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经济学的发展过程经历了三次集中大讨论。第一次大讨论源于“凯恩斯—丁伯根之争”(Keynes,1939;1940;Tinbergen,1940),解决了计量经济学“回归”分析的概率论基础问题,自此,计量经济学逐渐成为经济学研究的主流方法。第二次大讨论源于对考尔斯委员会(Cowels Commission)大规模联立方程组宏观计量经济学模型的质疑,Sims(1980)对所施加的外部约束条件的可靠性提出了质疑,并基于时间序列的相关理论将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引入宏观经济学。Black(1982)以及Pratt&Schlaifer(1984)等批判了将回归模型的相关关系作为对因果关系的解释。这场关于数据与模型结合问题的讨论,确立了数据关系的导向性问题,理论计量经济学进入“百花齐放”的关键阶段。Heckman(2001)发现理论计量越来越复杂而应用计量在某些领域却变得越来越简单,因此需正视理论计量研究与经验研究之间的鸿沟。如何保证计量经济学方法应用研究结论的科学性和可靠性,更加合理设定模型和有效识别因果关系成为第三次“可信性革命”的主要论题。由于统计推断(Statistical Inference)往往很少给出因果关系的相关结论,目前,经济学的经验研究范式(Paradigm)正处于从统计推断向因果推断(Causal Inference)转变的过程。具体地,“可信性革命”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强调设计,以随机化实验作为研究设计的基础,对潜在结果直接进行建模,而不是对观测结果进行建模,将潜在结果和分配机制分离开来,通过科学的设计,让数据自动呈现因果效应,尽量避免有关函数形式和模型设定这种假设因素,这与传统计量经济学学派形成清晰的差别。引领经济学经验研究“可信性革命”的代表人物包括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David Card、普林斯顿大学的Alan Krueger、斯坦福大学的Guido Imbens、麻省理工学院的Joshua Angrist、哈佛大学的Alberto Abadie等等,通常称之为计量经济学的实验学派。(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