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企业家面临的困惑及应对措施

企业家面临的困惑及应对措施

时间:2023-06-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产生问题时,企业所看到的数据表明的都是正确无误,数据难以用来追本溯源,只能成为流程的产出与消耗品。于企业而言,企业需要的不是最新的技术,而是切实解决企业所面对问题——无论是转型之难还是运营之困——技术只是手段。

企业家面临的困惑及应对措施

1.思维之困

我们长谈“互联网思维”,但回到企业的现实问题上,思维却是一个难以捉摸的命题,更难以与企业的实际运转匹配起来。简单地理解零售+互联网就是阿里巴巴出租车+互联网就是滴滴,会引导很多企业直接将其业务的一部分搬上互联网,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却无果而终。显然,“互联网+”的意图并非如此浮于表面。互联网思维则是在这种互联网已然成熟的大背景下,对市场、用户、产品、企业价值链乃至对整个商业生态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因此,对企业自身,以及企业的供应链、行业和产业的重新审视,才是我们谈转型的前提。

2.商业之困

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常常半年就要迭代一次,核心能力和核心资源都发生变化。这就导致传统企业常常为模式所困。

从大方向上,互联网催生了B2B、B2C、C2C等新模式,我们眼睁睁地看着这些名词下的商业模式从一片蓝海撕成一片红海,如今已快成“死海”了。借着互联网+的浪潮,O2O在2015年可谓风起云涌,无论是从传统制造业所衍生出来的生活服务汽车服务还是本来就归属服务类别的餐饮等服务业,纷纷开启线上线下模式。然而,转眼到2015年底,O2O俨然成为一个残酷的市场,大批上门洗车、洗衣、美容创业公司纷纷消失。到了2016年,萦绕在资本周围的,已经几乎看不到“O2O”的影子,取而代之的是直播、共享单车等新名词。

O2O带来的泡沫耗散了大批传统企业的信心,目睹了资本在大潮中汹涌而来随即又狂奔而去后,企业是时候需要自身的能力与优势上来了。

3.数据之困

如果说在看互联网思维或者商业模式时尚带有一些战略性的眼光,那么数据却是与企业日常运行实实在在相关的要素。

DT时代取代IT时代已经成为共识,但关于数据,IT时代却给企业遗留了众多难题。(www.daowen.com)

首先是数据的可得性。现实中,一个年收入过百亿的大企业,日常运作可能依托于人力之间的沟通,数据统计可能也依托于手工采集。在经历众多信息化项目之后,数据可能只变成了一张张独立的excel报表而已,想要的数据,并不能即时可得。

其次是数据的可用性。当企业的运营没有摆脱高度线性化和复杂化的流程,每个人都按照企业内部的制度兢兢业业地扮演自己的角色,按部就班地完成分配给自己的KPI,然后将剩下的工作交接给下一流程的人。这就导致每一流程所产生的信息各执一词,数据在各个环节被附上了不同的目的。产生问题时,企业所看到的数据表明的都是正确无误,数据难以用来追本溯源,只能成为流程的产出与消耗品。在DT时代,这些数据显然是无用的。

最后是数据价值的可挖掘性。即使企业已经能够解决各部门的信息孤岛问题,将各个传统的信息系统进行集成,但是每个人、每个部门依旧是遵守一种新的制度而缺乏一种思考的意识,每个人都在自足,都善于事后寻找证据改正错误,却没有面向企业这个系统的运转,没有预防祸患。最终就只剩下这个“企业”成了一个理论上宏大的存在,实际上只是沦为一个更大的孤岛。

4.技术之困

一份近期的研究报告指出,有2/3的企业高管认为信息技术正在颠覆自身组织,而高达72%的管理者相信,他们将在未来12个月中遇到这种情况。

毋庸置疑,新技术本身所散发的诱惑力足以令企业神魂颠倒,它们极易被想象成一种能够提高效率、削减成本的力量。但是,在当今计算、数据分析、互联、移动和智能技术无处不在的环境下,企业太过容易眼花缭乱而无从选择,进而错失良机;也太过容易沉浸在对新技术的美好勾勒中而眼高手低,进而一成不变。

哈佛大学的教授西奥多列维特曾说:“人们不需要四分之一英寸的钻孔机,人们需要四分之一英寸的孔!”于企业而言,企业需要的不是最新的技术,而是切实解决企业所面对问题——无论是转型之难还是运营之困——技术只是手段。这是一个全方位审视企业后的水到渠成——从战略、商业模式、到企业数字化能力的思考,我们将要做的技术落地方案,关键在于与上述思考内容的匹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