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澳门入境政策:回归祖国后的变化和加强

澳门入境政策:回归祖国后的变化和加强

时间:2023-06-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对澳门的管治的一些方面还有所加强。总的来看,澳门的入境政策一度曾是不断松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和初期,内地前往澳门并没有限制,自1951年实行申办《出入通行证》才开始进行管制。(三)回归祖国之后尽管1999年澳门回归中国后,内地居民前往澳门更加方便,但澳门是一个高福利的地区,其移民政策也相对严苛。

澳门入境政策:回归祖国后的变化和加强

以1999年澳门回归为临界点,澳门劳务移民社会治理态势分成两个差异较大的阶段,前一阶段又分成清朝统治澳门时期和葡萄牙人统治澳门时期,后一阶段则随着澳门回归加快了澳门与大陆的紧密联系。

(一)殖民统治之前

在葡萄牙人夺取澳门之前,清朝政府采取了限制葡人的移民治理政策。鸦片战争前,澳门是中国唯一一个对外开放的地区,内地与澳门之间并不存在着出入限制。直至16世纪中期,葡萄牙人从当时的广东地方政府争取到澳门正式居住权,成为第一批进入中国长期居住的欧洲人,但是作为外来移民,在刚登陆澳门时,明朝政府对于葡萄牙人的居住区域做出了规定,葡萄牙移民被限定居住在澳门南部。康乾盛世时的清王朝仍继承明朝旧制,坚持对澳门行使完全的主权和治权。在对澳门的管治的一些方面还有所加强。乾隆八年,增设比县丞级别更高的广州府海防军务同知一职,专责澳门事务,首任海防同知印光任制定了澳门葡萄牙人和外船进出澳门港口必须遵守的规定。

(二)殖民统治时期

1887年12月1日,葡萄牙与清朝政府签订《中葡会议草约》和《中葡和好通商条约》,正式通过外交文书的手续占领澳门并将此辟为殖民地。总的来看,澳门的入境政策一度曾是不断松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和初期,内地前往澳门并没有限制,自1951年实行申办《出入通行证》才开始进行管制。澳门回归前,由葡萄牙政府负责出入境管理,此时的政策一直较为严格,对内地居民赴澳学习、探亲、移民等各种入境情况都做了详细的规定,并由内地公安机关对赴澳的居民进行受理。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内地经济建设速度加快,内地与港澳地区的交流越来越多。1998年内地公安机关开始受理内地居民赴港澳商务申请,并实行限额审批,形成了由公安机关直接受理内地居民赴港澳的定居、探亲、商务、旅游、留学的操作办法。

(三)回归祖国之后

尽管1999年澳门回归中国后,内地居民前往澳门更加方便,但澳门是一个高福利的地区,其移民政策也相对严苛。移民澳门的难度甚至高过香港的优才计划和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地的技术移民。对于劳务移民在工作方面的管理,澳门《就业政策及劳工权利纲要法》规定,所有劳工不管年龄、性别、种族、国籍或来自何地区,有权按照数量、性质和质量的工作,收取回报;在相同工作或相同价值之间,收取相同工资;在卫生和安全条件下工作;获得疾病援助;恪守每日工作时间的极限,每周休息和有薪定期假期以及收取公众假期的报酬;可以加入代表其利益的社团。尽管澳门对劳务移民在就业方面的权利给予了法律保障,但在从事劳动方面,澳门政府还是将劳务移民与本地居民区别对待。除此之外,与香港一样,澳门对于新定居的移民也存在区别对待的情况。

【注释】

[1]余秋雨.艺术创造工程[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18.

[2]有学者曾根据主流移民特征的变化,将中国移民史分为四个时期:先秦黄河中下游多向移民期、秦统一到两宋从黄河中下游向长江中下游的由北向南移民期、元明清长江流域由东向西移民期、近代沿边多方向移民期,并认为中国现代人口分布的格局就是这四个时期依次展开的产物,主流移民特征的变化与地区开发重点的转移互为因果。参见张国雄.中国历史上移民的主要流向和分期[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2):98-107.

