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植被恢复,农业振兴:有效推进能源建设,农业产出大幅提高

植被恢复,农业振兴:有效推进能源建设,农业产出大幅提高

时间:2023-06-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按照“三年停止植被破坏”的奋斗目标,积极种草种树,恢复植被。采取开源与节流并重,实行多能互补的措施,积极有效地开展农村能源建设。全县70%以上农户牲畜饲草达到了“吃一余一”,65%以上的农户可节余半年的柴草。牧业商品率也不断提高,羊出栏率由11.9%提高到32%,猪出栏率由68%提高到78%,分别提高20和10个百分点,肉类总产量由4200万公斤增加到1.2亿公斤。

植被恢复,农业振兴:有效推进能源建设,农业产出大幅提高

10年建设,10年巨变。在10年的“两西”建设中,省、地、县各级都按照“有水走水路,无水走旱路,水旱路都不通另找出路”的工作思路,以解决群众温饱为核心,从恢复植被、强化农业基础入手,坚持扶贫与开发,国家扶持与地方自力更生紧密结合,种养加协调统一,多种经济全面发展,综合治理,取得了巨大成效,使中部地区的贫穷落后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1992年12月,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田纪云同志视察中部地区后说:“我这次到甘肃看了以后,心里感到很高兴。这些年来,甘肃对农业这个基础是高度重视的,发展农业的路子是对的,农业综合开发和扶贫开发效果显著,成绩巨大。特别是‘两西’建设成效更为突出。在全国来说,甘肃中部地区是最贫困的地区,经过这些年的建设,绝大多数的农民基本脱贫,解决了温饱,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历史上任何朝代都没有做到。这是甘肃省委、省政府根据中央、国务院的部署,领导全省人民艰苦奋斗、战天斗地取得的成果,成绩确实巨大,要充分加以肯定。”1989年10月,陈俊生同志视察定西、会宁靖远等县后说:“‘三西’建设开了全国成片扶贫工作之先河,跳出就贫困地区解决贫困问题的小圈子进行开发,改变了传统的救济型的扶贫方式,走上了在国家必要的帮助下,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生产,改变贫困面貌的道路,这是具有历史意义的。清政府官员左宗棠称‘陇中苦瘠甲于天下’,历经100多年,都未能解决问题,在120年后的今天,社会主义制度下已经和正在解决。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值得大书特书的。旧中国没有解决,也不可能解决的问题,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解决了,这就是社会主制度的优越性。‘三西’建设所取得的成就,基本上实现了中央最初提出的方针和要求,甚至还有所突破。国家的20亿元投入‘三西’地区,没有白花,是值得的。‘三西’地区广大干部和群众没有辜负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期望。”

1992年11月28日,在全省“两西”建设扶贫开发会议上,国务院发来贺电,贺电说:“‘三西’地区有‘苦瘠甲天下’之称,党中央、国务院一直十分关心这一地区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10年来,在各级领导和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三西’地区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生产和生活条件有了很大改善,困难状况明显好转,温饱问题初步解决,取得了预期的成就,并已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对促进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解决贫困地区群众温饱问题,减少黄河上游水土流失、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等,做出了显著的贡献。”

主要成效表现在:一是农业基础条件明显改善。10年,来兴建扩建各类水利工程110项,其中万亩以上27项,设计规模200万亩,完成100项,并衬砌干支渠道843公里。按工程效益计算,新增有效水地101.6万亩,新增保灌水地91.3万亩,改善面积87万亩。有效水地1992年累计达到349.04万亩,人均0.55亩。建设其他人饮工程147项,10年共解决145万人、150万头(只)牲畜的饮水困难问题。新修三田370万亩,累计达到901.08万亩,人均1.4亩,山区人均2亩。建设110千伏送变电工程1处、68公里;35千伏送变电工程37处、627公里;架设6~10千伏农电线路7000公里。通电的乡、村、户分别由1982年的67%、45%、34%提高到100%、83%、78%,农村用电量由1982年的5亿千瓦时,提高到16亿千瓦时,增长2.7倍。结束了大部分农户“电从头上过,家里是黑窝,还是驴推磨”的历史。

二是林业建设有效地改善了生态环境。按照“三年停止植被破坏”的奋斗目标,积极种草种树,恢复植被。10年人工造林、种草面积分别是1982年林、草保存面积的3.4倍、2倍,经济林比1982年增长7.2倍。林草覆盖率由1982年的3.4%提高到15.5%。其中森林覆盖率由3.4%提高到8%,1992年,人均占有林1.5亩、草0.9亩,户均1.2亩经济林。综合治理小流域3100平方公里,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8086平方公里,占水土流失面积的25%。采取开源与节流并重,实行多能互补的措施,积极有效地开展农村能源建设。通过种草种树和农作物秸秆增多,当年牲畜饲草够吃有余,农户燃料够烧有存。“铲草皮、挖草根、滥开荒”破坏植被的现象基本停止,水土流失部分得到了控制,生态环境有所改善。1983年前,通渭县“三料”俱缺,经过建设,到1990年全县生产各类饲草1.78亿公斤,为实际需要1.12亿公斤的159%,作物秸秆燃料1.86亿公斤,为实际需要1.3亿公斤的143%。全县70%以上农户牲畜饲草达到了“吃一余一”,65%以上的农户可节余半年的柴草。

