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秦之前的劳务移民治理与奴隶社会管辖

秦之前的劳务移民治理与奴隶社会管辖

时间:2023-06-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秦统一中国前即先秦时期的劳务移民治理,主要研究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之前原始社会、奴隶社会的劳务移民及其治理情况。(二)从夏商到西周中国的奴隶社会始于公元前21世纪夏朝的建立。统治者通过分封制扩大了统治版图,并将人口按照国家意志扩散迁移。由于军事、政治等因素,造成各民族频繁迁徙。

秦之前的劳务移民治理与奴隶社会管辖

秦统一中国前即先秦时期的劳务移民治理,主要研究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之前原始社会、奴隶社会的劳务移民及其治理情况。根据文字记载情况,又可以细分为无文字记载的上古神话时代和有文字记载的夏商周时期,其中周朝又分成西周和东周春秋战国)两个阶段,西周、东周分开论述。

(一)上古神话时代

从云南发现的“元谋人”来看,中华大地上的人口流动至少已有170万年的历史[3]在神话传说中,中华民族都是炎黄子孙,炎帝黄帝应该已是原始社会后期的人物。据说,炎帝、黄帝是上古神话时代原始社会后期中华大地上两个大部落联盟的首领,曾经结盟共抗蚩尤,蚩尤战亡后,黄帝打败炎帝,形成了北方统一的部落联盟。炎帝黄帝之后,传说黄河流域先后出现了尧、舜、禹三位精明能干的部落联盟首领。在没有文字记载的上古神话时代,中国劳务移民的流动迁移只能通过现今对原有某些居住遗址的后期考察得知。从这些遗址已经出土的文物来看,在中华大地上,由于水产力水平极其低下,为求取生存或躲避自然灾害以及其他因素对生命的伤害,上古神话时代的劳务移民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人们居无定所,在山林、野地、沼泽间以个体或伙伴式群体的方式流动,采集和狩猎食物;二是人们以血缘关系结成部落或部落联盟,逐水草而居采集和狩猎食物,但仍不排除在各种因素作用下发生的部落或部落联盟的游牧式流动与迁移。

(二)从夏商到西周(www.daowen.com)

中国的奴隶社会始于公元前21世纪夏朝的建立。夏末,不窋之孙公刘为躲避夏桀,带领部族成员迁居到豳地,治理田亩,种植粮食,生产逐渐有了剩余。商朝建立后,黄河中下游地区除活跃着以农业为主的华夏族外,还分布着以游牧、渔猎为主的戎狄和夷族,他们受黄河水患等因素影响曾多次进行迁移。商朝曾屡次迁都,迁徙地都在黄河下游。国家都城的迁移,当然伴随着大量劳务移民的迁移。公元前1046年至前771年称为西周时期。西周分封制的推行,使得汉人从某种意义上第一次发生大范围内的迁移扩散。西周初期的分封是以集团性迁移为基础的,人口迁移大多具有一定的规模。统治者通过分封制扩大了统治版图,并将人口按照国家意志扩散迁移。这客观上促进了偏远地区的开发,为各地区的发展奠定基础,但也为后来战国时期逐鹿中原埋下伏笔。周幽王时期,西边的犬戎攻破镐京;周平王东迁洛邑,中原汉人整体性随之东迁,西方少数民族也随之东迁。诸侯王分封制下人口在全国范围内的迁移,诸侯王因地区政策、人口数量、地理环境不同而产生的实力强弱的差别,奠定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乱纷争的格局。

(三)春秋战国时期

从公元前770年至前221年为东周时期,即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的激烈的战争和兼并,使许多人不得不去躲避或流亡,迁移到别的地方定居。春秋期间,各少数民族深入华夏族区域,而华夏族又散居到各少数民族区域,形成犬牙交错的杂居局面,打破了原来各族间的地域界限。由于军事政治等因素,造成各民族频繁迁徙。如戎狄有往东、往东南迁徙之趋势,甚至在东周附近的伊川也能见到戎人。各族杂居有利于经济文化交流和融合。北方民族游牧技术,南方冶铸青铜、制造漆器技术,以及东方种植的戎菽(大豆的一种)等,也都传播到中原地区。战国时期,大约有二千万人口,分布在北起阴山和辽河下游、辽东半岛,东至于海,南到南岭山脉,西抵今陕西北部、甘肃洮河、四川盆地和湖南西部这样辽阔的土地上。[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