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山川乡:农村环境整治促进经济转型

山川乡:农村环境整治促进经济转型

时间:2023-06-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经历一番彻头彻尾的整治后,山川乡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提升,茶叶、旅游业也开始发展,2004年,成为“千万工程”现场会议后全省的考察点。15年久久为功,“千万工程”为浙江农村地区转型发展蹚出一条新路。2017年浙江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956元,同比增长9.1%,是全国13432元的1.86倍,连续33年位居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第一。

山川乡:农村环境整治促进经济转型

离开喧嚣的都市,行在浙江秀水明山之间,一个个小村庄镶嵌其中。走进这些小村庄,仿佛走进了“万花筒”——

安吉鲁家村,野山茶蔬菜果园、药材等18个家庭农场星罗棋布,一列颇具童话气息的彩色小火车穿梭其中,将农场串联起来供游人品味农趣;

绍兴棠棣村,无地不种花,无人不卖花,当地村民兰花种得尤其好,市场更是遍布全国,村民们腰包鼓,人们笑脸也像花儿一样;

开化杨村村,很多家庭养殖香猪,但村里整洁干净,还创造性打造出一个“猪宝宝文化乐园”,将养殖和旅游融合开发;

… …

然而,时光回溯到15年前,浙江的农村则是另一番情景。

经济发展多年领先,浙江也率先面临环境污染带来的阵痛,农村建设和社会发展明显滞后,有新房无新村、“室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垃圾无处去、污水到处流”的现象普遍存在……

2002年10月12日,习近平同志调任浙江,立刻开启了马不停蹄的调研,在一个个村庄里,他察民情、听民声,农村环境问题成为他关注的重点——

不蓝的天、不清的水、不绿的山,折射的是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本质问题是没有处理好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

从什么样的切口,破解这道生态与发展的考题?

2003年6月,在习近平同志的直接推动下,浙江启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开启了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核心的村庄整治建设大行动。

这是突出问题导向、民意导向、趋势导向、目标导向的大手笔——花5年时间,从全省4 万个村庄中选择1 万个左右的行政村进行全面整治,把其中1000个左右的中心村建成全面小康示范村。

“一定不要再想着走老路,还是迷恋着过去的那种发展模式。所以,刚才你们讲了,下决心停掉一些矿山,这个都是高明之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过去讲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实际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05年8月,习近平同志来到安吉余村考察,得知村里关闭矿区、走绿色发展之路的做法后,给予了肯定。

随后,习近平同志在浙江日报“之江新语”专栏撰文说:“我们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经济与社会的和谐,通俗地讲,就是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这一科学论断迅速成为引领促进发展的新导向。

“感觉这条路走对了,越走越有奔头。”

从多年因为GDP落后在县年度工作会议排在后面,到调整考核指向后,因为被评为“全国首批环境优美乡”坐到前排,时任安吉山川乡乡长王琴英回忆说。

曾经的山川乡,竹木过度砍伐,不少山沟里几乎都没了水。(www.daowen.com)

不准砍伐树木、不准电枪捕鱼、不准开矿挖石……认定“千万工程”指引的路子,山川乡下了决心,将村民多年来的生计列入了“禁止名单”,并写入乡人大决议报告;为了涵养水源,还建了生态水库。

经历一番彻头彻尾的整治后,山川乡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提升,茶叶、旅游业也开始发展,2004年,成为“千万工程”现场会议后全省的考察点。如今的山川乡,河水潺潺,茶园青青,村民们在优美的环境中生产生活。

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扎实推进。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一直亲自抓“千万工程”的部署落实和示范引领,每年都召开一次全省现场会做现场指导。此后,这也成为浙江历届省委每年雷打不动的惯例。

2003年至2007年突出示范引领,在1 万多个建制村推进道路硬化、卫生改厕、河沟清淤等;

2008年至2012年突出整体推进,主抓畜禽粪便、化肥农药等面源污染整治和农房改造;

2013年以来突出深化提升,攻坚生活污水治理、垃圾分类、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

“千万工程”一路走来,浙江农村发展思路发生了转变,村居面貌发生了质变,村民们的习惯发生了巨变,“美丽转身”的故事俯拾皆是:

曾经的“水晶之都”——浙江浦江县,家家户户建水晶作坊,很多村里的河水因为浸入水晶打磨的粉末变成了白色,生态环境质量公众满意度全省倒数第一。

“污染河流,毁坏家园,哪怕金碗也要把它砸了!”

浦江县掀起一场水晶产业整治雷霆行动,终于摘掉了“全省最脏县”的黑帽子,河水越来越清,鱼也越来越多。

曾经的“生猪大县”——浙江海盐县,地处浙北杭嘉湖平原,境内河道众多却污染遍布,不少村子里“奔驰宝马狂奔在猪粪堆里”。

当地发动“生猪养殖业减量提质转型升级”行动,引导养殖户走上转产转业、绿色发展之路,江南水乡重现生机。

… …

不走容易的路,要走正确的路。

突出高质量,打造升级版。进入新时代,“千万工程”进一步丰富了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内涵外延,更加注重乡村特色、环境治理、乡风文明、宜居宜业,让乡村不仅干净美丽,而且充满温度、各具韵味、富有活力。

15年久久为功,“千万工程”为浙江农村地区转型发展蹚出一条新路。2017年浙江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956元,同比增长9.1%,是全国13432元的1.86倍,连续33年位居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第一。

对于“千万工程”,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挂念在心。“浙江山清水秀,当年开展‘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确实抓得早,有前瞻性。希望浙江再接再厉,继续走在前面。”2015年5月,他在浙江调研时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