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兰州市三县扶贫开发三十年:综合开发与新农村建设并进

兰州市三县扶贫开发三十年:综合开发与新农村建设并进

时间:2023-06-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进入新世纪以来,兰州市“三县”扶贫开发积极推进“一体两翼”的开发式扶贫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并进,整合资源,互为补充,扶贫成效明显提升。

兰州市三县扶贫开发三十年:综合开发与新农村建设并进

兰州地处黄河上游,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均降雨量242~435毫米,年蒸发量1500~1800毫米,年平均气温9.3℃。大部分地区为海拔1450~2500米的黄土覆盖的丘陵、沟谷和盆地,属青藏高原黄土高原过渡区。气候具有明显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分为干旱、半干旱、半湿润和灌溉区四种类型。干旱少雨为本区域主要自然特征。兰州是黄河上游的一座古城,又是黄河上游重要的工业城市和科技文化城。辖三县五区,总面积1.31万平方公里。全市户籍总人口321.5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19.02万人。全市有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1个(榆中县),国家六盘山片区贫困县3个(榆中县、永登县、皋兰县),有省级重点贫困乡镇的区1个(七里河区)。根据2011年国家2300元扶贫标准,全市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21882人。

一、兰州市榆中县、永登县和皋兰县(以下简称“三县”)的贫困原因

兰州市“三县”致贫因素复杂,主要致贫的原因是由自然资源条件、区位环境条件、生产发展条件、基本公共服务条件等多种不良因素重叠交织形成的。

(一)地理区位偏僻,自然条件恶劣

“三县”的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榆中南、北贫困片区、永登西北部贫困片区和引大灌区移民贫困带的“三片一带”贫困区域,贫困人口占区域内总贫困人口的70%以上。“三大贫困片区”的农业生产普遍距离商业区和城市中心地带的位置较远,交通普遍不畅,偏僻的地理位置形成了农业生产流通的高成本。由于信息不畅,在农业技术的改进提升方面也滞后于川水地区,从而造成这些贫困片区的农业生产普遍低产低效,产业分散杂小。由于农户经济受制于封闭的环境、落后的交通、信息传播条件,农户难以了解和掌握市场供求状况和市场交易价格等信息。同时,运输费用偏高,使农户的生产销售都受到诸多的制约。“三县”大部分地区为海拔1450~2500米的黄土覆盖的丘陵、沟谷和盆地,气候具有明显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降雨量242~435毫米,年蒸发量1500~1800毫米,干旱少雨为本区域主要自然特征,光照资源丰富,年日照时数在2497~2727小时。相对恶劣的自然条件使得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迟缓,贫困问题比较突出。

(二)农民收入低,扶贫难度大

2010年,兰州市“三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3273元,不及同期城镇居民收入的1/4,不及同期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0%。“三县”的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干旱少雨、十年九旱、自然灾害频发、区位远离县城、基础设施薄弱、生产生活条件简陋的集中连片的贫困山区。扶贫难度大,成本高,扶贫成果的巩固不易。

(三)扶贫资金缺口大,财政供给力度小

目前,兰州市“三县”财政自给率较低,中央和省级财政年均安排“三县”的扶贫专项资金约8000万元,按扶贫任务年均需求在3亿元以上,投入与需求缺口很大。同时,因该地区经济欠发达,农民收入低,自我积累弱,自我发展能力不强,使本来有限的扶贫资金不能集中整合,支农资金在使用中分散、重复或漏出现象屡见不鲜。

(四)基础设施薄弱,区域产业单一

交通运输水利电力设施与社会需求差距较大。2013年年底,通村公路中未硬化路面、不达标路面、处于险段未加固路段普遍存在。水利设施大多带病运行,老化现象严重,改造维修任务巨大;灌溉工程中渠系配套任务大,灌溉技术落后,推广节灌技术任务重。电力通信设施落后,区域内仓储、包装、运输等基础条件差,金融、技术、信息、产权等高端市场体系不健全,产品要素交换和对外开放程度低,物流成本高。

