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甘肃扶贫攻坚:锲而不舍、艰苦奋斗取得历史性成就

甘肃扶贫攻坚:锲而不舍、艰苦奋斗取得历史性成就

时间:2023-06-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实施“四七”扶贫攻坚计划期间,甘肃人民发扬锲而不舍的艰苦奋斗精神,经过长期的努力,使全省的扶贫开发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实现了在20世纪末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阶段性目标。针对干旱是造成贫困的主要原因这一基本省情,在有条件的地方,投资兴建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马铃薯种植面积已达290万亩,全省达744万亩,种植面积是全国第三,产量是全国第一。

甘肃扶贫攻坚:锲而不舍、艰苦奋斗取得历史性成就

在实施“四七”扶贫攻坚计划期间,甘肃人民发扬锲而不舍的艰苦奋斗精神,经过长期的努力,使全省的扶贫开发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实现了在20世纪末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阶段性目标。在开展扶贫攻坚的过程中,省委、省政府始终坚持把国家的扶贫目标任务同甘肃实际结合起来,坚持开发式扶贫的方针,不断创新扶贫方式,逐步走出了具有甘肃特色的扶贫开发路子。

第一,以改土兴水为重点,坚持不懈地改变农业生产基本条件。甘肃农业人口多,人均耕地少,长期主要靠农业解决生存问题。因此,农业生产条件的好与差,成为农民能否解决温饱的重要保证。

采用多种方式兴修梯田。结合小流域治理,把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结合起来,25度以上坡耕地退耕还林,25度以下坡耕地兴修梯田,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综合治理,以贫困村为重点整体推进。每年新修梯田80多万亩,后几年每年达到120万亩。庄浪县34年坚持兴修梯田不动摇,1998年,被水利部授予第一个“中国梯田化模范县”荣誉称号。省上及时总结推广了庄浪县的经验,为贫困地区兴修梯田起到了典型示范作用。全省梯田面积由1982年的807万亩,发展到2000年的2271万亩,全省农民人均梯田达到1.3亩,保证贫困农户有基本的口粮田。

兴建了一批水利工程。针对干旱是造成贫困的主要原因这一基本省情,在有条件的地方,投资兴建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1994年至2000年投入大型水利工程资金25.36亿元人民币。在黄河流域相继建成了跨流域调水的引大入秦、民勤调水工程和景电、靖会、兴堡子川、刘川、西岔、三角城等高扬程电力提灌工程;在长江流域围绕嘉陵江、白龙江、西汉水建成了一批水利工程;在河西内陆河流域建成了一大批蓄水工程,并扩建和新建了一批农田水利配套工程;1996年,启动实施了世行贷款项目疏勒河农业综合开发及移民工程。与此同时,因地制宜,兴建了一大批小提灌、小塘坝、小水库,新打了一批机电井。使全省有效灌溉面积由1982年的1270万亩,增加到2000年的1580万亩,全省农民人均水浇地达到0.5亩以上。

实施了大规模、大范围的“121”(一户一处集流场、两眼水窖、一处庭院经济)雨水利用工程。1994—1995年连续两年特大干旱,为了缓解500多万人缺水的困难,省政府认真总结了群众和科技人员的实践经验,走“雨水资源化”的路子,发动社会募捐5643万元,在年降水量300毫米以上的干旱山区,大规模地实施了“121雨水集流工程”,新修及改造旧窖52万眼,建成集流场3716万平方米,解决了250多万人、280多万头牲畜的饮水问题。过去一遇大旱政府就派人派车送水,连小鸟、家畜也跟着水车与人争水的现象已不存在了。1997年,在总结“121”的基础上,又从方式、范围、效益三个方面进行了延伸,从庭院走向农田,从解决人畜饮水走向补灌旱作农业,从一场一窖走向一场多窖、公路集雨、田间集雨等多种集雨方式。

