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广告为主的商品信息传播,不断地向消费者告知信息,不断地进行着说服。但并不能解决厂商与消费者之间存在着不对称的信息。作为厂商,对于自身的产品可以说是了如指掌;但作为消费者,他们需要购买的商品种类很多,对每一种商品只可能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因为他们把知识、时间和精力分散在无数的消费品市场上。
在信息不充分的情况下,消费者在商品购买中就需要进行相应的商品搜寻。但同质商品在不同的生产和出售地点价格可能相差很大,不同质量的商品之间的价格差异与质量差异也可能完全不相对应。可以说,消费者是不可能掌握商品质量与价格的全部信息,其根本是因为了解这些信息需要不菲的成本,而且由于其背后的商业机密特性而令消费者无法掌握商品的全部信息。但消费者总是在寻找价格低、质量高的商品及其出售地点,直至形成一个可以达成相对满意的消费,其过程即“消费者搜寻”。
寻寻觅觅中,消费者在每一次最后购买之前均有着不同的搜寻过程,其所带来的收益和成本是不断变化的。如果消费者只进行粗略的市场搜寻,那么只要抽出一些业余空闲时间即可以实现相对满足,时间的机会成本很低。倘若消费者想要进一步搜寻的话,则需牺牲本来安排了重要事情的时间,单位搜寻的时间成本是递增的;另一方面,消费者搜寻的范围通常是从附近地区或中心商业区开始的,随着搜寻范围的不断扩大,消费者搜寻成本也相应递增,甚至使得这种消费者搜寻得不偿失。由此,各种媒体提供的广告信息也就应运而生。
但随着各种大众媒体的广告铺天盖地般地向消费者袭来,随着媒体碎片化及传播的过剩,以广告来进行消费者的信息搜寻满足已经无法实现。由于受众对于媒体接触的碎片化,其接受的信息也自然纷繁杂乱。美国学者戴维·申克在《信息烟尘:在信息爆炸中求生存》一书中对这种信息超载的现象阐述道:“说到信息,人们会发现,好东西带来的后果往往无法预料。当输入达到某种程度,收益递减法则就开始起作用了;信息过剩一旦发生,信息就不再对生活质量有所帮助,反而开始制造生活压力和混乱,甚至无知。如果信息超出人类的承受能力,它就会破坏我们自我学习的能力,使作为消费者的我们更容易受到侵害,使作为共同体的我们更缺乏凝聚力。这种状况使大多数人控制生活的能力一点点削弱;但那些已经大权在握的人其地位却更加稳固了。……尽管信息革命创造了诸多奇迹,但是一股黑压压的‘信息烟尘’已经飘了过来。”在此背景下,处于“信息烟尘”中的商品信息也必然是弥散分化、纷杂无序的。(www.daowen.com)
相对于“信息烟尘”袭来,接受者则必然产生“注意力稀缺”。20世纪80年代,注意力稀缺现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1990年,一位名叫桑盖特的心理学家发表文章,对注意力经济和心理学的发展做了专门的探讨,首次提出了“注意力经济”概念。1994年美国研究图书馆协会的第124届年会上,加州洛杉矶大学的理查德·莱汉姆发表了《注意力经济学》一文。他认为:根据常识,经济学是“研究人类如何分配稀缺资源以生产各种商品和如何分配这种商品”的,如此,我们的社会正从物质经济走向信息经济。而经济学研究的稀缺资源分配则是指信息。但在信息经济时代,由于信息传播过剩,又导致人们的注意力稀缺,人们利用数据信息行为的稀缺。而英特尔的总裁格鲁夫也指出:“整个世界将会展开争夺眼球的战役,谁能吸引更多注意力,谁就能成为下个世纪的主宰。”于是,“争夺眼球”“争夺注意力”“眼球经济”等词语也就成为人们口头的流行语。
尼古拉·埃尔潘在《消费社会学》中提出:“在媒体大战中,所有的商品都显得难分上下。如果购买低档商品,普通消费者只是暂时牺牲了商品的品质,这无关紧要。相反,如果生产商在产品的研发方面投入了资金,他们则采取这个相对的策略,他们必须减少投入。新产品通常价格高昂,因为其品质优良。因此,品牌广告与大规模行销产生了冲突。这种状况是广告市场上一个永久的特征,尽管市场的要求越来越高,消费者面对的是一堆充满结构性矛盾的信息。如果消费者对商品质量没有信心,不管该商品的档次如何,都会对商品的销售产生不良影响。这种状况不利于消费乐趣的感知。实际上,没有什么能够使理性的消费者认为自己能够购买的商品是低档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