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两西地区百业待兴:如何制定针对性、易操作的举措?

两西地区百业待兴:如何制定针对性、易操作的举措?

时间:2023-06-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两西建设伊始,中部地区可以说是百废待举,百业待兴,需要干的事很多。如何制定符合“两西”地区实际,针对性强、便于操作的措施事关重大。在1983年12月召开的甘肃省第六次党代表大会上,经过充分酝酿,认真讨论,决定把“三年停止植被破坏,五年解决温饱”作为实现甘肃农业战略转变的第一个战役和近期奋斗目标。这两天我们共同商量的结果是:一个要种草,一个要种树,叫“种草种树,治穷致富”。

两西地区百业待兴:如何制定针对性、易操作的举措?

两西建设伊始,中部地区可以说是百废待举,百业待兴,需要干的事很多。如何制定符合“两西”地区实际,针对性强、便于操作的措施事关重大。在1983年12月召开的甘肃省第六次党代表大会上,经过充分酝酿,认真讨论,决定把“三年停止植被破坏,五年解决温饱”作为实现甘肃农业战略转变的第一个战役和近期奋斗目标。

1983年7月18日到8月5日,原中共中央负责同志来甘肃省检查工作时指出,甘肃省委提出治穷致富的问题,治穷致富的关键在哪里?这两天我们共同商量的结果是:一个要种草,一个要种树,叫“种草种树,治穷致富”。说得更大一点,不仅是治穷致富,还要改造山河。“前天晚上,看了你们一个舞蹈叫《反弹琵琶》,没有粮食你老是抓粮食,总是抓不上去。所以粮食我索性不谈,来个“反弹琵琶”。什么叫“反弹琵琶”?就是把调子变过来,不能老是老办法弹。现在不“弹”粮食,要“弹”种草,“弹”种树,“弹”林业,“弹”牧业。昨天我们编了个顺口溜:甘肃农业要开花,要来它个“反弹琵琶”。“十亩草山两亩林,子子孙孙不再穷”,“两头牲口十只羊,光景一年比一年强”,并提出了“种草种树,发展畜牧是改变甘肃的根本大计”。

继中央负责同志调查之后,省委、省政府的负责同志又进行了深入的调查。通过调查,一致认为,甘肃中部干旱贫困地区实行中央负责同志提出的种草种树、发展牧业的战略转变,任务十分艰巨,需要分阶段、有步骤地进行。这些地方眼下群众生产、生活比较困难,生态环境还在继续恶化,当务之急是要迅速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制止对植被的破坏和解决群众的温饱问题。为此,重点采取了以下几项措施:

第一,狠抓种草种树,探索解决农村能源之路。一是大力种植草木樨。中部地区适宜生长的草种不少,在三年停止破坏,解决农村能源问题中,比较而言草木樨是一种理想的植物。当时,中部地区主要栽植的二年生白花草木樨,第一年每亩可收200~250公斤鲜草;第二年收柴草,一般亩产干柴草350~500公斤,每亩还可收草籽25~50公斤,10~20元的收入。第三年进入轮作期,每亩草木樨根瘤菌固氮7.5~9公斤,相当于40~45公斤硫铵,对培肥地力、轮作倒茬实行有机旱农耕作,都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二是营造以灌木为主的薪炭林。中部地区干旱少雨,水源不足,在干旱、半干旱山区种植乔木效益差,而发展以灌木为主的薪炭林有一定的前景。如永靖县利用梯田地埂,定植红柳,效果较好。通渭县新景乡1974年开始营造以酸刺为主的薪炭林,截至1983年已达1万多亩,户均5.5亩,每年有计划、有组织地采樵,解决了半年多的燃料问题。三是发展沼气,推广太阳灶。沼气不仅能解决部分农村能源问题,而且还可以增加有机质肥料,改善环境卫生。在有条件的地方发展沼气,是一举多得的事。中部地区日照时间长,发展利用太阳能具有一定的优势,可做饭烧水,节约大量柴草。重点在缺燃料严重、群众迫切要求的地方推广使用。四是大力推广省柴节煤灶和节能炕。甘肃“两西”建设开始后,把改灶炕、节柴工作和农村能源建设、实现停止植被破坏紧密结合起来,狠抓省柴改灶炕工作。推广省柴节煤灶,花钱少,见效快,技术简单,是一项群众容易接受、行之有效、节能显著的措施,在解决农村能源问题中,有着突出的作用。各地区改灶工作中,不图形式,讲求实效,严把使用关、质量关,狠抓领导负责、技术培训、典型示范、检查验收等环节,取得了显著成效。

