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1世纪以来,甘肃扶贫开发及整个农村经济工作的政策环境和宏观形势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经过多年的扶贫开发,大面积集中连片的农村绝对贫困问题在甘肃已基本解决,农村贫困呈现出两个新特点:一是剩余的绝对贫困人口表现为“大分散、小集中”的特征,主要集中分布于自然条件十分恶劣的少数民族地区、革命老区、高寒阴湿地区和资源极度贫乏的干旱山区。二是大部分贫困地区虽已基本解决了温饱,但要实现稳定脱贫和致富奔小康还任重道远,农村相对贫困问题普遍突出。
新世纪初的十年,不仅是扶贫开发的重要机遇期,而且也是各种优惠政策的叠加期。我省贫困地区在积极落实财政扶贫政策为主的扶贫开发方针的同时,还先后实施了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教育“一费制”“两免一补”“退耕还林”“新农合”、贫困人口医疗救助、农村税费改革等主要政策。2005年,甘肃省全面免除农业税;扶贫与农村“低保”制度得到衔接,农村贫困户参与“低保”户达35.92万户、164.64万人;参加新型合作医疗制度达415.36万户,覆盖率达89.8%;退耕还林政策惠及156万农户,660万农村人口,2006年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教育收费“一费制”和“两免一补”政策,切实减轻了农村学生及家长的负担,全省有150万农村贫困家庭学生享受免费教科书,近102万名贫困家庭学生免交杂费。这些农村普惠政策在我省贫困地区产生了积极影响,不仅加快了甘肃生态建设步伐,而且有力地促进了甘肃省农村经济发展、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贫困地区农民的社会保障能力有所增强。从总体来看,这一时期以公共支出为手段的财政扶贫资金、以工代赈资金、扶贫贴息贷款、小额信贷、少数民族发展资金,以及对口帮扶政策对贫困县的瞄准、贫困人口的瞄准、贫困问题的对接情况最有成效,政策影响力也最强。
我省围绕基本解决温饱和稳定解决温饱两大工作目标,重点实施了基础设施、整村推进、扶贫产业开发、劳动力转移培训、易地扶贫搬迁、科技推广培训等扶贫项目建设。增收产业、基础设施两大扶贫资金主要投向发生了明显的调整。贫困地区农民收入逐年提高,自我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
(一)扶贫资金投入与农民收入同步增长
2001年以来,国家投入我省扶贫资金逐年增长,从2001年的47733万元增加到2010年的156654万元;51个重点贫困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也相应大幅度提高,从2001年的1218元增加到2010年的2684元。扶贫投入与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成正比,国家扶贫资金投入有效提升了贫困地区农民收入水平。同时,农民收入构成发生较大变化,家庭经营性收入比重有所下降,转移性收入比重上升较快。农民人均收入增幅自1996年以来首次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幅。
(二)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增强,贫困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持续得到改善
2001年以来,全省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投入比重逐年上升。基础设施建设扶贫项目占总投入的比重由30%,上升到38%。《纲要》实施期间,我省各地坚持从甘肃“干旱缺水”这一基本省情出发,有效地实施了梯田建设、集雨节灌、小型水利、人畜饮水等基础建设措施。随着新世纪贫困瞄准对象分布特征的改变,扶贫政策转向以村为单位的扶贫方式的调整。针对重点贫困村教育、卫生等基本社会服务水平低,农业生产条件差,财政收入水平低,公共投入相对不足的状况,实施整村推进、移民搬迁、新农村建设等扶贫开发的措施,进一步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改善了贫困地区农业生产基本条件,增强了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三)贫困地区的各项社会事业有了长足发展
2001年以来,国家在农村教育、卫生、通讯、公路建设等方面的惠农政策,以及扶贫开发项目带动了贫困村社会事业的发展。我省社会事业扶贫项目投入占总投入的比重由2001年6%上升为12%。教育、卫生、文化、广播电视等社会事业有较大发展。贫困子女上学难、贫困农民就医难、看电视难等问题有所缓解。农村道路、村容村貌、清洁能源建设等进一步加强。
(四)农村经济结构有所变化,特色增收产业培育初具规模
2001年以来,各地按照自然条件和区域经济的特点,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一是产业发展资金大幅增长。从2005年开始贷款贴息扶贫资金开始注入种植、养殖产业的发展,并逐年上升。金融资本的加入使种养业发展资金大幅增长,有力地推动了产业发展。其中,养殖业由2001年的4%,上升为8%。二是整村推进带动了增收产业发展。从全省274个整村推进村的专项调查显示:整村推进项目村增收产业资金量占整村推进各类建设项目的比重最大,为20.4%。整村推进项目村在增收项目实施后,人均经济林果及药材面积增加到0.36亩,增长140%;养牛增加到1.3头,增长68.8%。
