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基于微观基础的吉林省中小企业融资难实证分析

基于微观基础的吉林省中小企业融资难实证分析

时间:2023-06-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据统计,吉林省企业综合景气值连续三年呈下滑的态势,中小企业综合景气指数持续走低。吉林省中小企业法人缺乏有魄力、视野宽、勇于开拓的企业家精神。吉林省中小企业战略管理滞后,企业缺乏战略意识,战略意图不明确,发展战略极其不完善。吉林省中小企业战略管理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中小企业普遍存在“小富即安、小成即满”的思想,吉林省中小企业受这种传统思想影响更大,战略意识匮乏,没有战略高度,不注

基于微观基础的吉林省中小企业融资难实证分析

(一)企业家精神缺失

企业家精神缺失使中小企业融资困难。中小企业经营主要由企业战略决策来决定,它是企业发展动力,也是企业成败的关键。而企业家精神直接影响企业的管理决策,对中小企业的创新性和战略方向都有重要的作用。“打铁先要自身硬”,一个企业能让人看到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必然会吸引资金。相反,企业家精神缺失,企业经营一塌糊涂,日渐萧条,从外界融通资金当然会困难。

熊彼特说,企业家是一群渴望成功的人,成功是他们的愿望。创新是他们的一个重要特质。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认为企业家精神有利于提高产出、有利于产品创新、有利于市场开拓、能提升企业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一个企业由具备企业家精神的负责人经营,企业才能可持续发展。真正的企业家总是不满足于现状,不断创新,不断改变。企业家引领着我们的行业、企业和社会的创新。据统计,吉林省企业综合景气值连续三年呈下滑的态势,中小企业综合景气指数持续走低。2017年,吉林省中小企业综合景气指数排名全国第27位。数据显示企业家信心不足。吉林省中小企业法人缺乏有魄力、视野宽、勇于开拓的企业家精神。吉林省中小企业受多年来遗留的计划经济观念的影响及区域位置等因素影响,很多企业安于现状,仍然存在着“等”“靠”“要”的落后思想,缺乏市场意识,企业经营缺乏活力,创造性、创新性严重滞后。企业主体的活力不会从天而降,关键是激发企业家精神和社会创新活力。那些成功进入高收入经济体的国家,最终都进入了一个“企业家经济”的阶段,企业家精神成为企业成长的基因和效率提升的关键。

中小企业多数是由企业家一手创办的,所以企业家在企业当中的地位是非常高的。在企业发展经营过程中,企业家处于核心的领导地位。企业家的知识、能力、品质等要素,决定着企业文化的性质和风格,并制约着企业文化的个性和发展。要肯定的是大多数企业家都具有吃苦精神、创新精神,一定的管理能力。但是也要看到,他们的创新精神、管理能力是否可持续,能否与时俱进?尤其是像吉林省这样欠发达地区的企业家受环境等因素影响很难坚持创新。创新包括观念创新、市场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企业家精神最核心的是不断地学习进取、寻求变革那种创新精神,它随市场变化而调整,紧跟时代发展的步骤,准确而又果决开发新技术,研发新产品,拓展新市场,制定新的经营模式。我国企业创新能力不适很强,而吉林省企业创新总体来看还要差些(见表6)。据统计,吉林只有3项指标高于全国水平。其中,在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重方面明显高于全国水平;相较而言,其在研发机构设置、有效发明专利方面还存在明显不足,目前分别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3.8%、27.7%。东北地区比较来看,吉林有6项指标高于东北地区平均水平。其中,在创新作用认知、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执行方面优势明显;相较而言,其在R&D经费投入强度上还存在明显不足,仅为地区平均水平的50%。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吉林省更要持之以恒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提升高新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供给质量。高新技术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

如果王健林、马云知名企业家需要资金,各大银行会争相为他们贷款,那是为什么呢?因为银行等金融机构对王健林、马云这样的成功的企业家高度认可,他们不是普通的商人,社会公众几乎都知道他们有思想,不安于现状,不断地求新求变,敢于创新和善于创新,他们做的项目总是走在时代前列,所以愿意对他们投资贷款。厉害的企业家对待钱和钱之外的事情,他们首先要解决钱,也就是必须让企业盈利,然后企业才会发展壮大,可持续发展。

表6 吉林企业创新情况:与全国、东北地区对比

(数据来源:2016中国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报告)

