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从上海松江区出发,经过申嘉湖高速,孟春只要花费45 分钟,就能抵达位于嘉善西塘景区门口的“富连网”,这是富士康在华东区的首家科技体验店。作为这家店的运营总监,孟春每周都要在两地往返两三次。
繁忙往来于嘉兴与上海的,远不止孟春一人。嘉善归谷的工程师、张江长三角科技城平湖科技园的工作人员、赴沪挂职招商干部……他们都是嘉兴接轨上海的亲历者、见证者。
事实上,最早的互动来自民间。早在20 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嘉兴的一些乡镇企业通过走亲访友,聘请了很多来自上海的“星期日工程师”“退休工程师”,帮助企业解决生产过程中的技术和管理难题。20 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上海的一些国有企业为了搞活经营,增加收入,也开始主动与嘉兴的中小企业特别是乡镇企业联营,为嘉兴企业提供技术、资金、管理和营销方面的服务。
这种基本格局,一直延续到20 世纪90年代初,成为沪嘉经济合作的主流。
接轨上海的脚步紧锣密鼓:
1992年,嘉兴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提出了“接轨上海、开发乍浦、三沿并举、联动发展”的总体发展思路。
1996年,位于上海浦东陆家嘴的嘉兴大厦建成,嘉兴首次在沪举办接轨上海大规模系列活动。(www.daowen.com)
1998年,嘉兴市第四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将“接轨上海”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首位战略,次年专门成立了接轨上海工作领导小组,两地合作上升为政府主导型合作。
2010年,嘉兴市委、市政府把接轨上海战略提升为“与沪杭同城”战略,并作为“十二五”期间嘉兴市七大战略之首。
2016年,嘉兴“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明确强调“努力打造长三角(沪嘉)产业协同创新区和浙江省全面接轨上海示范区”。
“浙江省全面接轨上海示范区”,无疑是一个全新概念,它将嘉兴接轨上海工作上升到省级层面。这对于嘉兴来说,不仅是一次实至名归的落地,更代表着浙江对深度参与长三角区域合作,乃至大湾区经济建设的期待。
站在新起点,如何实现新跨越?如何突破自身局限,为浙江省全面接轨上海作出有益探索?嘉兴这位“模范生”,正用行动认真书写“答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