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陇南农村经济在贯彻落实党对农村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的过程中,有了很大的发展进步,农民收入水平也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总体上仍然没有摆脱贫困落后状况,特别是如何帮助千家万户治穷致富,把扶贫开发规划与农户生产经营活动有机地衔接起来,缺乏总体思路和具体办法。“穷则思变”,贫困群众在长期与贫困的抗争中,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招数”,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四个一”是党的优惠政策与群众智慧相结合的产物,来自于实践,具有很强的生命力;指导于实践,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四个一”发端于陇南西和县,地委和行署总结完善后在全区推广。之后,得到省上领导和中央有关负责同志的充分肯定,在全省、全国范围内推广。“四个一”扶贫模式为什么会引起这么大的反响?主要原因体现在“四个符合”“六个有利于”上。
“四个符合”:
一是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要求。改革开放初期,贫困地区农村普遍经济发展水平低,产业结构单一,生产方式落后,基础设施薄弱,生态环境脆弱,粮食不能自给,群众生活困难。扶贫工作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历史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决问题的。在扶贫工作千头万绪、百业待举的现实面前,只有启动家庭这个发展农村经济的细胞活力,以户起步,逐步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四个一”是最佳选择。
二是符合当时当地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农村改革虽然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但长期以来形成的贫穷落后面貌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以陇南为例,农业基础薄弱,人均耕地面积少,基本农田不足1亩,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增收门路不多,农民收入水平低,科技文化落后,劳动力素质差。人均国民收入、粮食占有量、劳动生产率低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四个一”是形势逼出来的,也是与当时当地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
三是符合国家扶贫工作到户的政策。国家扶贫政策明确提出,解决群众的温饱问题,工作的重点是扶持到户。要因地、因户、因人制宜,提出解决办法,采取措施,真正把扶贫到户的工作做深、做细、做扎实。做到工作到户,服务到户,效益到户,解决温饱到户。“四个一”的内涵吻合政策要求。
四是符合家庭经营的生产形式。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后,家庭经营成为基本的生产形式,家庭也成为基本的经济单位。“四个一”能充分调动家庭经营的积极性,发挥家庭经济的效能,使脱贫致富的到户目标具体化,工作任务更加明确,使哀叹致富无门路的农户看到了希望,生活有了奔头。
“六个有利于”:(www.daowen.com)
第一,有利于发挥资源优势,促进农、林、牧、副、渔全面协调发展。“四个一”的基本内容包括了农业、林业、畜牧业、工副业,突出了粮食生产和多种经营,把无粮不稳和无工不富的思想落实到户。各地可根据自己的实际,突出有重点地发展其中的几个“一”,也可以因地制宜地延伸另外的几个“一”,形成各业并举、协调发展的局面。
第二,有利于总体规划目标和一家一户指标有效衔接。以往制定实施规划时“干部层层定指标,下面群众不知道,规划生产两张皮,互不相关各一套”。“四个一”则把扶贫开发总体规划与家庭经营结合起来,把政策措施与农户生产项目结合起来,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第三,有利于一家一户过细地做工作。带领群众发展生产脱贫致富是农村工作的根本任务,要求我们逐村逐户做过细的工作。过去虽然也制定过许多好的措施和办法,但由于上下脱节,方法过于简单,流于形式。有些还烦琐复杂,不便于基层干部掌握。“四个一”简单明了,基层干部对每个农户的发展项目和奋斗目标一清二楚,该从哪里入手、哪里使劲,该用什么办法心中有数,易于落实和帮扶。
第四,有利于考核干部的政绩。“四个一”的内容也是考核基层干部工作政绩的内容。提出简单易行的政绩考核标准,便于落实干部岗位责任制,对于转变工作作风,改进工作方法,实现宏观指导和微观服务有机结合是一个创新。
第五,有利于发扬自力更生精神。“四个一”以农户为基点,把脱贫致富的任务落实到每个农户,有利于克服等、靠、要的依赖思想,调动每个农户的积极性,使他们在生产实践中发挥各自的专长,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在国家的扶持下,通过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改变贫困落后的面貌。
第六,有利于发展短、平、快的扶贫项目。不论是搞种植业、养殖业和劳务输转,从投入到产出同农户直接见面,经济效益与农户直接挂钩,投入少、风险小、见效快,可以大大加快农村扶贫工作步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