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隐私入侵:大门早已敞开?

隐私入侵:大门早已敞开?

时间:2023-06-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大数据本身没有好与坏,隐私的问题也都是可以解决的。于扬再举个例子,美国这种隐私泄露的情况也很多,正常情况下你肯定不希望有陌生人来打扰你,但是当你出了事故的时候,你会特别希望有人注意到你。2013年,前美国中央情报局技术分析员斯诺登,将用以监控美国公民电子邮件、聊天记录、视频、照片等个人隐私资料的“棱镜门”计划暴露在世人面前,引发舆论一片哗然。现在隐私被侵犯,被不怀好意的人利用,这种可能性是在下降的。

隐私入侵:大门早已敞开?

大数据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构建出了一个个三维立体人形,我们的一切信息都无所遁形。隐私泄露是否不可避免,尘封的潘多拉的盒子是一个诱惑,引得无数好奇之人趋之若鹜,我们怎么才能在互联网时代独善其身,成为当下人人都关注的一个话题。

大数据本身没有好与坏,隐私的问题也都是可以解决的。这就跟我们历史上所有的新技术、新产品一样,它在带来好处的同时,也带来了问题。我们现在做大数据,是要帮助商家更好地了解消费者要什么,哪些是他的目标受众,哪些是他潜在的目标受众。

于扬

举一个例子,我们经常会接到推销电话,但是有时候你会觉得这个推销电话来得很是时候,因为你此时此刻正想租房,此时此刻正想买份保险。所以我认为并不是推销电话使你烦,而是在一个不恰当的时机,在不了解你需求的时候打给你,会让你烦。现在的大数据还不够发达,发达了会变成什么样呢?比如说,你在网上购物的这个行为已经完成了,你下次再看的话这个商品就不会出现了。但是通过一系列搜索行为表明你最近又想买的时候,推荐产品会主动跳出来,适逢其时。所以不是说推荐信息跳出来你烦,而是因为它在一个你不需要的时候跳出来,就跟打推销电话是一样的。但是还不够智能,智能应该是你看过这些题材,根据你的心理估计你对这些题材的厌烦程度,可能会给你推荐一些别的东西。

对,它其实跟推销的艺术有很大的关系,放在这里讲道理是一样的。电话推销这种方式,基本上现在我们都已经把它屏蔽掉了,所以它成功的概率,没准从现在千分之几很快就会锐减到万分之几。但是如果在未来应用大数据来进行分析,无论是购买行为,还是一些推销行为,都能做得更好。我们说符合互联网思维的事情就是做得更到位的推销方式的话,这不见得是不可能的。

长盛

于扬

而你要做到这一点的话,就一定要对消费者的行为进行了解,否则是做不到的。所以这就回到我们刚才所说的,实际上现在大数据也好,互联网也好,既然它是工具,一定有它好的一方面,关键是能不能用好。不能只想要它的便利性,却又不想分享我的任何数据,不然这种便利性是无法得到的。

长盛

不想留痕是可以理解的。我觉得主要还是要保护,就像过去苹果出现艳照门事件,这是非常可怕的一件事情。

于扬

再举个例子,美国这种隐私泄露的情况也很多,正常情况下你肯定不希望有陌生人来打扰你,但是当你出了事故的时候,你会特别希望有人注意到你。同样的道理,我认为隐私也是相对的,看你需不需要,当碰到比隐私更重要的事情的时候,你就会把隐私放到第二位。比如生命受到威胁了,这时候你呼救,任何一个人都可能是你的救星,你不会再考虑到隐私问题。

网络带来更多便利,也带来更多隐忧。2013年,前美国中央情报局技术分析员斯诺登,将用以监控美国公民电子邮件、聊天记录、视频、照片等个人隐私资料的“棱镜门”计划暴露在世人面前,引发舆论一片哗然。当影视剧集中的虚构情节瞬间成真,人们不禁开始忧虑,在日渐庞杂精密却又冰冷无情的网络世界里,主导权的天平,是否已然开始倾斜。(www.daowen.com)

于扬

我是这么看的,我觉得任何一种新的技术,它产生之后应用到市面上都不是完美的

长盛

比如苹果可以记录你每天走路的行程,这个本身是不可以的。个人网络信息是一个黑盒子那它无所谓,如果它能够被更多的人看到,那一定是世界上最坏的事情。

比如我们常说的核技术。今天来讲,核电确实是一个重要的能源,但是你不排除它会出现福岛核电站那样的问题,但是不是因此我们就不用核电了?我们只能说我们要改善这项技术,这是第一个。第二个是交通事故这个词,300年前有这个词吗?或者咱们再早点,500年前或者1000年前,有这个词吗?没有,是因为我们用了更快速的交通工具之后,才会产生更多的碰撞,但是不是因此我就不使用它了?也没有。大数据本身没有绝对的好与坏,关键看你怎么用它。

于扬

我担心的就是这个。我们有时候可以约束核电或者拒绝使用,那我能否拒绝使用大数据,或者拒绝被数据化?

长盛

我认为其实消费者都应该有这种权利,相信大家会基于自己这种综合的感知来作出决定。现在隐私被侵犯,被不怀好意的人利用,这种可能性是在下降的。大数据对于我们就好比是一把枪,枪在好人手里是一个救人的工具,枪在坏人的手里就是一个杀人的工具,关键是谁用它。这个我觉得可以通过立法,通过监管,甚至通过道德体系的约束来解决。

于扬

毫无疑问,无论主动还是被动,我们都不可避免地与无形的网络扯上了关系。网络改变世界,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我们时刻享受着它所带来的便利,也偶尔惶恐于它的瞬息万变和未知。然而无论喜恶与否,网络就在那里,只会加速发展,不会停滞退后。网络浪潮面前,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生存法则,才是我们需要正视和思考的问题。

用微信“扫一扫”右侧的二维码,即可观看本期剪辑版视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