决了临夏回族自治州贫困乡村群众的吃饭问题、喝水问题,告别了大面积绝对贫困,有效地缓解了临夏回族自治州的贫困问题,贫困程度和格局也发生了重大转变。可以讲,扶贫开发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惠民工程之一,是功在当代的伟大事业。伴随着到2020年“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全州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扶贫标准进一步提高等一系列政策机遇,扶贫工作步入一个以增加收入、加快发展、和谐发展的新阶段。

三、下一步主要减贫措施

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入实施“1236”扶贫攻坚行动的意见》,进一步充实完善全州扶贫开发的思路、目标和工作重点,确定了“围绕一个目标,突出三个重点,主攻三大片区,实现三个转变,强化六项措施”的扶贫开发总体思路。

——“一个目标”,就是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递增17%以上,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个百分点,到2016年农民收入在2011年的基础上增长1.23倍;年均减贫20%,返贫率控制在15%以内;到2020年从稳定解决温饱、整体脱贫向实现基本小康转变。

——“三个重点”,就是基础设施改善、富民产业培育、贫困群众发展能力提升。基础设施方面,重点抓好水、路、房和梯田建设,着力改善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产业培育方面,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以牛羊为主的养殖业和劳务产业,壮大二、三产业,增加群众收入。发展能力提升方面,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加强劳务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

——“三大片区”,就是北部干旱山区、南部高寒阴湿区、刘盐八环库区。坚持扬长避短,因地制宜,以工业化的思维谋划农业,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北部干旱山区重点发展以全膜双垄沟播玉米为主的旱作农业、饲草种植、畜牧养殖等产业,南部高寒阴湿区重点发展特色林果、育苗、中药材等产业,环库区重点发展无公害蔬菜、花椒、核桃为主的特色种植业和水产养殖、星级农家乐、休闲旅游等产业。(www.daowen.com)

——“三个转变”,就是分散扶贫向集中扶贫转变、整村推进扶贫向整流域连片开发扶贫转变、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

——“六项措施”,就是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强化领导;搭建平台、完善规划、整合资源;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分类指导;改革创新、政府支持、市场运作;服务保障、技术保障、人才保障;责任到位、任务到位、落实到位。

以下从十个方面抓好增收减贫工作,力促扶贫攻坚上新台阶:

(一)全面贯彻落实25号文件精神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14〕25号)和甘肃省委办公厅、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实施方案》(甘办发〔2014〕39号)以及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入实施“1236”扶贫攻坚行动六大突破工作方案的通知》(甘政办发〔2014〕80号)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坚持把扶贫开发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落实民生工程、检验考核干部工作业绩的重中之重,积极探索创新扶贫开发工作机制,举全州之力坚决打好扶贫攻坚这场硬仗,确保2016年全州基本消除贫困,实现到2020年与全国全省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州上制定提出了《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4155”扶贫攻坚行动计划的实施方案》。

(二)加大重点扶贫项目实施力度

立足北部干旱山区、南部高寒阴湿区、刘家峡库区三大特困片区,以增收减贫为核心,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围绕扶贫攻坚的重点和难点,全力组织实施95个整村推进等重点扶贫项目,大力提升产业发展的规模和水平,努力拓展贫困群众的增收空间,解决贫困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突出问题,全面提升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

(三)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瞄准贫困乡村,以整村推进、整乡推进、连片开发等重点项目为载体,着眼于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大力推进农村道路、安全人饮、危房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好临夏县、东乡县国开行贷款扶贫试点县项目,落实好水利部、省政府联合下发的《甘肃省临夏州水利扶贫重点项目实施方案(2013—2015年)》,以点带面,整体推进。

(四)培育壮大富民产业

着眼于促进群众增收,大力发展畜牧养殖、经济林果、设施蔬菜、双低油菜、育苗花卉、中药材等特色优势产业。实施好国扶办支持的积石山、东乡县羊产业扶贫项目和东乡县、永靖县世行贷款扶贫项目,总结经验,全面推广。

(五)提升劳动力能力素质

着眼于提升自我发展能力,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高群众就业水平,拓宽致富门路。大力实施城乡劳动力职业培训就业转移“5520”星火工程(每年稳定培训1万名星火就业带头人,连续五年培训5万人,每年稳定转移就业4万人,五年组织转移20万人实现稳定就业),增加群众劳务收入。

(六)壮大村级扶贫互助社

树立财政资金保民生、金融资金促发展的工作理念,构建支撑富民产业培育的资金保障体系。按照“政府+企业+社员+其他”的模式,大力发展贫困村村级产业发展资金互助事业,切实解决贫困群众贷款难和产业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力争使全州扶贫开发工作再上新台阶。

(七)加快社会扶贫步伐

结合双联行动的开展,协调开展好8个国家级帮扶单位对口帮扶7个县、1268个省州县乡单位帮扶联系1149个贫困村的社会帮扶工作。加强厦门市对口帮扶临夏州工作的沟通与协调,争取动工建设厦门—临夏产业园,同时,积极引导各级社会组织和各界人士参与扶贫开发,进一步推进“大扶贫”格局的形成。

(八)深入推进行业扶贫

按照国家新十年扶贫《纲要》和省、州扶贫《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坚持“渠道不乱、性质不变、各负其责、各记其功、集中投入、专款专用”的原则,以整村推进、整乡推进、连片开发等重点项目为载体,积极整合交通、水电、发改等行业部门资金,集中投向贫困乡村,努力改善贫困村基础设施条件,力争使项目村村容村貌有较大改观。

(九)加快推进易地搬迁扶贫

坚持“政府引导、群众自愿、科学规划、政策协调、讲求实效”的原则,对生活在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落后、缺乏生存基本条件的3.4万户17.6万

贫困群众实施易地搬迁,从根本上解决脱贫问题。(十)进一步探索扶持发展方式

逐步探索建立扶贫资金由无偿给予向有偿使用转变的扶贫发展方式,以激发贫困农户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加农户发展压力,消除惰性思想,迫使农户主动发展,逐步培养农户诚信意识。要加强风险管理,向农户宣传互助社的宗旨、目的和意义,使群众认识到互助资金是村集体所有的,谁需要谁借,并保证按时还款。探索创新资金使用方式,考虑能否把现有的村级互助资金作为一个担保资金,建立担保平台,放大资金规模,这样原有的互助资金就可以放大10倍左右,基本满足一个村的发展资金需求。

(临夏州扶贫开发办公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