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日利亚现在是非洲人口最多的国家。2013年,尼日利亚国内生产总值超过了5000亿美元,一举超越南非,成为非洲第一大经济体、世界上第26大经济体。[13]尼日利亚城市化的进程很快,大量劳务移民流入城市居住和工作,成为国家主要的经济动力和财富来源。如何对劳务移民社会进行治理,是尼日利亚政府一直以来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
(一)起步阶段
尼日利亚联邦共和国1963年成立。此后由于死亡率尤其是婴儿死亡率的下降,人口迅速增加。1973年,尼日利亚成立了人口委员会,但在控制人口出生与流动等方面并未采取积极措施。1981年,尼日利亚《国家教育政策》规定,要使个人成为一个全面有用的公民,并使全国公民在初等、中等和高等的正规学校系统内外享受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强调要解决正规教育系统内的性别不平等问题,鼓励家长送女孩上学。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巴班吉达军政府统治尼日利亚,法令曾规定每个妇女最多只能生四个孩子。然而,由于不同社会阶层的普遍反对,这项政策以失败告终。[14]因为没有限制人口的出生及其流动与迁移,到20世纪80年代末,尼日利亚的人口比较联邦共和国成立时翻了一番,而且将近一半的尼日利亚人都生活在城市中。尽管人口压力很大,但政府仍不遗余力地依靠宪法和法律来保障劳务移民接受教育培训的公共性、平等性和福利性。
(二)发展阶段(www.daowen.com)
20世纪90年代,尼日利亚的劳务移民治理主要致力于缓解居高不下的就业压力,努力保障国内普通劳动力就业。在国家教育政策修订中,政府都一再重申了要确保国民获得平等的教育机会。1999年通过的新宪法规定,政府确保为全体国民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积极致力于消除文盲、实施免费的成人识字项目。在外籍劳工社会治理方面,尼日利亚始终坚持配额管理制度,该制度适用于在尼日利亚从事商业投资活动的企业,包括本国企业、合资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但尼日利亚的教育机构、大学、政府公司及联邦或州政府参股的企业不受此配额制度的限制。同时,尼日利亚移民法规定:凡有不良记录、从事损害尼日利亚利益或从事有损本国人商业活动之人均不得在尼日利亚工作。尼日利亚内政部下属的移民局负责外籍劳务人员工作配额管理,发放工作许可和签证,并不定期对在尼从事出国劳务的外籍人员进行检查。上述外籍劳工社会治理制度一直延续至今。
(三)当下状况
21世纪以来,尼日利亚的人口早已呈现高度聚集化,然而却严重缺乏基础设施的支持,如此迅猛的增长率将使该国不堪重负。此外,劳务移民的现状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其中包括女性劳务移民的增加,而且她们中的很大一部分是独立于家庭之外的迁移。不仅在国内,尼日利亚的国境线也不能限制妇女劳务移民的流动。这种新现象标志着性别角色的转换,自然,尼日利亚政府也出台了一些保护妇女劳务移民迁移的政策措施。此外,针对人才流失的情况,尼日利亚政府除了投资扩大高等教育外,也在不断地增加工作岗位,完善奖惩机制。到2012年,至少有24个城市人口在10万人以上,这使该国众多城市显得拥挤不堪。此外,还有数百万尼日利亚人生活在海外,例如在英国就有上百万人[1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