第二,狠抓水利建设,走以水抗旱之路。甘肃之所以长期贫困,最主要的因素是干旱缺水。因此,治土改水就成为改变贫困地区基本条件的首要措施。通过“两西”资金扶持,先后兴建了一批大中型水利项目,如景电二期、引大入秦、兴堡子电灌、西岔电灌、盐环定引黄工程、黑河西总干、草滩庄枢纽、大敦门枢纽、夹山子水库、大野口水库、翟寨子水库及海潮坝水库等,特别是利用黄河的水能发电,以电提水,浇灌旱塬,发展灌溉农业,用“有水走水路”的办法,解决中部沿黄地区群众的吃饭喝水问题。

景泰川电力提水灌溉工程,是一项大型电力提灌工程。因以扬程高、流量大、设备装机最大著称,被列入“中华之最”。这项工程是我国扶贫开发的重点项目和基础设施,也是改变甘肃省中部地区干旱面貌,改善生态环境条件,发展农业生产和多种经营,稳定解决景泰、古浪两县农民温饱的翻身工程。工程总体规划设计提水量28.6秒立方米,装机容量24.87千瓦,发展灌溉面积82万亩。按照省上“自己设计、自己施工、自造设备、自筹资金”的“四自”要求,组织省内10多个单位的800多人现场勘察,用了5个月时间完成勘测,提出了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施工当中,广大建设者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住地窝,啃干粮,顶风沙,冒严寒,风餐露宿,迎难而进,开展了技术革新,推广采用了新技术,加快了工程进度,提高了管理水平。在关键阶段,集中力量打歼灭战,保证了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实现了“两年上水,三年受益,五年建成”的工程建设目标,是甘肃省率先建成的第一个灌溉50万亩的大型电力提灌工程。如今景泰川电力提灌工程已造就了近百万亩的绿洲,镶嵌在腾格里沙漠巴丹吉林沙漠的边缘,发挥出巨大的经济、社会、扶贫、生态效益

兴电工程。兴堡子川,历史上有过靖远东川”粮仓之美誉,在风调雨顺的岁月里,五谷丰登,仓盈囤满,旱作农业一度发达。但是,随着时间推移和气候变迁,由于北部腾格里大沙漠的南侵,自然条件恶化,生态环境失衡,干旱少雨成为农业生产的制约因素,土地荒漠,水源缺乏,粮食产量低而不稳,群众生活非常困难。新中国成立后,尽管人民在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也不断有所改善,但对旱魔的肆虐却束手无策,仍然处于缺水、缺粮、缺菜、缺牲畜草料的“四缺”状况。春天播种的希望,往往变成夏天的惆怅、秋天的泡影。黄河流经靖远县154公里,但千百年来,这里只能眼看黄河水,却难受黄河益。1976年8月,随着“兴电工程”上马的第一声炮在平静的山谷打响,兴建兴堡子川大型引黄提灌工程的序幕拉开了。1983年被列入“两西”农业建设重点基本建设项目后,兴堡子川的建设发展史翻开了新的一页,这使多少代人企盼于水而望水兴叹的困难情景已一去不复返了。兴电工程设计流量为6立方米/秒,加大流量7立方米/秒,总扬程439.8米。主体工程共布设支渠以上渠道40余条、总长230公里。总干渠张家大坝设总分水闸,以东、北两条干渠进入灌区,灌溉16.5万亩。自通水以后,白银市靖远县、平川区和宁夏海原县等共11乡10多万人受益。

“引大入秦工程”。秦王川位于甘肃中部干旱的景泰、皋兰、永登等地的交界处,区内100多万亩平坦土地,千百年来承受干旱与风沙的侵袭,几近荒芜与沙漠化。辖区内30多万人基本属于广种薄收、粗放经营、靠天吃饭的状况,人畜饮水十分困难,农村经济缺少发展后劲。早在1908年,陕甘总督升允组织人马进行秦王川开发的勘察,提出引大通河水,改造秦王川。1986年,甘肃省政府向世界银行申请贷款,修建引大入秦工程。工程建成后,年引水总量4.43亿立方,可保灌86万亩农田和草地;可稳定解决三四十万人的温饱问题;可安置中南部贫困地区移民,有效缓解“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问题;可减轻国家在该地区的负担,每年花在回销粮、救济金、人畜饮水运输费等的款项达700多万元;可与景电工程、西岔工程连为一体,成为黄河上游稳定的产粮基地、农业基地。