(五)贫困农户自我发展能力进一步提高(www.daowen.com)
2001年以来,全省加大了劳务输出措施,把劳务输出作为一项大产业和大项目来培育,突出转移培训,拓展就业空间,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促进了劳务经济快速发展。贫困地区每年完成培训乡村干部万余人,农民技术员40余万人次,累计推广地膜种植、暖棚养畜、苹果套袋、节水灌溉等各类扶贫科技200多项,每年新品种应用面积均在千万亩以上,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户均1人次以上。从2006年开始,劳动力转移培训资金逐年增长,较好地保证了以劳务输转为目标的“两后生”培训、短期技能培训等贫困人口能力建设扶贫措施的落实,与贫困地区乡村干部、扶贫项目等培训共同形成了全省多内容、多层次、宽领域的贫困人口培训机制。贫困农户外出劳务收入已占到人均纯收入的30%以上。深入实施“581”技术推广等科技扶贫,加快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示范和推广,进一步增强贫困地区群众依靠科技脱贫致富的能力。
到2010年年底,全省累计减少贫困人口280.06万人,农村贫困人口由756万人减少到309.8万人,贫困发生率由37%下降到14.8%。
探索创新是我省扶贫开发工作的一大特色,在探索中发展,创新中进步,始终保持了扶贫工作的活力。
一是对特殊贫困片带扶贫难点攻坚进行探索。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到2020年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的奋斗目标。我省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要确保党和国家扶贫战略目标的实现,最关键的就是要把我们自己的工作做好。总结多年扶贫开发工作的实践,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针对不同贫困类型和特点,我们提出了“特困片带”的概念,并对“特困片带”的扶贫攻坚进行了探索。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对我省特困片带扶贫难点实施集中攻坚的工作。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分别以不同形式对此作过重要批示、指示,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在统筹安排,全面推进全省扶贫开发工作的同时,把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和河西特困移民等作为优先重点,加强了调查研究。从2008年到2010年,连续三年坚持每年制定出台一个“特困片带”扶贫攻坚专项政策文件。先后制定出台并实施了民族地区特困片带扶贫攻坚、河西特困移民扶持攻坚、庆阳革命老区特困片带扶贫攻坚等政策。同时,制定出台了“县为单位、整合资金、整村推进、连片开发”扶贫试点《项目实施管理办法》、民族地区特困片带扶贫攻坚《资金整合办法》和河西特困移民扶持工作《检查考评办法》等配套性文件,确保了“特困片带”扶贫攻坚路子的探索,以及各项攻坚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困片带扶贫攻坚措施的落实,给扶贫特困片带带来了明显的变化,深受贫困地区干部群众的欢迎和赞许。
二是对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形式进行探索。国家提出并实施了“雨露计划”,加大了对贫困家庭劳动力的中短期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对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不仅关系到增强劳务市场竞争力,创造更多劳务创收机会,而且关系提高素质,改变贫困地区不少贫困家庭贫困现象代际传递的问题。省直相关部门也十分重视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在培训工作中,省扶贫办结合自身工作特点,把自己的培训对象定位在了贫困家庭中初中和高中毕业后返回到农村的有文化的新生劳动力这个群体上。把对初、高中毕业后(简称“两后生”)返乡的贫困户子女进行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作为本系统贯彻“雨露计划”的重要形式和主要特点。共培训“两后生”11.3万人,转移就业率达95%。探索了“培训一人,输转一人,脱贫一户,带动一村”的培训和转移就业模式。现在“两后生”已成为甘肃的劳务品牌,培训机制已建立,管理制度也不断完善。