(二)企业战略管理滞后

在现代市场竞争中,企业战略对于中小企业发展的意义非常重要。但是,从我国实际情况情况来看,由于多种因素使大多数中小企业未能制定出适合自身发展以及市场需求的企业战略。由于吉林省地理位置、缺乏真正的企业家等因素,吉林省中小企业大多属于处于产业链的低端的家族、封闭式企业,在发展观念上比较落后,管理方式落后,可以说一直是吉林省经济发展中的“短板”。吉林省成长型中小企业处在全球化竞争,技术发展迅猛,风雨莫测的市场经济环境中,所面临的是高度的复杂性和剧烈的变化。以吉林省最具代表性的汽车产业为例,在“互联网+”时代,对于汽车零部件制造商而言,他们面临着变革,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多样化的需求等,这就要求汽车零部件制造商们要与时俱进,融入互联网因素。吉林省中小企业战略管理滞后,企业缺乏战略意识,战略意图不明确,发展战略极其不完善。缺乏战略意识的企业是难以长久的。根据2016中国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报告(表6)吉林省有创新战略目标企业占全部企业比重为42.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4.5%,而中小企业占比会更低。有的企业盲目重视短期规划,忽视长期发展战略,或不完善地规划,导致部分小微企业长期不能发展壮大。吉林省中小企业战略管理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战略管理思想意识缺乏

无论大企业,还是中小企业在经营时必须做正确的决策,合理定位。很多中小企业战略管理基础很薄弱,但是这样的中小企业往往比大企业面临更加复杂的环境,随着顾客需求多样化的改变以及新技术的创新发展,成长型中小企业面临的环境更加的复杂,更加的不稳定。所以,中小企业在制定具体战略时,对外不能充分做市场调研,详细了解市场环境及顾客,深刻分析目标客户心理,在制定具体战略时,对内企业战略与企业资源不符,对企业人、财、物各类资源的整合欠缺考虑,虽然单个职能部门会取得良好业绩,但是这种正面作用可能无法抵消企业整体效益较差的副作用。小型企业决策方向错位,不能有效做出切合实际的战略规划。吉林省大多数中小企业在经营时,企业所有者和管理者都没有确切的企业经营理念,战略管理思想意识淡薄,使得企业经营总是处于被动局面,这样企业很容易受外界因素影响,难以适应、驾驭市场,无法和竞争对手抗衡,根基不稳,很容易被市场淘汰出局,使其难于从外界融通资金。

中小企业普遍存在“小富即安、小成即满”的思想,吉林省中小企业受这种传统思想影响更大,战略意识匮乏,没有战略高度,不注重品牌战略,缺乏长远规划,没有具体的规划方案。企业更多的顾眼前利益,忽视产品质量,擅长打价格战。据调查,吉林省有90%以上的个体经营户从事第二、三产业。吉林省中小企业真正走高端高品质、进行品牌经营的企业很少,能够将产品销往吉林以外、在国内有一定知名度的企业数量也是有限的,能够走出国门的极其少见。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差,品牌意识缺乏,很难按照市场需求及时调整经营战略和经营方式,直接导致市场营销网络效率低下,企业易陷入恶性价格战。

2.战略管理专业人才缺失

经营者的素质决定了企业的规模及发展走向,吉林省中小企业所有者素质偏低,未能制定高水平战略规划,所谓的战略计划只是个大致的粗线条的计划,企业管理人没有能力将战略目标任务量化分解至各部门、每个员工的各项基础任务,更不能把它作为员工工作业绩的衡量指标,能力不足制约了企业的发展。从吉林省目前情况看,中小企业经营管理者包括各机关下海从事企业经营和管理人员、国企改革后下岗工人二次创业者、失地农民转化为市区工商业户、新生代创业者。企业所有者的出身主要集中在初中、高中(含中专、技校)及大专这三个低层次的学历,他们所占比例为49.2%、34.2%和10.92%。如前所述中小企业所有者即企业经营决策者和管理者双重身份,他们自身的商业修养并不高、企业管理人员专业管理技术知识不丰富,社会阅历、实际操作经验不足,不能及时把握分析国内国际经济形势,有的创业者虽然也能学习一些先进知识,但也只是很浅显的一些内容,无法吸收转化其实质内容,如新兴的互联网知识,更不要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了,这样战略决策者是无法站在新的高度和视角,不能用良好的企业文化促进企业发展,很多中小企业的企业文化形同虚设、缺乏特色,这些限制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www.daowen.com)

