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西”地区是指我省河西19个县(市、区)、中部以定西为代表的干旱地区20个县(区),共计39个县(市、区)。1992年国务院决定延续“三西”(甘肃“两西”地区、宁夏西海固地区)建设时,同意甘肃省南部高寒阴湿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10个县使用“三西”资金,这样,我省‘两西”建设的范围就扩大到49个县。
新中国成立前,中部干旱地区“三年一小旱,九年一大旱”,旱魔一直笼罩在中部地区上空,严重威胁着中部人民的生存。新中国成立后,中部人民虽在政治上翻了身,经济生活也逐年改善,但是由于严酷的自然条件,干旱缺水多灾并存的生态环境,加上政策和工作方面的失误等种种原因,群众生活依然十分困难。20世纪60年代初,定西、通渭、会宁一带发生大旱,赤地千里,颗粒无收。党和政府虽然做了大量工作,但许多老百姓仍然挖草根、剥树皮而食。1972年,定西一带又发生大旱,省上把群众困难状况拍成照片向周总理汇报,当周总理看到人缺粮、畜缺草、人畜缺水及有的地方大姑娘衣不遮体不能出门时,难过得掉下了眼泪。他在中央工作会议上说:“听了西北反映的情况,越想越难过,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搞了20多年,定西人民还这样困难,我们政府有责任,我有责任。政府眼睛要看到西北。西北自然灾害特别多,尤其干旱多,对西北要大力帮助。”会后,按照周总理的指示,国务院很快组织了工作组,发放救济粮、救济款,部队也支援了一大批衣物。中部老百姓“吃着救济粮,穿着黄衣裳,想着共产党”度过了大旱之年。也就是在这次救灾调查中,一个以干旱为主要特征的中部地区18个干旱县被确定了(1985年因区划变动,加进白银区、平川区,共20个县)。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和自然条件的限制,加上当时的政治气候,没有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吃粮靠回销,生活靠救济,生产靠贷款”的状况还在持续。同时,也因“长期扶贫不脱贫,年年救济年年穷”的往复循环,在相当一部分人中形成了依赖国家的思想,把等、靠、要当作一种谋生的手段。
1982年7月,国务院及有关部门的领导同志视察了河西、中部部分县(市、区),认为河西有丰富的光、热、水、土资源,可以加大投入,开发建设商品粮基地;中部地区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可以向河西移民,走易地扶贫开发的路子。同时,这里是黄河上游,调整农业结构,改善生态环境,搞好水土保持,对下游关系极大。在给中央政治局、书记处、国务院常务会议呈送的报告中提出:“河西和定西、河套和西海固,要联系起来考虑。河西和河套开发起来了,商品粮增加了,就能支持定西和西海固地区调整农业结构。干旱山区也可以向地广人稀的地区搞移民。”1982年12月10日,国务院决定,对“三西”地区农业建设,作为专项列入国家计划,每年拨款2亿元(其中甘肃“两西”1.66亿元)作为“三西”农业建设专款。改变以往单纯的临时救济为改变生产条件为主的开发扶贫,力争“三年停止生态破坏,五年基本解决温饱,两年巩固提高”,从根本上解决这一地区的贫困问题。这是一项重大的战略决策,继承了周总理等老一辈领导人的遗志,开创了我国区域性扶贫开发的先河。
1982年12月21日,省委、省政府召开了“两西”建设座谈会,认真讨论研究了怎样搞好“两西”建设的问题。会议指出,“两西”建设是一场硬仗,甘肃农业的翻身和翻番,成败在此一举。在河西地区侧重点是建设商品粮基地,充分利用河西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挖掘潜力,为全省提供更多的商品粮,为调整中部地区的农业结构创造条件;在以定西为代表的中部干旱地区侧重点是努力改善基本生产条件,逐步改变农业生态恶性循环的局面,解决贫困群众的温饱问题。(www.daowen.com)
1992年,“三西”建设已满10年。停止生态破坏等阶段性目标虽已基本实现,但中部地区贫困群众温饱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人畜饮水还有很大困难,农业生产基本条件还没有彻底改善,尚未形成自我发展的能力。鉴于这种情况,甘肃、宁夏两省区党委、政府向中央、国务院提出延续“三西”农业建设的请求。国务院于1992年7月25日批准,“三西”农业建设再延长10年,每年投资2亿元不变,使用重点不变,管理体制、机构不变。1997年7月29日,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同意甘肃、宁夏两省区关于提前使用2001年和2002年“三西”建设资金的请求,这样,我省“两西”建设第二个十年的专项资金到2000年就投放结束。
2000年,按照国家新的测算标准,我省有756万贫困人口,农村贫困面高达37%,扶贫攻坚的任务仍很艰巨。虽然经过两个十年的“三西”资金扶持,但中部干旱地区及延伸的南部高寒阴湿和少数民族地区10个贫困县仍然没有稳定解决温饱,“两西”先后新建续建的部分水利工程扫尾的任务也很繁重。省委、省政府又向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延续“两西”建设第三个十年的请求,到2008年第三个十年“两西”专项资金投放结束。
2007年年底,省委、省政府又向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延续“两西”建设第四个十年的请求。因为,我省“两西”建设毕竟是在条件极为艰苦的基础上进行的,“两西”建设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缩小发展差距,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仍需要全省上下的艰苦努力和国家的大力支持。国家同意继续延续“三西”资金投入到2015年,并且资金量增加到3亿元(其中甘肃“两西”2亿元),帮助甘肃加快农村建设步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