三是对贫困地区增收产业发展进行探索。贫困地区的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始终是首要的问题。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增加农民人均纯收入都需要大力扶持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流通业以及旅游等贫困地区行之有效的各类扶贫产业。全省扶贫系统围绕“农民增收六大行动”,在如何做大做强草畜产业、马铃薯产业、林果产业、蔬菜产业,以及中(藏)药产业等方面进行了不断探索,着力建立区域主导性特色优势产业。截至2010年,贫困地区马铃薯面积累计达到802万亩,果树经济林面积达到349万亩,新建日光温室5万座,发展优质瓜菜258万亩,中药材201万亩,引进良种畜禽1690万个羊单位,新建暖棚圈舍16万座。同时,把加工、销售、储藏等龙头企业扶持作为带动和促进特色优势产业开发的重要因素,开展招商引资、金融信贷等措施。目前,贫困地区龙头企业达到132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来自产业的收入比重达到60%。
四是对贫困地区扶贫开发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贫困村灾后恢复重建相结合进行探索。建设新农村是扶贫工作的方向和目标,同时也是贫困地区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的重要前提和基本基础。省上高度重视了贫困地区的新农村建设工作,努力探索贫困村扶贫开发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按照《甘肃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意见》的有关要求,先后在6个扶贫工作重点县和50个实施过整村推进项目的村部署和开展了扶贫开发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试点工作。从试点项目实施几年的情况看,各试点县的生产得到新发展、村容村貌不断改观,农民人均收入不断增长。新农村建设试点为贫困地区在稳定解决温饱问题后如何逐渐进入新农村行列,步入小康社会发展轨道探索了路子。
2008年以来,我省先后遭遇“5·12”大地震和“8·8”舟曲特大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给特困地区的扶贫工作造成重大创伤,多年工作成效顷刻之间付之东流,贫困群众一夜之间一贫如洗。因此,贫困地区同时面对着扶贫工作重建和灾后恢复重建双重任务。根据国务院扶贫办的统一部署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我们以陇南、甘南为主,在认真调研和规划的基础上,开展了扶贫与灾后重建相结合试点,探索灾区扶贫工作重建,灾后基础条件和产业恢复等统筹推进的经验和路子。在国家支持、社会帮扶和贫困地区干部群众的艰苦努力下,扶贫开发与灾后恢复重建试点工作进展顺利,“三年任务,二年完成”目标如期实现。
五是对整村推进与连片开发结合进行探索。整村推进扶贫方式是甘肃实践经验的总结,并在全国得到了推广,至今发挥着重要作用。但随着扶贫工作的不断深入,流域性、片带性问题进一步凸现。针对扶贫工作机制和方式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从2007年开始,我省先后在东乡、清水、环县等扶贫重点县开展了“县为单位、整合资金、整村推进、连片开发”试点,探索整村推进与相应流域、片带整体推进的模式。目前,国家和省级安排的流域“连片开发”试点累计达到48个。连片区域内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实施”和“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司其职、各记其功”的原则,有效整合相关财力、物力、人力资源,整村推进项目效益实现了最大化,并逐渐形成“大扶贫”工作格局。
六是对扶贫工作对象如何科学瞄准进行探索。按照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农村“低保”和扶贫开发政策“两项制度有效衔接”的精神,以科学识别和监测扶贫工作对象和农村“低保”对象为目标,开展了“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建立了与相关部门信息资源共享平台。2008年,在定西市漳县和甘南藏族自治州临潭县分别部署了“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工作。之后,根据试点工作经验,逐渐在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市、区)扩大了试点工作。试点采取进村入户,对农户财产、劳务收入等内容的登记、测算,并在全村范围内评议公示等各项程序,比较真实地掌握了扶贫工作对象的生产、生活状态,与民政、财政、残联、统计等相关部门共同建立了贫困人口识别和动态管理机制,实现了对贫困人口资源信息的共享。目前,有318万农村贫困人口及时纳入了农村低保范围,其中有劳动能力的困难户纳入了扶贫工作规划。从而实现了扶贫部门对扶贫工作“对象瞄准到户、情况掌握到户、项目扶持到户、措施落实到户、效益体现到户”的新要求,建立了低保维持生存、扶贫促进发展的扶贫工作制度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