第二,坚持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支柱产业。一方面甘肃春季干旱,有限的降雨集中在七、八、九月份,且雹灾频繁;另一方面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在发展特色产业上有一定优势。针对这种特点,在扶贫开发中“顺应天时,遵循自然规律;顺应市场,遵循经济规律;顺应时代,遵循科学规律”,采取压缩夏季作物、扩大秋季作物,改露地作物为地下作物等方法调整农业结构。同时以种养业为重点,面向市场,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主线,因地制宜地发展了一批支柱产业。以林果、畜牧马铃薯中药材等为主的支柱产业取得了较快发展,已成为农民和县级财政的重要收入来源。在贫困地区突出比较优势,大力发展林果业,培育了一批优质品牌的果品,全省果品生产面积由1985年的69万亩发展到2000年的457万亩,增长5.6倍;在结构调整中结合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大力发展以种草养畜为主的家庭养殖业,发展了一批养殖专业户,形成了“小规模、大群体”的发展模式,种草养畜已成为贫困地区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定西市在结构调整中“顺应天时,遵循自然规律;顺应市场,遵循经济规律;顺应时代,遵循科学规律”,发挥种植马铃薯生产的优势,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成为一大主导产业。马铃薯种植面积已达290万亩,全省达744万亩,种植面积是全国第三,产量是全国第一。定西市农民人均从马铃薯生产中得到的收入达到339元,占人均纯收入的22.7%。中药材面积达到106万亩,其中在全国有名的当归种植面积占到全国的70%,占全省的80%。以定西市为代表的中部干旱区,形成了洋芋、药材、蔬菜、草畜、花卉五大主导产业,种植面积已占总播种面积的42%,夏秋种植比例由70∶30调整到了43∶57,成功解决了贫困农户的温饱问题。

案例一:

定西市临洮县花卉产业

临洮县是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在扶贫开发中,大力调整生产结构,发展特色产业。该县发展花卉产业具有双重优势,一是洮河沿岸12个乡镇属半湿润温带季风性气候区,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冬暖夏凉,发展球(宿)根花卉得天独厚,加之水质无污染,河谷宽阔平坦,土壤理化成分极适宜花卉生长;二是全县花卉栽培历史悠久,名优品种较多,尤其是临洮大丽花、紫斑牡丹等品系,因其观感好、色泽艳、花径大,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知名度,发展花卉产业在种源、技术、土地、市场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在促进花卉产业发展上主要建立和推行了三种机制:一是推行了“反租倒包”的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二是积极实践了“公司+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机制;三是切实建立健全了投资扶持激励机制。

1997年,临洮大丽花在甘肃首届林果产品展销会荣获金奖,在1999年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上以大丽花为主的名优花卉获得49个奖项。该县先后被国家林业局和中国花卉协会命名为“中国花木之乡”和“国家级大丽花繁育基地”,被中国特产之乡推荐暨宣传活动组委会评为“中国花卉之乡(大丽花、紫斑牡丹、观赏百合、唐菖蒲、郁金香)”,国家农业部把临洮列为全国花卉种球繁育基地县和全国15个特色农业重点扶持县之一。截至2003年,全县花卉种植面积达到1337公顷,实现销售收入6898万元,全县农民从花卉产业中实现人均收入119.7元。

案例二:

发展农林特产 培植地方财源

1995年以来,全省有24个地县(市、区)被省政府先后确定为全省“发展农林特产、培植地方财源”重点县,扶持重点建设项目91个。初步形成了以天水、平凉、庆阳为主的优质苹果基地,以庆阳为主的烤烟基地,康县的蚕桑产业化基地,武都、文县的花椒基地,临泽的红枣基地,武威、民勤的酿酒葡萄基地,岷县的中药材基地,成县的核桃基地,武都的油橄榄基地,秦城和甘谷的甜樱桃基地,临洮的花卉基地等一批农林特产品生产基地。6年来,全省各级财政累计投入农业财源建设专项资金19431万元,其中省财政投入扶持资金13605万元,引导银行贷款、群众自筹资金和其他资金投入8900多万元。

财源建设项目的实施,一是促进了地方财政收入的较快增长,增强了地方财政实力。2000年,全省地方财政收入完成610000万元,比1994年的266199万元增加了343801万元,增长129.2%;2000年全省农业特产税占当年地方财政收入的3.7%,所占比重较1994年提高了0.3个百分点。全省24个重点地县2000年农业特产税收入达到14939万元,比1994年的7630万元增加7309万元,增长95.8%。二是促进了农业产业化建设,提高了农业适应市场的能力。通过兴建林果、花卉、蔬菜、中药材、啤酒花、酿酒葡萄、烤烟、畜牧等基地、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初步形成了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产加销一体化的产业化开发新格局。康县的蚕桑种植面积目前已发展到3.6万亩,年养蚕8600张,建成年产生丝70吨的缫丝厂一座,在蚕桑生产中已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业化生产格局。三是农林特产品生产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大幅度增加了农民收入。2000年,全省农民从发展农林特产品生产中获得的收入超过20亿元(农林特产税率按10%计算)。四是推动了财政支农改革,提高了财政支农水平。近几年来,通过对财源建设项目资金的集中使用,形成了以财政资金为导向,企业和农民自筹为主体,银行贷款为支撑,社会资金为补充的多元化投资体系。