第三,狠抓梯田建设,开拓旱作农业之路。“两西”建设中,把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作为农业建设的主旋律,以此为突破口,改变干旱山区农业生产落后的面貌。除了改、扩、新建水利工程,变旱地为水地外,在一些降水量总量能满足旱作农业要求,但无发展灌溉条件的地区,积极兴修梯田,始终把改土造田,提高土壤蓄水能力,以田间雨水集蓄保墒调节年降水与农作物生长需水不符作为雨养农业区改善种植条件,保证农业收成的基本方式之一。历史上,早在420年,就有关于梯田的记载。说明我们的祖先就发现了梯田保水、保土、保肥的优点。保持水土,成为黄土高原人民肩负的历史重任。“两西”建设一开始就提出,在有发展雨养旱作农业潜力的地区,无水走旱路,停止植被破坏,恢复植被,发展雨养农业。中部的庄浪、静宁、秦安、通渭、陇西、定西、会宁南部等县区,年降水一般在350~400毫米,有些地方接近450毫米。有关部门测定,若年均降水在400毫米以上,年内分配与农作物需求相差不远,则基本可满足旱作雨养农业的需求。

庄浪县位于六盘山西,属陇中黄土丘陵沟壑第三副区,葫芦河及其支流庄浪河、水洛河贯穿境内,东部为关山土石山区,西部为丘陵沟壑区,年均降水量500多毫米,其中大部分集中在秋季,且多以暴雨形式出现,往往造成洪水灾害。1982年土壤资源调查结果,全县水土流失面积1440.87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92.8%,年侵蚀总量约1008万吨,相当于在总土地面积上每年剥去表土6毫米,是黄河中游水土流失重点县。在艰难的困境中,庄浪县委、县政府在不断实践、探索的基础上,逐步确立了以梯田建设为突破口,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控制水土流失,彻底改变农业生产条件,发展农业生产,解决群众温饱,振兴农村经济的指导思想。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特别是“三西”建设开始后,国家每年补助资金100多万元,有力地支持了梯田建设。加之干部群众坚持不懈,艰苦奋斗,取得了显著成效。至1992年年底,全县共修成高标准水平梯田69.8万亩,占耕地的74.1%,人均1.91亩,粮田面积全部实现梯田化。梯田建设的蓬勃发展,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给庄浪这块穷乡僻壤带来了无限生机和活力。几十年来,庄浪人民在建设梯田县的思想指引下,不折不挠,顽强奋斗,走出一条靠改土翻身的致富之路,赢得了全国第一个梯田化县的殊荣。

定西县把农田基本建设,小流域治理作为改变农业生产条件、提高粮食产量的根本措施,坚持常抓不懈。把跑土、跑水、跑肥的“三跑田”改造为保土、保水、保肥的“三保田”,教育群众,解决思想问题,不失时机地组织群众兴修梯田。每年利用夏收前、秋收后、封冻前的农闲季节,投入上万劳力,动用架子车、推土机等上山修梯田,把季节性突击与常年性治理修田相结合,做到红旗、标语、人力、领导等“四到现场”,形成声势,扩大影响,提高积极性,把改土造田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

静宁县甘沟乡上岔村6个社、1334人,土地面积1万亩,耕地5000亩,过去干旱、缺雨,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生产条件极为恶劣,粮食产量长期徘徊在亩产40公斤左右,人均纯收入不足80元(1980年不变价)。从70年代起,他们从修田造地入手,修田造地抓根本,综合开发创新路,走上了改变贫穷面貌的“征途”。1983年列入“两西”建设以来,大抓以改变农业生产条件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治理与开发,立足资源优势,发展商品生产,全村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多年来,该村始终把坚持修梯田作为改善生产条件提高粮食产量的根本措施,常抓不懈,连续奋战。统一规划、集中修田,虽然村社领导几次变动,但改变面貌的方向不变,决心不减,一班接着一班干,一班干给一班看。特别是实行生产责任制以后,他们及时研究对策,对规划范围内的坡耕地和“三荒地”,按机动地对待,治理前谁承包、谁经营,治理时无条件交村社按规划方案治理,治理后交户经营,村治社管户使用。同时,推行基建义务工制,依每年需工量,按人按劳摊派,较好地解决了“统”与“分”,“集”与“散”之间的关系,确保了农田基本建设任务的完成。经过多年的苦战,全村共修成高标准梯田4847亩,占耕地面积的96.9%。

环县在山区主攻农田基本建设,修建“三保田”(保水、保土、保肥)。1983年以来,坚持“三集中”(集中领导、集中时间、集中劳动力)、“四统一”(统一规划、统一组织、统一施工、统一标准)的原则,发动群众,开展了大规模的农田基本建设。10年共完成“两西”梯田投资384.5万元,新修梯田19.1万亩,南部山区大部分农户达到了人均2亩基本农田,北部人均1亩以上。演武乡累计新修梯田2.5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40%,户均10.3亩,人均达到2.2亩。1991年该乡粮食总产量达到286万公斤,比1983年增长75%,人均产量265公斤,使农民温饱问题初步得到解决。(www.daowen.com)

