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劳务移民的主要流动方向是北部间移民、北越到南越移民和南部间移民三种,主要流向大城市、工业园区和出口加工区。[4]作为东南亚地区重要的社会主义国家,越南的劳务移民社会治理也呈现出自己的特点。
(一)起步阶段
1945年至20世纪80年代是越南劳务移民治理逐渐开始的阶段。越南民主共和国1945年八月革命以后成立,1976年改名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1986年,越南开始施行革新开放政策,这个时期农村人口开始向城市流动。劳务移民的流动形式有两种:一是政府进行有组织的移民,主要是把人多地少的一部分平原地区的农业人口,向人口稀少且尚未开发的西部高原地区移民,建立新经济区;二是自发地向西原地区移民。由于自发移民到西原地区后随意烧山毁林,破坏环境,越南政府于20世纪90年代初停止了向西原地区的自由移民。
(二)发展阶段
20世纪90年代,越南劳务移民治理进入了发展阶段。随着越南经济改革取得明显成效和政策放开,从90年代初开始,越南农村人口开始大批涌向城市,主要是胡志明市、河内市、海防市及全国五十多个省会城市。[5](www.daowen.com)
总体来看,越南城市化水平不到35%,年均城市人口增长率为3.4%,其中增长率最高的是河内和胡志明市。[6]这两个地区交通便利,经济文化发展水平高,产业关联度高,是越南两大城市群和工业集中区的中心,是劳务移民聚居的首选地区。不过,这两个发展相对比较好的城市,也存在人口迅速膨胀、缺乏科学规划等问题。快速的城市化同样给河内和胡志明市的劳务移民社会治理带来了挑战,比如空气质量较差、交通拥堵频繁、城市管理能力低下等。
(三)成熟阶段
步入21世纪以来,越南各级政府开始逐渐意识到城市化进程中的人口无序流动亟需治理,如众多繁杂无序的“摩托车大军”,以及许多流浪在街头而无所事事的中青年。针对这些薄弱环节,越南政府开始重视人力资源开发,继续推进土地改革,完善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引入信息化手段支撑城市劳务移民的综合治理。但是,当地政府在解决结构性和包容性问题上还缺乏有效应对,一些还涉及深层次矛盾。比如,失业率偏高表面上是就业机会的供给不足,内在也有供需不匹配、教育脱离实际等原因;再如,大量外来人口涌入河内、胡志明市,资源过度集中也造成与其他城市差距日益拉大,可能进一步导致不同收入的移民与原有城市居民的社会空间分隔和阶层分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