第三,实施科技扶贫,不断提升扶贫效果。贫困地区地处偏远,信息不灵,交通不便,文化科技落后。省上把发展贫困地区科技作为扶贫开发的战略措施,重点抓好建立健全县乡村社四级科技扶贫推广网络和农业科技适用技术的推广。到2000年,已累计推广各种农业科技成果200多项。每年新品种应用面积1000万亩,培训乡村干部1万多人次,培训农民技术员40多万人次。为了解决农民的吃饭和花钱问题,大力推广了地膜粮食温饱工程、膜侧小麦种植技术、节水灌溉、苹果套袋、暖棚养畜等实用技术,使大多数在干旱缺水贫困地区的农户普遍掌握了一至两项农业实用技术。全省地膜粮食已达到1400多万亩,地膜小麦、地膜穴播利用技术在全国名列第一。贫困地区有的农户坚持把雨水利用技术和科技相结合,用0.047公顷的日光温室的棚面收集雨水,配上两眼水窖,浇灌一座日光温室种植的蔬菜,收入每年可达4000元。

第四,坚持异地扶贫,搞好移民搬迁和劳务输出。为了使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地方的贫困群众尽快解决温饱,跳出就当地资源解决贫困问题的传统思维模式,坚持异地扶贫,积极引导、组织群众走出山门,拓宽生产门路,实行省内外自愿移民搬迁。20年来,已完成移民安置70万人。移出的农户绝大多数实现了“一年安家,两年温饱,三五年后稳定脱贫”的目标。为了增加贫困群众的收入,采取政府组织、市场运作的办法,开展劳务培训,建立劳务基地,拓宽劳务市场,每年输出劳动力都在230万人次以上,人均纯收入2000元左右。外出打工的农民,大部分做到了“输出一个劳力,省下一份口粮,学会一门技术,带回一笔钱,养活一家人”。

第五,统筹兼顾,综合治理,不断改善贫困地区生活条件。把改善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作为改变贫困地区落后面貌的重要措施来抓。特别是结合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结合,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在投入大量专项扶贫资金的同时,也加大了各行业用于农村发展的非专项资金的投入。“四七”扶贫攻坚计划期间非专项资金的投入达100多亿元,将区域性基础设施建设与改变贫困农户的生产生活条件结合起来,重点抓好基本农田、小水工程、乡村道路、农电建设、饮水工程、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达标和乡(镇)卫生院建设。

案例三:

甘肃农村电网改造工程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用电价格高于城市电价,农民电费负担较重。为解决这一问题,国家决定从1998年开始实施农网改造工程。甘肃省各级政府都成立了专门工作机构,同时从各种渠道筹措资金189.11亿元,所有工程于2002年年底全部完成。

农网建设改造实施以来,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一是线损率明显下降,农村用电状况得到极大改善。全省村级低压电网线损率已由过去的平均28%下降到15%以内,电压合格率提高5~10个百分点,农村照明电价由平均每千瓦时0.8元以上下降到0.6元以下,按现有用电水平估算,每年可减轻农民电费负担1.3亿元。

二是通电水平明显提高,为实现农村电网更大范围的覆盖奠定了基础。乡、村、户的通电率由1997年年底的98.72%、92.7%和87.28%提高到2002年的99.42%、95.1%和92.88%。

三是开拓农村用电市场,促进了电量较快增长,带动了经济发展。3年来全省农村用电量年平均增长在8%以上,高出同期城市用电量增幅3.2个百分点。新增家用电器和农副产品加工机械400多万台(件),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改善了生产条件。同时为技术改造提供了机遇,促进了工业生产的发展。

四是方便了管理,在农村用电管理上实行了电价、电费、电量的“三公开”,销售、收费、服务、开票的“四到户”,电价、发票、抄表、核算、考核的“五统一”。

案例四:(www.daowen.com)

“四七”扶贫攻坚计划期间甘肃省教育扶贫情况

1994年至2000年期间,甘肃省面向贫困县的教育投入,主要是世界银行贷款第三个基础教育发展项目(简称“贫三项目”)、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项目(简称“一期义教项目”)。资金总投入100511.7万元。