第四,狠抓移民搬迁,走异地扶贫的路子。自古农民都爱土,舍弃穷土耕富土。陇中地区干旱少雨,无水缺粮,群众生活疾苦,究其原因,除天时、地利之外,更为突出的问题,就是贫穷伴随着严重的人口超载。“多子多福”这种几千年的封建传统观念在这里根深蒂固,世代沿袭着以家庭为基本生产单位的封闭式农耕经济,一个家庭劳动力的多少强弱直接决定着这个家庭经济生活的好坏,也是这个家庭兴衰的标志。人们追求大家庭,几代同堂的愿望也就异常迫切。“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单一的生活习惯,正好助长了这种传统观念。像有些农民讲的:多养个孩子有啥麻烦,往锅里多添一瓢水、桌上多摆一双筷子就行了。低廉的抚养标准,为一个家庭多生一两个孩子提供了客观条件。又因我国在50年代受错误的人口政策的影响,为陇中地区人口繁衍投放了添加剂。人口密度1983年达到了每平方公里82.2人,是1949年37.6人的两倍多。如按照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地对人口的负荷量的极限分别为每平方公里7人、20人的国际流行标准来衡量,这里已超过极限的数倍,出现“人口严重超载”现象。“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人们不得不承认这个痛苦的现实。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官员看后认为“这里已经不适合人类生存了”。

根据“三西”建设“三条路”的方针,“两西”地区的各级农业建设部门,深入实际,由点到面,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分析认为,甘肃中部20个干旱县(区)的540万农业人口中,大约有160万人可以通过黄河、洮河、渭河两岸的兴修水利和完善过去的水利工程设施,扩大水浇地,旱田变水地,走“水路”脱贫致富;还有320万人依靠流域治理和畜牧业生产、兴修梯田,发展旱作农业,调整农业结构,走“旱路”解决温饱;但还有约占农业人口11%的60万人仍生活在人口负担过重,生态严重破坏,生活难以维持的地区,在当地实在找不到脱贫门路,怎么办?需要另找出路。

出路在何方?路,就在脚下。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研究现状,大家清楚地认识到,如果遵循守旧,让群众死守当地,继续“对穷山恶水开战,向荒山秃岭要粮”,只能使山更秃,水更恶,粮更少,人更穷,备受自然的惩罚。因此,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解放思想,开阔眼界,从长期形成的“固守一方,死守一业”的狭隘的小农经济圈子中跳出来,从实际出发,有领导、有组织地动员组织群众移民,投奔异地去另谋脱贫致富的新路。

在周密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确定移民采取两种基本形式:一是就近移民;一是远距离移民。就近移民,就是从干旱困难山区向本县新开发的引黄灌区迁移。如靖远、景泰、古浪、皋兰、会宁和平川区,这些靠近黄河两岸的县(区),兴建电力提灌工程,增加了灌溉面积,采取县内就近移民形式,从各自干旱困难的山区,分别向兴堡子川、刘川、三场源、景泰川、漫水滩、海子滩、西岔川、白草塬等引黄灌区移民,统一规划建设新的居民点。这种移民离乡不离县,整村整社集中迁移,集中安置,本乡本土的亲邻又在一起,地生人不生,没有远离家乡的“孤独”和“外来户”之感。这种移民安置方式是就地搞水利工程安置自己的移民,利益主体是一个,责、权、利完全统一,有利于工程建设和移民安置,效果好,矛盾少。

远距离移民,就是从中部干旱困难山区向河西走廊灌区移民。如定西、陇西、通渭、榆中、永靖、东乡、静宁等县,由于没有条件新建大中型水利工程,所以就采取向河西迁移的形式。这种方式横跨甘肃东西两地,跨度大,迁出迁入地相隔千里,生产、生活差异较大,问题和困难多,因此,必须由省上主管部门协调,做到安置县和迁出县在利益主体上互惠互利,双方满意。

