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劳务移民的社会治理在亚洲后发国家中具有相当的代表性。在印度,流动人口群体主要是劳务移民(即中国常说的农民工),他们没有自己的组织,要保护其权益是一项非常困难的工作。印度政府主要通过立法来规范农民工的就业和服务条件,从而达到对劳务移民进行社会治理的目的。下面研究印度劳务移民治理沿革。
(一)起步阶段
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劳务移民古已有之。当代意义的劳务移民社会治理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至70年代可称之为印度劳务移民治理的起始阶段。在独立之初,印度城市化率低下,1950年仅为17.4%,与同时代城市化率仅为12.3%的中国十分相近。但是,印度一直实行民主自由的人口迁徙政策,人民自主流动的权利在印度不仅没有限制而且还受到法律的保护。在充分的流动自由下,他们不需要暂住证,也没有户籍制度,可以在国内任何地方打工,甚至可以在任何繁华地带支个棚户作为落脚的家。不过,由于印度城市基础设施薄弱,城乡人口自由流动也导致了大城市的人口无限膨胀。[2]
1950年制定的《印度宪法》,明确规定国家应特别关心并促进低弱阶层的教育经济利益。20世纪60年代以后,印度开始注重农业科技教育,建立了一套农业教育体系和职业培训网,为劳务移民就业提供必要的知识和熟练的培训技能,同时对劳务移民进行农业技术推广教育。印度政府还特别重视对劳务移民教育培训的立法保障。
(二)发展阶段
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末,印度劳务移民治理开始进一步推进。印度的农业主管部门配合农业开发工作的推进,先后制订了国家农村就业与保证计划、国家培训农村青年自谋职业计划和农村无地农民就业保证计划等推进农村劳动力素质提高的培训计划,同时,还特别为妇女制订了增加就业和自谋职业的计划。(www.daowen.com)
1979年,印度政府通过《邦之间流动工农民工(就业规定和服务条件)法案》,规定邦之间流动的劳务移民的工资,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法案》规定的标准;工资应该以现金的方式支付;在招聘或者找人替代邦之间劳务移民的情况下,雇主应付给他们月工资的50%,这笔工资是不可返回的,而且应该是其工资或其他款项的额外支付;邦之间流动的劳务移民从本邦的居住地到其他邦的工作地所花费的路费,雇主应该予以补助,数额不低于交通费的票价,劳务移民在此期间应享有与工作时一样的工资[3]。1986年,印度议会通过了对《国家教育政策》的审议,该项法案是改革、发展印度教育事业的纲领性文件,是劳务移民教育培训的基本法。
(三)成熟阶段
20世纪90年代至今,印度劳务移民治理开始全面推进,日趋成熟。首先表现在印度政府愈加重视劳务移民的人力资源开发和人力资本提升。为保证和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1992年印度政府对《国家教育政策》进行了修改,规定在全国实行统一的教育体制,明确提出了人人享有受教育的权利,2006年印度又通过了《全国农村就业保障法案》。2003年,印度政府还起草了一份议案,其中,政府承诺给劳务移民提供一定的社会保障和福利措施,包括医疗、疾病补助金、工伤救济金、伤残补助、老年补助(包括养老金)等措施。
与此同时,印度设立了健全的有关劳务移民教育培训的机构。在印度,一般对劳务移民进行教育培训的各种项目由联邦中央政府农村职业教育发展部设立并负责实施。印度政府非常重视扫盲工作,尤其是针对成年劳务移民的扫盲计划,为此中央政府成立了国家成人教育委员会,各邦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在印度,几乎每一个邦都有一所农业大学,几乎每所农业大学都设有负责推广的机构,该机构主要任务涉及将收集、整理的科研成果传播给劳务移民,将编写的情报资料和辅导教材提供给他们学习,并提供咨询等服务。有些农业大学还通过举办专题性的讲座、组织劳务移民参观等方式推广农业取得的最新技术。印度农业职业教育学校专门负责培养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等中初级农业人才,其录取对象包括农村青年。在农业职业教育学校表现特别优秀的学生,毕业后如果自己愿意,还可以进入本科大学深造。此外,印度政府还充分发挥尼赫鲁青年中心、农村农民青年中心等社会团体以及在校大学生的作用,为劳务移民提供全面的职业教育培训。长此以往,以农民工为主要组成部分的劳务移民也获得了充分的教育,从而为劳务移民的社会治理提供了知识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