(1)提高了项目县义务教育普及程度和水平。2000年,全省实现“普九”和达到国颁扫盲标准的县有58个,“普初”和达到省颁扫盲标准的县有83个,“普九”“普初”地区的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70.66%和97.85%,比1995年分别提高了49.34和19.56个百分点。项目县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由1995年的91.7%提高到2000年的95.59%,其中女童由86.6%提高到93.72%,少数民族学生由74.1%提高到84.3%,一年级学生辍学率由4.1%下降到1.66%;初中适龄儿童入学率由73.5%提高到82.51%,其中女生由70.2%提高到78.3%,少数民族学生由63%提高到71.21%,初中在校生辍学率由4.7%下降到1.94%。

(2)改善了项目县的办学条件。到2000年年底,项目县小学和初中危房率由项目开始前的5%和7.2%降至1.66%和3.68%;小学和初中仪器设备达标率由47.9%和45%提高到92.43%和98.64%;小学和初中课桌椅配齐率由93.4%和93.9%提高到99.47%和99%;生均图书拥有量由3.5和6.8册分别提高到6.72和13.31册。

(3)提高了教师学历合格率和教师教学能力。通过培训,小学教师2000年学历合格率由项目开始的81.5%提高到96.02%;初中教师由58.6%提高到80.05%。

(4)提高了项目县的入学率和升学率。到2000年,小学在校学生由项目开始的86.8万人增长到108万人,小学入学率由95%提高到98.44%,小学升入初中的比例由78.1%提高到87.35%;初中在校学生由23.4万人增长到39.3万人,初中完成率由92%提高到94.34%。

第六,政府重视,群众参与,形成全社会帮扶的合力。根据《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制订了《全省“四七”扶贫攻坚计划》,把扶贫开发纳入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省上建立了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四大领导班子扶贫联系县制度,40多个副省级以上领导联系45个县;省直和各市(州、地)及有关部门建立了扶贫责任制,省上196个单位帮扶45个县;贫困地区主要领导联系到乡,乡镇领导包村包户,为扶贫开发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同时,始终坚持国家扶持和群众自力更生相结合,把启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在活力放在突出位置,组织和带领群众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先后总结出了“群众苦干、干部苦抓、部门苦帮”的“三苦”精神、“实事求是、崇尚科学、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庄浪精神和“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甘肃创业精神。特别是1996年以来,国家先后确定了25个中央单位定点帮扶甘肃省贫困的32个县,天津市东西协作帮扶甘肃省,并组织14个区对口帮扶甘肃省13个县。几年来,各帮扶单位投入资金1300多万美元和大批生产生活物资,有力地支持了甘肃省的扶贫开发工作。

投入专项扶贫资金,对特殊困难群体给予倾斜照顾。1994年至2000年,围绕扶贫攻坚的目标,累计投入专项扶贫资金89亿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52.4亿元,扶贫贷款36.6亿元。对少数民族、妇女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和贫困人口集中的贫困带片,在政策上、资金上、扶持力度上给予倾斜。

案例五:

少数民族扶贫工作

全省共21个民族县(市),其中5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四七”扶贫攻坚期间,国家共向12个少数民族贫困县投入各类扶贫资金近15亿元,重点用于小型水利、人畜饮水、农田基建、集雨节灌、地膜温饱工程等方面的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民族地区的贫困面大幅度下降。

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据1999年年底国家民委调查了12个少数民族贫困县,水浇地面积增至92.43万亩,人均增加0.34亩,梯田面积发展到176.44万亩,人均增加0.56亩;人畜饮水工程解决了94.41万人、495.1万头牲畜的饮水困难;供煤、改灶、改炕、种草种树、治沟保塬、小流域综合治理等工作,解决了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减少了植被破坏,保护了生态环境;基本解决农牧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用电问题,临夏州的7个县及乡、村通电率均达到100%,农户的通电率提高到95%以上。

广播、电视电信事业迅猛发展。目前,基本实现了广播电视村村通”,甘南、临夏两州广播覆盖率分别为77.8%和75.9%,电视覆盖率分别为82.8%和84.7%;民族地区拥有无线寻呼用户2.6万户,移动电话用户6.9万户,固定电话用户14.2万户,互联网用户4480户;初步建成了覆盖民族地区的数字移动通信网。