[3]刘小敏等.流动人口学[M].广州:中国出版集团·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170.

[4]葛剑雄.中国人口发展史[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107.

[5]朱绍侯.中国古代史(上册)[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79:272.

[6]葛剑雄.西汉人口地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34.

[7]“五胡十六国”是指自西晋末年到北魏统一北方期间,曾在中国北部境内建立政权的五个北方民族及其所建立的政权。五胡指匈奴、鲜卑、羯、氐、羌;十六国指前凉、后凉、南凉、西凉、北凉、前赵、后赵、前秦、后秦、西秦、前燕、后燕、南燕、北燕、夏、成汉。“十六国”只是一个习惯性的统称,因北魏史官崔鸿写下《十六国春秋》而得名。实际上,当时北方建立政权的还有仇池、代国、高句丽、冉魏、西燕、吐谷浑、西蜀和翟魏等,远不止十六国。

[8]马岚.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移原因简析[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1-10.

[9]“五代十国”是对唐朝灭亡到宋朝建立之间的政权的统称。“五代”是指907年唐朝灭亡后依次更替的位于中原地区的五个政权,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与后周;“十国”则是指唐末、五代及宋初在中原政权之外存在的割据政权,即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

[10]张国雄.中国历史上移民的主要流向和分期[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2):98—107.(www.daowen.com)

[11]吴松弟.北方移民与南宋社会变迁[M].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136.

[12]李奉先.大发现:明朝拥有27个世界第一[EB/OL].凤凰网,http://blog.ifeng.com/article/29587252.html,2013-8-9.

[13]因“蹚古道”一直延续到清末民初,近年来,有学者把“蹚古道”和肇始于鸦片战争时期的“赴金山”以及过去习惯性称之为近代三大移民潮的“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一起,统称为近代中国的五大移民潮。

[14]广义的“下南洋”,泛指中国历史上所有从中国大陆出发向今东南亚地区流动迁移的移民运动,上可追溯到汉代,下可延伸到现在。 狭义的“下南洋”,主要指明末清初清代末年从中国大陆福建、广东等地出发向今东南亚地区流动迁移的移民运动 , 在 1840 年鸦片战争之后规模日益扩大。 正是从狭义上理解 ,学界长期以来把“下南洋”与“闯关东”“走西口”并称为近代中国的三大移民潮 。

[15]“闯关东”也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闯关东”泛指有史以来山海关以内地区的民众出关谋生,狭义的“闯关东”仅是指从清朝顺治年间到中华民国这个历史时期内,山东百姓去关东谋生的历史,尤以近代为甚。 正是从狭义上说,学界长期以来把“闯关东”与“走西口”“下南洋”并称为近代中国的三大移民潮。

[16]这可以说是近代“走西口”的序幕或前奏曲。

[17]王丕屹,鄢云.旧金山华人的160年奋斗历程[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10-12(6).

[18]姜涛.中国近代人口史[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358.

[19]参见(1)张高峰.豫灾实录[N].大公报,1943-2-1(2);(2)德州晚报记者.1942年,河南大灾荒饿死300万人[N].德州晚报,2012-8-19(11);(3)河南商报记者.饥荒死亡的冰冷数字[N].河南商报,2012-11-22(B09).

[20]姜涛.中国近代人口史[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358.

[21]李洁.民国时期新疆汉族移民探析[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9(4):126-139.

[22]佟新.人口社会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16-117.

[23]“上山下乡”运动指的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政府组织大量城市知识青年离开城市,到农村定居和劳动的政治运动。

[24]蔡艺峰,海诗洋.新娘移民生存困境探究[J].决策与信息(下旬刊),2012(5):43-46.

[25]新华社记者.台湾将放宽大陆白领赴台工作[N].北京晨报,2013-3-9(A12).

[26]李若建.中国大陆迁入香港的人口研究[J].人口与经济,1997(2):24-2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