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至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前,在历史上称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年后,西方资本主义用坚船利炮敲开了中国的大门。在惨遭西方凌辱的同时,中国也出现了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特别是近代民族工业的崛起。这就为农村人口流向城市成为劳务移民提供了条件。
(一)鸦片战争时期
所谓鸦片战争时期,大抵是指1840至1860年两次鸦片战争之间的这一历史时期。其中第一次鸦片战争是1840至1842年英国发动的对华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是1856至1860年英、法在俄、美支持下联合发动的侵华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揭开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态的序幕,从此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军事等诸多方面都受制于西方列强。这次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被迫开放诸多沿海城市,大量西方殖民者的入侵,中国成为其资本主义发展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中国传统的资本主义雇佣关系受到外来的强大干预后垂垂欲坠,西方侵略者在沿海开放地区大量开办工厂,大量的破产的小作坊者自然成为工厂的雇工,大量廉价的劳动力也更加吸引侵略者在中国投资办厂和销售产品。同时,清政府为了赔款加剧剥削民众,加之政治的腐败和自然灾害,破产农民大量迁移并且爆发了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农民起义——太平天国运动。起义波及长江、黄河流域的诸多省份,尤其对长江中下游地区影响深远,致使江苏、浙江、江西、安徽等地区几千万人口的死亡。当时中国南方的战乱,使得更多的民众向东南沿海地区的迁移。值得一提的是,1848年美国旧金山发现金矿后,曾有许多中国劳务移民作为契约劳工前往旧金山挖金矿、修铁路,即启动了今人称之为“赴金山”的近代中国海外移民大潮。[17]
(二)洋务运动时期(www.daowen.com)
洋务运动是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洋务派所进行的一场引进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维护封建统治的自强、求富运动。当时官僚资本主义和民族资本主义大量兴办实业,例如李鸿章开办的江南制造总局,张之洞兴办了一系列的工厂,如汉阳铁厂、汉阳枪炮厂等,这些都采用了国外同期最先进的技术,其规模、效益在当时的亚洲都首屈一指,堪称中国最早的现代工业的雏形。陆续兴办的各类工矿企业吸收了大量破产的农民和手工业者,中国劳务移民日渐增多。之后,虽洋务运动失败,但兴办实业开办工厂并没有受到大的影响,民族工商业、官僚资本、外国资本在沿海地区及各大城市开办更多的工厂。开办企业需要雇佣更多的劳工,因此大量农民开始涌入城市进入工厂做工,大工业生产为后来工人阶级的形成和中国共产党的产生发展奠定群众基础,同时也导致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务工性、自愿性劳动移民数量达到空前的规模。
(三)清末民初时期
清末民初时期,这里是指从1900年庚子事变开始,经清末新政、辛亥革命、“中华民国”成立,到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前的历史时期。早在1877年至1875年山西等省连年大旱之后,就有成千上万的汉族劳务移民便开始涌入蒙古草原归化城、土默特、察哈尔和鄂尔多斯等地谋生,史称“走西口”。到清末清廷在全国实施新政时,对口外蒙古地区开禁放垦。哲里木盟(现通辽市)首先设局招垦,后套地区迅速跟上,山西、陕西、河北等省的汉族劳务移民更大规模地携家带口迁往口外。但由于蒙古地区反汉族移民的抗垦运动及自然条件限制等原因,“走西口”的移民规模比“闯关东”的要小得多。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沙俄轻易地割占了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的大片土地,清廷内外出现了移民实边的议论,封禁政策渐渐放松。光绪时,东三省(辽宁、吉林、黑龙江)全部开禁,内地移民涌向关外,东北地区的人口迅速增加。1907年,东三省的人口已达1445万,四年之后的1911年又增至1841万人。[18]此外,继“赴金山”劳务移民大潮之后,随着许多地方限制华人入境,近代华人远涉重洋到国外的劳务移民现象开始减缓。但1904年英国与清政府议定《保工章程条约》后,曾从烟台、秦皇岛等地招聘劳务移民前往南非;1903至1912年,德国从广州、青岛招华工去它在南太平洋的殖民地西萨摩亚;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法、俄还曾在中国招募华工到欧洲战场作后勤劳务,一部分人去法国殖民地摩洛哥、阿尔及利亚从事农业生产,一部分人去工厂劳动,还有的去乌克兰、顿巴斯的矿井挖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