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企业管理:迷失的方向

企业管理:迷失的方向

时间:2023-06-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企业管理现状却恰恰相反,大多数企业的管理技术相对滞后,部分企业甚至认为人工智能会导致大规模的员工被裁减,不利于企业的稳定发展等。

企业管理:迷失的方向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信息技术发展进入新的阶段,智慧地球、智慧城市、智能工厂、智能制造等概念不断被提出并付诸实践,使得企业所处的环境也发生根本的变化,传统的企业运行规则已不再适用,企业创造价值的方式已经发生变化。自进入“互联网+”时代以来,企业管理领域出现了许多新的概念和理论,如聚合组织、价值再造、企业技术创新,以及最近受到广泛关注的供应链管理概念,这些概念和理论正在改变人们传统的生产概念,并已经渗透到企业的技术与设备、人员与组织、策略与管理等各方面,但面对越来越猛烈的时代变革,企业管理在技术应用、员工发展和管理变革的三个方面依旧充满挑战。

1.技术应用问题暴露

在大数据时代,企业管理人员需要充分挖掘大数据中所蕴含的价值,并将其转化成企业管理的有效资源,由此制定更准确的决策,为企业发展带来持续不断的竞争力。但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作为一项新技术,与其相关的诸多方面还不够成熟。

(1)企业数据孤岛问题

通过近年来企业信息化、智能化的建设发展,大多数企业在生产流程、专业管控等领域已实现数字化的运营管理模式。但现阶段的实践情况表明,企业现阶段的数字化流程仅能处理结构化数据,也就是传统的生产流程数字化,而对于半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的处理技术尚不成熟,因此现有的生产流程数字化在面对突发的外部介入因素时也就只是数据化的呆板应用;同时我们也注意到,企业的数据信息大多以流程分类、专业分类、应用分类等方式存在,并存储在多个业务数据库中,各分类和数据库之间很难做到共享和关联,使得企业不具备跨专业平台、多应用场景、全流程数据的互联互通能力;此外,人工智能是大数据时代的核心技术,其不均一的普及程度也造成社会行业之间的数据孤岛,人工智能技术目前只在与IT关联较为密切的行业(金融电信、网络、电子商务等)中有所应用,对于广大的制造业企业来说其应用还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2)企业信息碎片问题

“互联网+”的时代变革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之上,信息或者知识已成为比有形资源更为宝贵的生产要素,正确及时的信息或知识投入,能在减少劳动力的需求、降低库存、节约能源的同时,创造更多的财富。但传统企业的科层制管理体系及庞大的规模、复杂的部门、专业的分工,不自然地使企业信息形成碎片化分割,不同部门的配合也越发困难。互联网时代的市场、技术等需求的迅速变化,导致传统企业的科层制管理组织模式日益暴露弊端,科层制管理组织所强调的稳定、连贯、控制等管理要素与现今的环境格格不入,尤其是其管理组织所实行的多层次、按功能分工,割断了企业业务流程各阶段的信息联系,各信息碎片仅局限于相关范围之内,导致下级无法做出决策,而高层管理者又不能及时决断,企业就会丧失很多机会。

(3)企业系统隔离问题

传统的科层制管理组织制度,基本依赖行政手段实行自上而下的集权管理,即按既定的指令,以行政手段去执行和完成既定的任务。这种管理模式是指令性的、内向的:下级对上级下达的指令无条件接受,以内部生产为导向。在这种管理模式中,企业被严重地系统分隔,经验和知识在横向和纵向层面均不能共享,员工被置于服从和执行的地位,自主性和创造性因受到系统隔离后形成的天花板效应而难以得到发挥。

首先,企业系统的隔离,导致企业运作系统的阻断。高度竞争的市场环境要求企业必须具有按市场需求适时生产不同数量、不同质量的产品柔性,提高产品质量和产量的可预测性,提高产品交货的快速性和满足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但目前企业的生产运行管理主要强调稳定、均衡的大批量生产,在面对多变的“互联网+”时则显得无所适从。

其次,企业系统的隔离,阻碍企业组织系统的改善和员工素质的提高。我国制造企业生产运作系统的自动化水平较高,许多企业的设备、工艺技术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但在面对国内外同类企业时仍缺乏有效的市场竞争能力,显然差距在于企业组织和员工素质等方面。当前,企业竞争的基础已由物转移到人,技术、设备可以在市场上买到,但独具特色的组织模式却不能复制,组织与高素质的员工已日益成为企业成功的法宝。

最后,企业系统的隔离,致使管理技术停滞不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管理方面也出现诸如聚合组织、价值再造、企业技术创新等新鲜的理论体系,但企业管理技术总体上来看还是居于次要地位,并未针对个体企业的现实生存和发展环境而进行管理技术的研究,在我国目前只有少数大型企业进行了相应的企业管理技术变革。

2.员工作用面临重塑

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也是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在“互联网+”时代对于原有“人”的发展充满了挑战,人和人工智能的主客体关系是什么?人会不会在人工智能技术下失业?人在企业中的定位和发展又该如何思考?

