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自然条件严酷,生态环境恶劣,农业基础脆弱,发展农村经济制约因素很多。“两西”建设无疑是雪中送炭,给我省的扶贫开发和整个农村经济发展带来极好机遇。省委、省政府十分珍惜这一个机遇,建立机构,制定规划,慎选项目,讲求效益。同时,注意调动广大贫困群众的积极性,落实各项行之有效的措施,保证了“两西”建设健康顺利地进行。
(一)从实际出发,制定建设方针和规划
“两西”建设一开始,国务院和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就明确提出三项目标:一是建成河西商品粮基地,解决甘肃的粮食问题。二是改变中部地区的贫困面貌,尽快解决群众的温饱问题。三是停止植被破坏,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围绕实现这三项目标,制定了四条方针:一是改扶贫“撒胡椒面”为集中力量解决一个片的问题。二是改单纯救济为以工代赈,“变坐着吃为干着吃”。三是跳出就贫困地区解决贫困问题的圈子,采用跨地域、超行政界限,全盘考虑,统筹兼顾,兴西济中,山川互济的办法。四是改层层下达资金、物资,分散扶持为项目扶贫开发。省上根据这些目标和方针,确定了“基本解决温饱,初步改变面貌”的建设规划,并拟定了“三年停止植被破坏,五年解决群众温饱,两年巩固提高”的建设步骤。从解决生态建设入手,通过种草种树、供煤植薪、改造炉灶、多能互补等综合措施,基本停止了乱开荒、铲草皮、挖树根等人为破坏自然植被的现象。
(二)以改变生产条件为重点,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两西”地区农业生产的最大制约因素是干旱缺水多灾,找水、保水、用水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为此,省上紧紧牵住这个“牛鼻子”,提出“有水走水路,无水走旱路,水旱路不通另找出路”的思路对策,凡有水利条件的地方,千方百计发展水浇地,建设高产稳产田;没有水利资源的地方,修梯田坝地搞旱作农业;凡降雨量极少,无法搞旱作农业的地方和“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极贫带片、组织吊庄移民等办法,走异地扶贫开发的路子。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省委、省政府在总结群众多年抗旱经验的基础上,从1995年开始,在全省干旱地方实施“121”雨水集流工程,不仅基本解决了人畜饮水的困难,而且向补灌和大田节灌扩展,提高了水的利用率,找到了解决降水与农作物生长需水错位的途径和办法,使旱地农业由完全靠天的被动局面逐步向主动抗旱,建设稳产高产田的方向发展。
(三)既抓粮食生产,又抓多种经营,发展区域经济
粮食是解决温饱的基础,因此,“两西”建设始终把粮食生产放在首位,采用基本农田加科学种田的办法,提高单产,增加总产。坚持不懈地狠抓地膜温饱工程,经过努力,中部贫困地区和南部10个特困县人均地膜粮食稳定在1亩以上,基本解决了吃饭问题。同时,广开门路,大力发展多种经营,发展庭院经济,为增加贫困群众收入问题创造了条件。近年来,“两西”地区大力开展劳动力转移培训,积极开拓劳务市场,发展规模养殖,培育特色优质产业,为增加群众收入开辟新的途径。
(四)依靠科技培训和科技推广,提高劳动者素质
“两西”地区文化、科技落后,缺乏科技人才,是长期贫困的一个重要原因。为了不断提高“两西”地区干部群众的素质,省上依托全国贫困地区干部培训中心兰州分院及杭州、无锡、北京、保定、廊坊、上海等地的农业院校和培训部门,对“两西”地区的县、乡领导、妇联主任及重点乡、村干部,用专题讲座、典型介绍、现场参观、对口讨论及信息交流等办法,进行培训轮训。同时,对农民技术员和科技示范户采取干什么学什么的办法,重点培训农业实用技术,如地膜栽培、暖棚养畜、果园管理、科学施肥、节水灌溉等,学了就能用,学了就管用。(www.daowen.com)
(五)有组织有计划地搞好移民安置工作,缓解对资源需求的压力
我省干旱地区和高寒阴湿土石山区的一部分地方,生态环境恶化,水资源缺乏,人口压力超资源负荷,水路旱路都不通,需要搬迁移出一部分去另找出路。而河西地区水、土、光、热资源丰富,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可以移民搞新的开发。搬走一户,松动两户,双方都有了解决温饱的条件。基于这种现实和解决温饱的需要,“两西”建设始终把从环境恶劣、资源贫乏地区搬迁移民作为解决温饱的一项战略措施来抓。从多年移民工作的实践看,这种以解决温饱为目标的大规模移民,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有力地推动了“两西”地区扶贫开发的进程。主要表现在:一是特困地区生活无出路的农民搬迁后,生产生活条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解决温饱,进而脱贫致富奔小康有了坚实的基础。二是一些集中搬迁的地方,减缓人口压力,为调整农业结构,改善生态环境,解决留居群众温饱创造了条件。三是贫困人口从社会负担转化为国土开发的有生力量,促进了灌区水土资源的开发,在解决自己温饱的同时,也为迁入地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四是打破了山区封闭状态,改变了听天由命、安于现状的传统观念,沟通了山川经济、技术、文化交流,提高了人口素质,增强了贫困群众早日摆脱贫困的决心和信心。
(六)严格实行项目管理、管好用好专项资金
“两西”农业建设具有投资大、项目多、时间长、任务重、跨地域的特点。为了保证投资效益,实现阶段性开发目标,省上按原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的要求,始终坚持统一计划、项目管理、分级负责、专款专用的办法,建立了一套严格的项目管理程序。规划、计划紧紧围绕解决群众温饱的目标及方针、要求制定,年度计划自下而上逐级申报,经国务院“三西”建设领导小组(1988年与国务院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合并)和国家计委审查批准后,省政府负责组织实施。这种管理办法,保证了专项资金的扶持目标和扶贫效益,避免了盲目投放和挤占挪用。现在项目计划由县上编制实施,省上加强监督检查。
(七)坚持自力更生方针,把国家扶持和各方面的支持、群众的自力更生结合起来
对农田水利、梯田建设、小流域治理、种草种树及农电线路等项目,除大型引水工程、农电建设由国家投资外,其他的工程都是国家扶持一些材料款,主要依靠群众投工、投料、投资建设。如梯田建设,每亩土坎梯田需100~200个工日,石坎梯田200个工日以上,需投资300~500元,而国家过去每亩只补助30元。“121”雨水集流工程每户只补助400元,但投工投料所需在1000元以上,按全省25万户计算,国家投资1亿元,群众投工投料折合达1.5亿元。梯田建设和“121”雨水集流工程绝大部分在中部干旱带片,主要依靠群众力量来完成。
(八)领导重视,各部门支持,保证了“两西”建设的顺利进行
“两西”建设是以大规模农业基础建设为主要内容的跨区域扶贫开发,省委、省政府从一开始就高度重视,历届省委、省政府都把这项工作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一级干给一级看,一届接着一届干。主要领导经常深入基层搞调查研究,总结典型经验,解决存在问题。原省委书记李子奇同志,每年都要抽出一定的时间到定西地区最贫困的地方搞调查研究,与贫困群众座谈讨论解决温饱的措施和办法,被群众称为“贴心书记”。省上四大班子主要领导,都把自己的扶贫联系县选定在最贫困的地方,联系中部干旱带片贫困县的领导,每年年初、年中、年底都在基层检查工作,落实措施,实地调查了解当年解决温饱的情况。省直各部门也都建立了帮扶责任制,到村到户开展帮扶,群众不解决温饱,单位不换点,干部不脱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