(三)技术创新不足

根据2016中国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报告(表6)吉林省实现产品创新企业占全部企业比重为9.4%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8.7%;实现工艺创新企业占全部企业比重10.9%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0%;有R&D活动工业企业占工业企业比重5.1%;有研发机构工业企业比重3.0%,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2.6%;而工业企业R&D人员占就业人员比重更低为2.1%,全国平均水平3.6%也非常低,这是我国企业缺乏创新的主要原因。吉林省中小企业主要集中在传统产业,从事劳动密集型、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制造加工行业和技术含量要求相对较低的服务业,高新技术的中小企业只占了极少的一部分。产品质量差、竞争能力弱是这些企业的共同特征,中小企业获利能力没有保障。当前吉林省中小企业要发展必须转型升级,而转型升级非常关键的是进行技术创新,一方面传统产业需要改造,另一方面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高端装备、生物制药、新能源汽车等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但是一些中小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仍缺乏自主创新意识,重当前轻长远,重生产轻开发,以至于很多工业企业忽略核心技术和前瞻性技术的战略研究,从而阻碍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即使企业有创新意识,可是无论新旧产业都极其缺乏技术人才。

企业产品或工艺创新阻碍因素情况。据调查统计,近2成的企业缺乏高素质人才是最重要的创新阻碍因素,创新意识、创新费用成本过高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创新。在全部64.6万家企业中,有22.4%的企业认为缺乏高素质人才是阻碍创新的主要因素;有18.3%的企业认为“没有创新的必要”;分别有16.1%、14.1%的企业将创新费用成本过高、缺乏技术信息归为主要创新阻碍因素;分别有近12%的企业将创新的阻碍因素归结为缺乏贷款等其他资金支持、不能确定市场需求;市场已被占领、创新成果被模仿等因素则不构成主要的创新阻碍因素。

图1 企业创新阻碍因素分布

(数据来源:2016中国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报告)

吉林省目前仍是经济相对落后地区,人才流失严重,中小企业更加难以吸引并留住所需的各种人才,尤其是技能型人才十分短缺,坐落于中小城市、城镇甚至是偏远乡村的中小企业,人才引进和保留问题更为突出,直接导致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力量不足,盈利能力不稳定。中小企业的所有者目光短浅,只追求短期利益,缺乏长远打算和扩张动力,没有中长期规划,经营稳定性差,抗风险能力较弱,生命周期较短。因此,融资具有较大的风险性。企业想创新却没有必备的条件,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多数中小企业承接的往往是相对落后的工艺和设备,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化程度较低、产业链条短、带动能力和整体竞争实力也不强。吉林省产业难于形成一体化、集约化的发展模式,科研成果难于转化,科技投入总量不足。2015年,吉林市规模工业企业科技创新进入转型升级的“阵痛期”,企业研发投入增长明显减缓,投入强度继续回落,2015年,吉林市规模工业企业R&D经费投入10.2亿元,比上年下降14.5%。粗放的经营、落后的技术及产能加剧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困境。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产品更新换代速度也日趋加快,人们需求更加多样化,对于实力较弱的中小企业来说,很难与大企业抗衡。一旦某项政策出台,很可能导致其破产。

(四)创新人才缺乏

现在我国很多企业创新不是靠设备、靠投入,而是靠人才。几乎所有企业的管理者都明白人才对于企业的发展意义重大,人才对于中小企业的发展也格外重要。无论是管理还是技术方面的创新人才在中小企业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吉林省中小企业更是急需各类创新人才,人才已成为最大的瓶颈。传统行业的中小企业迫切地需要扩大经营规模、提高企业经营绩效、突破企业发展瓶颈,因此对具有专业管理能力的高度人才需求迫切;非传统型行业的中小微企业由于处于产业上游,往往要求企业在发展中具有核心技术,引领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因此对掌握先进技术及能够拓展市场的营销人才需求旺盛。但被调研的中小企业普遍表示企业缺乏具有专业管理能力的高级人才和技能人才以及专业的销售人员。吉林省有多所高等学校,每年都培养大批本科生、研究生高素质人才,应该说在人力资本方面有较大的资源禀赋优势,人力资本应该是非常充裕。但是在具有如此丰富的人力资源供给的背景下,吉林省中小企业非常缺乏企业自身发展的专业的创新人才。中小企业创新人才缺乏一是企业留不住人才,人才流失问题严重;二是高端人才引进困难。