遵循这两种基本形式,在移民中坚持了“创造条件,合理流动;移民自愿,自主自力;积极稳妥,讲求实效”的原则。要求各地的移民工作者首先要明确移民的合理流向,由贫困地区向条件好的引黄灌区和河西川水地区迁移,坚持自愿原则。凡迁移对象必须自愿申请,经乡政府审查筛选、县政府批准后,才能办理搬迁手续。强调慎重求实的效果,迁移安置先行试点,取得经验,成熟一批、迁移一批,落户一批、巩固一批,扎根一批、脱贫一批;采取灵活多样的做法,在迁移方面,实行组织引导和群众自流相结合;在安置方面,实行挖掘潜力分散落户与开发建设集中落户相结合。其次,要在群众中广泛宣传动员,转变思想观念。俗话说,故土难离,穷家难舍。要让农民离开祖祖辈辈生产、生活的地方,即便是很穷的地方,也非易事。移民刚开始,曾返回原迁出地的一位移民说:“河西地方好虽好,住上一年半载,有吃有喝;但就是住不惯,好像那地方的鸟儿,也没有咱们山区的鸟儿叫得好听。”更有人讲:“河西的路全是平展展的,一眼望不到边,出门看不见山,连走路也走不到尽头,但就是没有咱这山沟沟里安静。”像这些陈腐观念,在中部地区群众中程度不同地普遍存在。为了克服迁出地故土难离、怕到他乡受歧视,背“包袱”、怕麻烦等思想,采用了各种宣传方式,在群众中进行了认真切实的教育,先后总结推广了一批迁移安置好的典型,组织中部干旱地区群众到引黄灌区实地考察、参观、访问,发动脱贫移民给家乡写信,回家乡汇报、现身说教等形式广泛进行宣传,以解除群众的思想顾虑,使移民工作得到了群众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

靖远县刘川灌区的移民绝大多数是由贫困偏僻的曹岘、若笠山区迁来的,世居深山,缺乏商品意识。迁入灌区后,由于交通便利,信息较灵,移民的思想观念逐渐得到了转变。他们捕捉市场信息,不断调整种植结构,经济效益得到成倍增长。1992年,灌区移民采取地膜覆盖法种西瓜、黄河蜜2493亩,亩均收入580元,总收入144.5万元,仅此一项,人均收入超过百元。苏庙移民村有229户1060人,划分承包地1736亩。从1986年起,他们调整产业结构,采用科学种田,1992年,最高亩产小麦达480公斤,玉米700公斤,黄豆160公斤,胡麻200公斤,西瓜6000公斤,黄河蜜3000多公斤;人均纯收入达468.2元,比1982年增长11倍。

景泰县八道泉乡营盘水村,1987年,全村580人举家从山区迁到景电二期灌区。他们在新的生产环境中,转变观念,开阔视野,一改过去死守一业的单一生产经营方式,大力发展工副业。到灌区的第二年,全村就解决了温饱问题。他们除抓好粮食和经济作物外,充分利用本地丰富的石膏矿资源,依托紧靠公路、铁路的优势,先后兴办了石膏矿、石膏粉厂、塑料编织厂、木材加工厂、商场、养猪场、供销公司等村办企业,转移劳动力280多人。1992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达238万元,产粮49.3万公斤,人均纯收入1094元,人均产粮850公斤,5年来共向国家上缴利税22万元,率先走上了致富道路。

会宁县内移民10年来达到0.97万人,其中有81.5%的移民基本解决了温饱。迁到灌区后,部分移民成为当地的种田能手、致富标兵,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科技兴农、综合开发蔚然成风。白草源乡刘村李社移民点,自1984年以来,通过调整种植结构,实施科学种田,大抓副业和劳务输出,发展林果业和养殖业等综合措施,有80%的农户基本解决温饱。现已迁居的村民人人笑逐颜开,个个精神欢畅;家家丰衣足食,户户喜气盈门,都过着安居乐业的新生活。

1986年,刘川灌区移民王振儒一家7口从若笠乡郭湾村迁来,当时划分承包地14亩。来灌区后,王振儒带领全家横下一条心,扎根灌区,艰辛劳动,挖高垫低,改造沙地。功夫不负有心人,经几年的努力,采用科学种田,多方创收,他家成为远近闻名的万元户。1991年,粮食种植面积13亩,小麦收获1750公斤,玉米1800公斤,黄豆1500公斤,胡麻籽800公斤,豌豆350公斤,年副业收入2.6万元。如今,家里有大客车1辆、摩托车1辆,还办起了小卖部和米面加工厂,自费拉农电线路1.5公里,解决了当地100多户移民照明困难。他在总结经验时谈了三条:一是要扎下根来;二是要能吃苦;三是要科学种田。正是这三条经验,使他一家经过几年的辛勤劳动,奔上了致富道路。

实践证明,广大移民来到灌区后,彻底改变了过去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生产、生活等客观条件的改变,使他们增强了信心,看到了希望,调动了群众发展生产的积极性,通过自身的艰苦努力,逐渐变为今日的温饱户、致富户,同时他们的勤奋努力又使灌区的综合效益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