农村经济全面发展。1999年年底,12个少数民族贫困县农民人均占有粮提高至247.95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提高至1014元;农业科技水平显著提高,1999年,12个县种植地膜粮食75.25万亩,贫困户人均基本达到1亩。区域性支柱产业框架初步形成,以农副产品为主的乡镇企业、家庭加工业有了长足的发展。1999年年底,12个少数民族贫困县的乡镇企业产值达8.5亿元,大部分贫困县财政收入的一半以上来自于乡镇企业。

案例六:

妇女扶贫工作

“四七”扶贫攻坚期间,省妇联针对妇女儿童占贫困人口的70%以上的实际,在全省农村妇女中实施“52122”工程,即每年帮助50万农村妇女参加实用技术培训、20万妇女参加扫盲学习、输出转移女劳力10万人、力争使2万贫困妇女脱贫、帮助2600名农村妇女成为农牧民技术员。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实施“百万农家女,十项新技术”推广培训计划;二是安排农村妇女骨干培训考察学习;三是积极创建农村妇女学校,使妇女培训工作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四是建立扶贫联系点;五是积极争取项目扶贫。共争取到国内外各类扶贫与妇女参与发展项目66个,资金3601万元。其中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大地之爱·战母亲水窖”项目资金1567万元,已覆盖全省62个县(市、区)的131个行政村,建成水窖17518眼,小水利工程22处,解决了12万群众的生产生活用水。

案例七:

残疾人扶贫工作

我省贫困人口中残疾人数量多、分布面广,生产生活面临很多困难。近年来,采取多种措施,使残疾人扶贫工作取得实效,逐步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扶贫工作机制。一是各级政府把残疾人扶贫工作纳入大局,与全省扶贫工作同部署、同安排、同检查、同落实。二是完善残疾人扶贫解困工作政策保障体系。三是依托扶贫基地和项目,辐射带动广大贫困残疾人脱贫。四是广泛开展贫困残疾人社会帮扶工作。五是拓宽资金渠道,不断加大残疾人扶贫投入。六是加大宣传力度,赢得社会各界、广大群众对残疾人扶贫工作的关注和支持。1994年至2000年,争取中央康复扶贫贷款、省扶贫贷款、以工代赈、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和扶贫工作经费共计13288万元。共帮扶贫困残疾人10.4万人,其中8.6万人解决了温饱。

案例八:

对口帮扶

1996年,国家根据邓小平“两个大局”的思想,安排天津市对口帮扶甘肃省。几年来,天津市领导每年都要来甘肃调查研究、实地考察、筛选项目、协调资金,落实帮扶措施,有力地促进了两省市的对口帮扶和经济协作目标任务的完成。

到2000年年底,天津市共向我省捐赠资金近亿元,主要用于贫困乡卫生院、希望小学、人畜饮水、购置教学设备、人员培训等项目。天津市在捐款捐物的同时,利用沿海地区经济、科技、信息优势,先后安排我省100多名企业厂长(经理)和业务技术人员到天津对口区县培训学习。还安排5000多名贫困地区劳务人员,从事家政、服装、饮食等服务工作。按照“扶贫先扶志”的思路,天津市还支援我省贫困地区学校微机180台,图书25万册,教学仪器及学习用具10万元,衣物16万件。天津师范大学、天津高职等学院为我省免费培训教师200多名、本科生36名。派出100名教师,对口支教我省的100所学校。从1996年起,为我省13个贫困县新建乡村卫生院39所,为部分乡镇卫生院配备了医疗器械。同时,逐渐加大了对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如从天津市派出14名心血管病专家,为我省培训了119名医务人员。

国际组织大力支持,促进了甘肃扶贫开发工作。甘肃省的扶贫开发工作,得到了世界银行、外国政府、联合国有关机构、亚洲开发银行、日本协力银行及非政府组织的大力支持。截至2000年,合作的项目达100多个,大项目就有24个,其中仅世界银行就有11个。内容涉及农业、文教、卫生、工业、交通、通信、电力、环保等众多行业。世界银行历任甘肃项目经理都为甘肃省的扶贫开发做了大量工作,付出了艰辛的劳动。1999年,郑兰生先生被国家授予“友谊奖”,甘肃省政府授予“敦煌奖”。2003年,苏萨蕊女士被省政府授予“敦煌奖”。外资项目的引进,不仅缓解了甘肃省扶贫资金不足的问题,而且为甘肃引入了国际社会在扶贫领域的先进理念和管理方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