三是牧业基地发展初具规模。10年来,狠抓了畜种改良、饲草料加工、基层服务站和重点县基地建设,初步呈现了六畜兴旺的喜人景象。共引进良种大畜800多头,猪、羊1.8万头(只),建设黄牛冻配、绵羊人工授精点219个,加快了畜种改良速度,提高了畜产品产量和质量;建设饲料加工点1700多个,年加工能力达到6亿公斤。有70%的村做到了粗饲料加工不出村;建立县、乡畜牧站(中心)221个,培训牧业专门人才和村防疫员5000人。建设了4个畜牧生产基地:(1)环县、华池绒山羊基地,引进繁殖绒山羊23万多只;(2)临洮榆中静宁、庄浪等县瘦肉型猪基地,年提供商品瘦肉型大肉1万吨;(3)靖远、景泰、永登、古浪等县滩羊基地,发展到20万只;(4)东乡、永靖、会宁等县小尾寒羊基地,引进发展小尾寒羊3万多只。1992年与1982年相比,大牲畜存栏由91万头增加到133万头;生猪存栏由131万头增加到204万头,出栏由89万头增加到160万头;羊存栏257万只,出栏由35万只增加到110万只;禽兔由371万只增加到1025万只。牧业商品率也不断提高,羊出栏率由11.9%提高到32%,猪出栏率由68%提高到78%,分别提高20和10个百分点,肉类总产量由4200万公斤增加到1.2亿公斤。

四是乡镇企业异军突起。10年来,各县立足于当地资源,面向城乡市场,以农副产品加工为重点,以区域经济开发、解决群众温饱、增加县财政收入为目的,大力兴办乡镇企业。几年来,用专项资金直接投资兴办了600多个覆盖面较大、能够带动千家万户发展生产的骨干企业。初步形成了淀粉、亚麻、地毯等六大系列。一是淀粉系列,现有加工厂点781个,从业1.38万人,年加工3万吨,产值7600多万元。二是亚麻系列,建厂点170个,从业1.88万人,年加工1.45万吨,产值3200多万元。三是地毯系列,建加工厂点250个,从业2万人,年加工能力达到235万平方米,其中手工仿古地毯约25万平方米,产值8413万元。四是编绣系列,建加工厂点412个,从业3.94万人,年产值2468万元。五是林果畜产品系列,新建果园面积50多万亩,累计达60多万亩,畜、果产品加工企业255个,从业3240人,产值8135万元。六是采矿建材化工系列,新建建筑、建材、采矿、化工加工企业455个,从业人员3.47万人,年收入近2亿元。系列开发,促进了中部地区乡镇企业较快发展,1992年全区乡镇企业个数达到5万多个,从业40万人,产值25亿元,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同时狠抓了劳务输出,每年输转三四十万人,中部地区乡镇企业和劳务输出共转移农村劳动力近80万人,占劳力总数的30%。(www.daowen.com)

五是服务体系建设初步形成网络。在“两西”建设中,各地始终把智力开发科技兴农放在重要位置,首先是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短期轮训与专业培训相结合,通过各种渠道培训县、乡管理干部2200多人,村干部400多人;就地轮训村干部7000多人,农民技术员80多万人次。其次,大力开展科技承包。几年来,先后组织了百万亩种草技术承包,百万亩梯田丰产栽培承包等科技承包项目50多项,先后推广了地膜粮食、两法种田、带状种植,立体农业等增产效果比较明显的适用技术。其中,作为温饱工程的地膜粮食发展到100万亩,由川台地区延伸到海拔2200米左右的高寒阴湿山区。高产带田也由点及面,发展到40万亩。再次,建设县农牧综合服务中心20个,种子“四化一供”体系18个,节水灌溉中心、旱作农业研究中心各1处,并新建和完善了400多个乡农技站,初步形成了县有中心乡有站,村有农民技术员,社有科技示范户的服务网络。秦安等县部分乡村还建立了农民科普协会和各种农业技术专业研究会,有力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十年“两西”建设,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兴西济中、水旱并举的工作思路,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走水路,使戈壁荒滩变绿洲,穷乡僻壤换新颜。全区300多万亩水地,拿回了50%的粮食产量。同时,促进灌区农、林、牧、副和乡镇企业全面发展,为“兴西济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走旱路,兴修三田370万亩,变“三跑田”为“三保田”,使几十万贫困农户衣食有依靠,住行有改观。

另找出路,主要是移民迁入地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组织劳务输出,使大部分迁移户做到了“一年搬家,二三年解决温饱,四五年开始脱贫致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