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西”建设30年来,历届省委、省政府根据扶贫开发的阶段性特征,结合甘肃贫困地区实际,在不同时期提出了不同的思路,实施了不同的方略和办法,推进了“两西“建设健康顺利地发展。1983—1992年提出“有水走水路,无水走旱路,水旱路不通另找出路”的发展思路,确定“三年停止植被破坏,五年解决温饱,两年巩固提高”的奋斗目标;1992—2000年提出“修梯田、打水窖、铺地膜”的发展思路,确定“努力改善生产条件,达到区域内粮食生产自求平衡,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奋斗目标;2000—2008年提出“整村推进、整合资源、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发展思路,确定“努力增加贫困群众收入,巩固和提高温饱成果”的奋斗目标;2008—2015年提出“连片规划、区域开发、两轮驱动、整体推进”的发展思路,确定“解决制约区域发展的瓶颈问题,为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创造条件”的奋斗目标。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两西”地区广大干部群众艰苦奋斗,苦干实干,努力改善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使“两西”地区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两西”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生态环境有了较大改善。省上从中部地区缺柴少草的实际出发,供煤、改灶和种草种树两手抓,加快农村能源建设,使生态环境有了初步改善,中部地区基本制止了铲草皮、挖树根、乱开荒等破坏植被的现象。河西地区采取“南保青龙,北锁黄龙、中护绿龙”的措施,封育水源涵养林、沙生植被等,使70%的水地实现了林网化。
二是农业生产基本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两西”地区新发展水地1011.03万亩,水地面积由1982年149.53万亩增加到2011年年底的1160.56万亩,占全省水地面积的81.39%;新修水平梯田1564.22万亩,梯田面积由67.52万亩增加到1631.74万亩,占全省梯田面积的59.10%;通过修建人饮工程和“121”雨水集流工程,解决了521万多人、250多万头牲畜的饮水问题。
三是区域性支柱产业框架初步形成。围绕种植业、养殖业和矿产等资源优势,结合当地群众的传统习惯和技术技能,因地制宜地兴办了一批覆盖面大、辐射带动千家万户增加收入的支柱产业。河西地区已成为我省粮、油、糖、棉花、瓜果、蔬菜、肉类加工的生产和出口基地;中部地区初步形成了畜牧、林果、淀粉、蔬菜、中药材、地毯、建筑建材等七大支柱产业。
四是科技推广和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两西”地区初步形成了县有中心乡有站,村有农民技术员,社有科技示范户的农业科技推广网络。通过大力推广带状种植、地膜覆盖、吨粮田、双千田等实用科技项目,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1996年,扭转了粮食外调的历史,实现了全省区域内粮食自求平衡的目标。(www.daowen.com)
五是贫困人口大幅度下降。“两西”建设历史性地改变了“两西”地区的贫困面貌,全省贫困人口2000年年底由1254万人减少到68万人,1000多万贫困群众基本解决了温饱,实现了祖祖辈辈梦寐以求的愿望。其中中部地区20个县的贫困人口由1982年的398.8万人下降到2000年年底的34.08万人;河西地区19个县的贫困人口由107万人降到年底的1.02万人。
六是“兴西济中”方针取得明显效果。河西地区通过“两西”建设,商品粮基地已初具规模。从1998年起每年提供的商品粮田10亿斤增加到20亿斤,中部地区的返销粮由过去的5.7亿斤减少到不足1亿斤。这一增一减,大大缓解了全省粮食压力,全省调进粮由过去的12亿斤实现了基本自给。向河西地区和新灌区移民70多万人,为中部地区的休养生息和产业结构调整创造了有利条件。
经过30年的“两西”建设,中部地区大多数农村贫困群众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初步改变了“苦瘠甲于天下”的状况;河西地区率先实现奔小康,绝大多数群众过上了较为富裕的生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