近年来,由于多方面因素,东北人才净流失。当下的实际情况,东北地区的人才不进反出,呈现出“往外飞”的态势。在创新,创业为大背景和环境下,东北地区却陷入人才流失的境地。东北地区的人力资源数量在持续减少。人口长期净流出会导致人才大量流失,对振兴老工业基地无疑是巨大的冲击。吉林省中小企业中的人才流失问题比较突出,原因在于吉林省中小企业多数目前仍处于初创和成长阶段,企业普遍具有规模小、管理水平低、缺乏健全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等特点,很难留住人才。健全而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对小微企业能够留住人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科学而健全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能够保证企业发展战略的实施,能够利用各种有效的管理工具提升企业各层次人才的专业素质及绩效水平。但是,从对吉林省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调研中可以发现小微企业目前普遍缺乏健全而科学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应该能够涵盖包括人力资源规划、企业各部门工作分析与工作设计、员工招聘、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员工培训及员工劳动关系等多个层面。但吉林省中小企业目前的人力资源管理在很多环节上存在很多问题。在2016年11月辽宁省沈阳市举行的一次创新驱动战略内部座谈会上,多位东北地区高校、科研院所负责人的讨论指出了目前正在困扰包括吉林省中小企业在内的东北三省企业人才流失问题的深远影响。人才流失“对于正在通过创新驱动实现转型发展的老工业基地来说,是一种‘失血’。”相比那些规模较大的国有企业,人才流失在中小企业中表现得更为明显。

具有专业管理能力的高级人才、技术人才及销售人员是保证企业建立和维持动态环境下竞争优势的重要资源,而目前吉林省小微企业恰恰在高端人才的引进方面是一块短板。之所以对高端人才的需求较为迫切,主要是由于近年来成立的小微企业大多是根据产业的最新发展动态而注册成立的,多数企业属于新兴行业,因此对具有较为熟悉新兴行业与前沿发展的高端专业人才需求旺盛。

总之,吉林省的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目前还处于较低发展水平,基于对短期的经济利益的看中,从而忽视企业长期发展战略的需要,人力资源管理本应在企业中发挥的效用被大打折扣,这就使得中小企业在发展中由于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不完善和欠科学性使企业人力资源无法得到持续的、适用的保证,从而使企业发展失去了核心竞争力,使得企业难于获取资金支持。

(五)中小企业信用意识淡薄、信用缺失

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主要原因还有中小微企业信用低,信息不对称问题影响吉林省中小企业难以获得融资支持。当前,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发展稳中求进,担保机构资本实力增强、担保业务规模稳中有增。而吉林省政府及其相关部门以及担保机构近年来对中小企业给予大力支持。早在2007年由省中小企业局出台了《关于加强我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的意见》,通过健全担保机构资本金注入机制、建立担保风险补偿机制等办法来加快完善吉林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了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题,东北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股份公司专门为中小企业量身定做金融产品,通过融资性担保机构为中小企业增加信用等级,全方位、多举措帮助中小企业的发展。东北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股份公司为吉林黑尊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贷款5000万元,及时的资金支持,不但使企业稳定供应原有订单,还使企业与国内外几家企业开拓了进出口业务,让企业重获新生。应该说外界环境对中小企业发展非常给力,但是财务信用缺失是吉林省中小企业的一个普遍问题。吉林省中小企业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之间仍然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虽然担保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中小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但由于吉林省大多数担保机构规模和实力是有限的,很难为吉林省中小企业提供及时的、足够的资金担保支持。而且中小企业与会计师事务所串通提供虚假的财务报表以获取资金的现象时常发生。可以说中小企业自身的不足限制了其从外界融资与再融资的能力。中小企业经营不规范,不善管理,信用意识淡薄,中小企业主不重视企业信誉。企业领导者过于集权,采用家族化经营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存在一定管理职责不清的缺陷,任务不明确,使得财务管理无序不正规,导致财务监控不严,出现会计信息失真等问题,这些情况都严重影响企业信用,不利于企业经营。例如,吉林省集安市博祥药业因为缺乏信誉意识,企业经营者忽视企业自身资金管理,没有一套系统、科学的理财机制,导致大量资金外流,也难于从外界融通资金,企业被迫只能缩小投资规模,企业前景堪忧。以上这些原因都致使吉林省中小企业难以获得授信,获取资金困难,容易形成资金链短缺的情况,直至影响其生产运行、经济效益与生存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