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经济与创新体系建设是实体经济提升竞争力的主要途径。目前,吉林省实体经济已经在科研基地建设、科研成果转化、技术市场交易等方面有了较大进展,持续增加科研投入,促进应用型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提升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建立知识经济与创新体系的终极目标。要实现这一发展目标,需要进一步深化科研体制改革,建立更有效率的科研成果交易市场,形成技术市场的交易价格形成机制,从而促进吉林省科技成果实现市场化交易模式,提升科研成果的转化率,提高实体经济的区域竞争力,进而达到优化实体经济结构的目标。
1.深化科研体制改革
深化科研体制改革应坚持改革科研成果的管理体制及管理制度。首先,深化科研成果转化的管理体制。坚持应用成果的市场化交易,将科研成果尤其是应用型科研成果与企业的市场需求之间建立紧密的关联机制。这就需要通过完善技术交易市场,将全部的应用型成果实现市场化交易,形成市场主导、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成果转化机制。其次,建立一般性应用成果市场化科研管理制度。除了国家及省级重点应用型科研成果以外,政府支持的一般性科研成果立项应坚持企业与科研机构联合申报制度,改变原有的以科研院所为主的申报模式,将企业可科研技术的需求融入科研项目立项内容之中。政府可建立有限的科研经费资助制度,剩余的经费由企业与科研院所共担,科研成果实现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以后,政府将剩余的科研经费对企业和科研院所进行补贴,通过改革一般性应用成果的申报及结项管理制度,建立项目结项的市场化评价方式,有利于一般性科研成果研究直接对接企业需求。通过深化科研体制改革,建立一般性应用成果的市场化导向机制,实现科研成果研究转化与企业需求之间的协同,引导科研成果向企业集聚。
2.建立支持知识经济与创新的资金支持体系
整合已有的各种类型支持科技创新的专项资金,以政府资金为主导建立引导基金,撬动金融资本、引导金融资本、创投资金、社会资本积极投向科技创新,形成多元化科技投融资体系。目前,吉林省各类“双创”平台当中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创业引导基金,以创业基金为主发挥其引导放大作用,积极发展天使基金、种子基金等,鼓励和带动更多的社会资本服务处于初创期和种子期的科技型创新企业。通过财政资金和金融资本合作的方式,鼓励和引导银行、证券、保险、担保、投资等金融机构推进多品种科技金融服务,扩大对科技型企业的资金投放,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和门槛。强化科技企业孵化器等融资服务功能,完善服务设施,为初创期科技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提高创业成功率。
3.加快培育与完善技术交易市场体系(www.daowen.com)
建立完善的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技术市场交易体系对于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提高应用成果现实生产力转化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以吉林省科技交易平台为基础,建立完善的平台、服务、保障体系。以交易平台为主导,逐渐形成科技成果线上竞拍与线下交流为主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发展科技成果转化中介服务,建立一支懂科技、懂法律、善于经营、诚实信用的高素质科技经纪人队伍,提供优质的知识和信息服务。完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机制,建立并扩大省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规模,用于支持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
4.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体系
完善知识产权制度是引导科技人员走进市场搞创新、保护科技人员创新成果的重要激励手段,强化知识产权资产意识、提高知识产权获取效率和质量,加快推进知识产权强省建设,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进一步加大知识产权宣传力度,严格知识产权保护,建立并完善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和信用体系。培育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推进知识产权强企建设,深入实施知识产权产业化推进计划,加大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核心技术转化支持力度,提高知识产权质量和运用效益。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推进知识产权与金融结合的体制创新,推动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和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建设。
5.建立知识经济与创新的人才支持体系
建立知识经济与创新的人才体系,一方面,需要改善适龄人口职业教育。在不断改善和平衡城乡、区域之间教育资源配置的基础上,逐渐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特别是贫困地区、山区、林区逐渐建立区域性的职业教育体系。另一方面,需要制定合理的人才引进规划,丰富人才储备。吉林省正处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阶段,重塑实体经济优势需要大量高素质的人才供给,将人力资本的投资方向与吉林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未来经济增长点的选择等相结合,建立完备的人才培养和储备体系。通过引进来,对具有企业家素质的人才和具有高科技开发能力的人才制定就业、创业的优惠政策,鼓励这部分人员到吉林省创业和从事科研工作。通过走出去,鼓励符合标准的企业、科研单位人员出国深造、外派交流,不断增强人力资本储备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