(1)人与人工智能的融合

人工智能对企业管理界“人”的影响是一个快速发展的事实,使得许多原本由人类完成的工作被人工智能替代,包括财务、行政、人力资源、服务员等在内的诸多工作,都将因为人工智能的发展而受到影响。(www.daowen.com)

但我们同时也注意到,人工智能及相关的机器人在现有的管理工作场景中,通常遵循一系列标准化规则和逻辑,并没有完全取代人类在这些场景中的作用,企业管理者需要重新界定人类和人工智能之间的分工,并设计、寻找和管理未来的工作、员工、机器和工作场所。这要求重新设计和架构工作,不仅需要将工作分解为基本流程(如评估、生产、问题解决、交流、监督),还需要分析如何利用“人+人工智能”的新搭配模式完成这些组合,并让二者在工作中发挥各自所长,建立新的“人+人工智能”管理运行模式。

(2)人的数字融合

在人工智能时代,企业应依据员工与人工智能的匹配情况,调整管理技术来满足新型机器人、认知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对员工的要求,并基于这种管理模式来选用、培训和提升员工的数字融合能力。企业管理现状却恰恰相反,大多数企业的管理技术相对滞后,部分企业甚至认为人工智能会导致大规模的员工被裁减,不利于企业的稳定发展等。

其实面对人工智能的融合,管理层需要意识到,人工智能是工作上的帮手而不是竞争者。例如,京东已广泛采用的高级仓储技术,通过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极大地提升了效率,使物流配送的效率最大化,满足了网络购物高峰期的爆炸式需求量。此外,国家能源集团大渡河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在水电行业大量采用人工智能技术,使其在流域调度、机组检测、库坝安全等方面实现了全流程的数据驱动,同时也产生了许多新的创新性岗位,如产品研发工程师、数据分析师、决策管理员等,使企业的运营管理更加高效。因此,企业需要意识到,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是对人类员工的补充,而不是取而代之。

(3)人的智慧融合

人的智慧融合,需要对原有劳动力模式、人才与技术进行重新组合,即工业化、信息化和管理现代化的三化融合,使人的智慧通过管理技术的变革来融入生产流程,达到与人工智能的无缝衔接。

在考虑管理技术设计时,企业不仅需要重新思考完成什么样的工作,还要思考在相关的领域,如何使用人力和人工智能完美地完成工作。重新设计工作模式和劳动力以整合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技术,以及利用多样化的劳动力模式(如临时工和外包工),这是企业和职能部门共同面临的复杂但有巨大潜力的机会。各职能部门应紧密合作,探索和实施自动化解决方案,并围绕新平台,重新设计工作模式,为人与人工智能创造有意义的工作、职业和发展机会,才能使人的智慧时刻与人工智能相互融合。

3.管理变革需要跟进

针对人工智能背景下企业环境的变化特征,企业管理的变革应该始终坚持以柔性为基础和方向,柔性化是企业管理在人工智能浪潮中必然的发展趋势。传统的组织结构存在着与现在人工智能理念相背离的特征,其技术的发展不可避免地对企业管理组织产生影响,引发基于柔性的管理组织变革,以满足“互联网+”时代企业管理的四大挑战。

(1)组织结构的扁平化、网络化

组织结构的扁平化使得管理层次明显减少,中间管理层的职能被企业数字系统承担,增强了信息传递和处理的灵活性,使之变得更加简洁高效。组织结构的网络化为管理决策分散化创造了条件,提高了管理决策的效率。扁平化和网络化的组织是注重柔性的组织,能提高企业的环境反应速度,提高决策和管理效率,并通过分权促进员工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大大增强组织的主动创新意识和能力。

(2)组织边界的模糊化

组织边界的模糊化,即淡化企业内部各个职能部门之间的界线,以及企业与其他价值链成员的界线。企业内部的数据传递和交流更通畅,可以促进企业活力的增长和员工创造力的发挥,使得管理效率得到提高。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壁垒被打破,可以加强企业之间在资源、能力等方面的合作和交流,使得企业在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时能做出更迅速、更灵活的反应。

(3)组织的虚拟化

组织的虚拟化是指企业只保留某些核心功能,在保持核心竞争优势的基础上依靠数字科技将其他功能虚拟化,即通过业务外包、战略联盟、企业共生、虚拟销售网络等形式实现这些功能。这种组织形式对市场极为敏感,能快速有效地集聚企业内外资源,并具有极高的生产弹性,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有效的方式满足客户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虚拟企业就是组织虚拟化的典型,它可以把不同地区的现有资源迅速组合成一种超越空间约束、靠信息网络手段联系和统一指挥的经营实体,以最快的速度推出高质量、低成本的产品或服务,是一种极具柔性的组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