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在历史上称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之后,中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逐步解体,中国市场卷入资本主义市场,外国资本主义、民族资本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发展带动了人口的迁移。下面从三种不同的移民类型归纳这一时期劳务移民社会治理的嬗变情况。
(一)战争逃荒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内劳务移民的流动迁移非常频繁,其流动迁移方向受战争和自然灾害的影响很大,经常变革,难以精确描述。大量频繁的流动迁移,以河南人的大逃荒较为典型。1942年夏到1943年春,河南发生大旱灾,夏秋两季大部绝收。大旱之后,又遇蝗灾。饥荒遍及全省110个县。据估计,当时河南省有300万人饿死,另有300万人西出潼关做流民,沿途饿死、病死、扒火车挤踩摔(天冷手僵从车顶上摔下来)等死者无数[19]。当年的大逃荒,只有极少数往北边、南边逃,大部分都是顺着陇海铁路,西逃陕西。宋致新出版的学术著作《1942:河南大饥荒》、吴文莉创作的长篇小说《叶落长安》和冯小刚导演的电影《一九四二》,都是讲述河南人逃荒的故事。
(二)边境迁移(www.daowen.com)
明末清初以来特别是清末以来以“闯关东”“走西口”为标志等人口迁移仍在持续。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迁往东北的移民比清末有增无减,并向北部的吉林、黑龙江扩展。从1923至1930年的八年中,迁移到东北三省的人口就有300万。东三省的总人口由1921年的2315万上升至1930年的2919万。[20]“走西口”移民的规模虽然不大,但依然存在迁移惯性。此外,民国时期迁入新疆的汉族移民也有约30万人,主要是屯田和经商形式的经济型移民、党派成员和由于主政者偏好形成的政治型移民以及军事型移民三大类型。[21]边境移民对于加速东北、内蒙古、新疆等经济社会发展、促进汉族移民与当地少数民族文化的融合及多元文化的构建、巩固边疆稳定均起了重要作用。
(三)跨国迁移
由于战争频仍,社会极不安定,加之干旱和台风等自然灾害,福建、广东等地的中国人继续大量迁移到东南亚;也有部分国人,凭借业已形成的海外关系躲避战争,以滚雪球的方式移民欧美、东瀛等地。与此同时,外国移民移入中国的现象也伴随着殖民统治而出现。20世纪30至40年代,日本曾向东北地区派遣所谓开拓团(也称拓殖团),妄图通过移民将中国东北变成日本永久占领地。为把东北建成其物质供应基地,日本还有组织、有计划地把老殖民地朝鲜的农民驱赶到新殖民地即中国东北地区。从1931至1945年,迁入中国的朝鲜劳务移民史无前例地大量增加。抗战胜利后,大量移民中国的日本移民和朝鲜移民仍然留在了中国。不过,由于战争的影响,这一时期中国劳务移民移出移入的翔实数据比较缺乏,当下中国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跨国移民的研究还有待深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