二、兰州市扶贫开发的方式及其成效

兰州市“三县”的扶贫开发工作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榆中、永登和皋兰“三县”进入国家贫困重点扶持县名单,同时得到中央财政扶贫资金的大力扶持,扶贫成效显著,仅“二七扶贫攻坚”阶段的7年期间,“三县”减少贫困人口20万。“三县”有300个贫困村,其中重点贫困村144个,插花贫困村141个,移民贫困村15个。进入新世纪以来,兰州市“三县”扶贫开发积极推进“一体两翼”的开发式扶贫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并进,整合资源,互为补充,扶贫成效明显提升。具有地域性特色的一大批高产高效的主导产业逐步形成,基本实现安全人饮,畜饮保障,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得到改善,劳动力技能培训转移促进就业,惠及万家,教育医疗、文化、交通、通信等社会事业加快发展。(www.daowen.com)

截至2013年,兰州市“三县”实施了以整村推进、劳务技能培训输转和产业化扶贫为重点的“一体两翼”扶贫战略,贫困人口已由1982年的67.897万人,减少到2013年年底的16.79万人(2011年建档立卡国家贫困标准2300元以下人口),贫困面由1982年的79%下降到2013年的12.7%。

整村推进是以村为基本单元,瞄准贫困村和贫困家庭,以农民增收为目的,相对集中和加大财政扶贫资金,重点扶持以种养业和设施农业为主的主导特色产业,以及与主导特色产业发展相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产业发展与设施配套的协调性,增强扶贫项目资金的综合效益。

产业扶贫是充分发挥当地自然条件和生产条件的比较优势,扶持区域主导特色产业形成规模,成为农村稳定快速增收的一个重要渠道。

劳动力技能培训输转扶贫是在职业技术学校接受专门技能学习之后,有组织地输转到用工企业的具有一定技能的劳动者,促进就业扶贫。通过技能培训的劳动者,由于有一技之能,稳定就业率较强,工资收入较强,通过技术、经验和资金的积累,自我创业的成功概率也较高。因此,劳动力技能培训输转是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的重要途径之一,是“输转一人,脱贫致富一家”的有效途径。

移民安置是消除贫困又一手段之一,1995年,甘肃省政府决定在引大灌区实施贫困移民安置计划,有组织地将甘肃省东乡、宕昌、天祝、定西及兰州市榆中、永登、皋兰等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移民会聚于秦王川改善移民生产生活条件,培育特色产业,加快脱贫致富步伐。

社会帮扶是构建大扶贫的又一重要举措,从1986年开始,兰州市委、市政府做出决定,动员社会各界开展帮扶活动。2012年,甘肃省委出台了《关于在全省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意见》,兰州市委下发了《关于全市万名干部下基层开展联系帮扶工作的实施意见》,全市共有4.2万名干部与36252户贫困户结对开展联系帮扶工作,通过双联密切了干群关系,锻炼了干部,贫困地区群众收入显著提高。截至2013年年末,兰州市累计落实到位各类帮扶资金26533.38万元。组织实施了5大类(基础设施、种植业养殖业、农村村级组织及阵地建设、社会事业)503个项目。实践证明,“双联”行动不仅是我们推进扶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有力保障,也是我们联系群众、改进作风的最好平台。

生产、生活环境逐年改善——“十一五”以来,“三县”扶贫开发工作注重一手抓产业发展,一手抓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注重解决村民看病难、吃水难、出行难等民生问题,制约和困扰贫困乡村人们生产生活的基础设施明显有所改善。

减贫增收成效显著——经调查,“三县”贫困人口由“十五”末的19.57万人减少到2010年的9万人(省监测数),贫困发生率由22%下降到17%,下降了5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了80%以上,年均增长15%以上。

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有效改善——“三县”贫困乡村已基本解决饮水问题,自来水入户近1/3,行政村和自然村公路通畅率分别达到95%和90%以上,且硬化公路的覆盖面在逐年加大,贫困乡村关乎民生的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在加快改善。

资源整合收效明显——兰州市“三县”普遍重视开拓扶贫渠道,多方整合资源,充分利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民间组织对口帮扶贫困乡村的资源条件,充分利用金融扶贫贷款贴息的政策条件,年均筹措整合各种可利用资源在2亿元以上,较好地解决了一批贫困地区广大群众最直接、最需要、最迫切的民生问题,有效地缓解了贫困家庭发展生产贷款难的问题,促进了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和主导产业的逐步形成。

(兰州市扶贫开发办公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