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摘牌该园区村办使用土地7.3 亩建设厂房,7月30日就拿到了施工许可证,其中,土地审批流程仅用了12天时间。”浙江理通风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张灵惊叹于“大拆大建”的温岭速度。
12天,创下了温岭最快土地审批速度。大溪镇深化“最多跑一次”,为企业开展全程免费代办。在温岭,优化审批服务,加快拆后利用速度已是常态。温岭组织发改、国土、环保、建设等职能部门开展联合踏勘、联合图审、联合竣工验收,有效压缩审批周期6个月以上。
“三改一拆”势如破竹,拆后如何有效利用释放红利?
“2013年,温岭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启动拆后土地综合利用试点工作,随之出台了第一个拆后利用专项规划,确立了温峤镇上街区块等6个拆后利用试点。”温岭市环综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温峤拥有全国最大的工量刃具交易中心。温岭市统筹区域特色,坚持“腾笼换鸟”理念,将“三改一拆”与产业转型升级、低效土地再开发等结合起来,打造温峤镇工量刃具转型升级示范区。
走进温峤镇上街工业园区,几十幢标准厂房鳞次栉比,道路亮化、绿化、排水、排污、消防全部规范化设置。曾经总面积290 亩的区块内聚集着105 家“低散乱”厂房,安全隐患严重,企业年销售产值不到4000万元,年纳税仅200 多万元。
“目前上街区块一、二期预估新增产值2 亿元左右,如三期全部完工将新增工业产值8 亿元,实现利税5000 万元。”温峤镇副镇长陆江波对园区未来的发展信心十足,“温岭还建立小微园长效管理机制,引入专业的第三方园区管理机构对园区进行物业化管理的探索,并将于2019年1月在温峤上街工业区率先试点。”
正是看到园区的发展前景,台州亮工数控刀具有限公司总经理汪元斌在违建厂房被拆除后,又选择回到这里。“没有安全生产,企业根本谈不上生存。以前有老外过来考察,一看到脏乱差的厂房,摇头就走。”汪元斌感慨万千,搬到新厂房,老设备自然就被淘汰了,产品也由普通车床的车刀升级为数控机床的车刀,顾客信任度和满意度都提升了,一年总产值同比增加了85%。(www.daowen.com)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借“三改一拆”这场行动,温岭整合推进重点行业整治等工作,大力推进小微园建设和老旧工业点改造,倒逼产业升级。目前,39个小微园区,已投产14个,竣工未投产5个,建成厂房及配套用房面积168万平方米。到今年年底,除今年新增入库的3个小微园区外,将完成其余全部园区的供地和开工,投产达到21个。
大溪镇首创零门槛“飞地”模式,通过拆除“低散乱”企业清理出大量低效土地,由空间革命驱动产业升级。飞地模式推进占地达300 亩的综合产业园区正在加速,设计共能容纳100 家企业。沙岸小微园采用“村办使用+工业地产”混合开发模式,令小微园区建设驶上快车道。
横峰街道于今年3月启动全域改造,力求从源头上破除“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传统发展模式。下洋林村小微园规划涉及违法建筑20 多万平方米,拆除后,该地块将采用工业地产、村集体混合开发模式,入驻产业为制鞋业及配套产业,建成后作为街道鞋业转型升级的示范区。
新河镇制定“整村拆改”方针,拆除雅雀村整村全部违法建筑,在村中心设立占地75 亩的工业园区,有效整合资源,提升产业创新发展,并进行农村小康型住宅改造计划,让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同在。
这场必胜的战役,温岭前行不辍。
(作者:赵静 杨群 原载2018年11月26日《浙江日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