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天姥山:一个历史文化名山的辉煌沿革

天姥山:一个历史文化名山的辉煌沿革

时间:2023-06-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天姥山之所以成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山,与晋宋谢灵运开山、唐代李白梦游、明代徐霞客科考,因缘际会,相得益彰。天姥山得名于秦汉时期,至晋宋,天姥山一带发生了一系列历史上有影响的事件,使天姥山名闻遐迩。此后,“元嘉团扇”成为中国山水画的代名词,而天姥山则成为中国山水画的发祥地。时至大唐,诗仙李白一首《梦游天姥吟留别》成千古绝唱,遂使天姥山名声大振,如日中天,进入天姥山名扬天下的全盛期。

天姥山:一个历史文化名山的辉煌沿革

地以山望,山以人名。天姥山之所以成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山,与晋宋谢灵运开山、唐代李白梦游、明代徐霞客科考,因缘际会,相得益彰。

天姥山得名于秦汉时期,至晋宋,天姥山一带发生了一系列历史上有影响的事件,使天姥山名闻遐迩。一是东晋支遁等十八高僧、王羲之等十八名士,会于天姥之阴沃洲山,共创佛教般若学,号称“六家七宗”“支竺遗风”,影响深远,这里成为佛教中国化发祥地。二是晋宋时谢灵运伐木开道始通临海。据《宋书·谢灵运传》载:“尝自始宁南山伐木开径,直至临海,从者数百人。”史称“谢公道”。谢灵运曾作诗:“暝投剡中宿,明登天姥岑。”成为中国早期山水诗和名山志的开山之作,天姥山因而成为中国山水诗的发祥地。三是南朝宋元嘉朝廷遣画师摹山状于团扇。天姥山,上接台云,下临剡曲,群峰过峡,层峦叠嶂。故东晋大画家顾恺之赞叹:“千岩竞秀,万壑争流!”更有影响的是“元嘉团扇”,宋《太平御览》“天姥山”条载:“元嘉中,遣名画(师)写状于圆扇,即此山也”。唐徐灵府《游天台山记》也有相关记载。此后,“元嘉团扇”成为中国山水画的代名词,而天姥山则成为中国山水画的发祥地。再是梁武帝命高僧僧祐赴天姥余脉石城山雕凿弥勒大石像,号称江南第一大佛,刘勰特为之撰《梁建安王造剡山石城寺石像碑记》,成为剡东佛教般若学兴盛的标志。从此,剡东天姥,灵山秀水,人文胜迹,开始走进人们的视野,奠定了天姥山天下名山、风景名山、宗教名山、人文名山、诗画名山的重要地位。

时至大唐,诗仙李白一首《梦游天姥吟留别》成千古绝唱,遂使天姥山名声大振,如日中天,进入天姥山名扬天下的全盛期。李白一生曾多次畅游浙东,其中最有名的当数《梦游天姥吟留别》。据考证,李白此诗作于天宝六年(747年)第二次入剡中临行之前,即李白奉诏入京又赐金还山次年(746年),在山东兖州留别东鲁诸公时所作,表达了李白倾慕谢公高风、不畏朝中权贵,魂归天姥仙山的曲折心迹。此诗一出,名扬天下,成为历史上颂扬天姥山的千古绝唱!据唐诗之路学者竺岳兵先生考证,在唐代,李白、杜甫孟浩然王维、皎然、刘长卿等著名诗人追慕先贤,吟诗感怀,踏出了一条“浙东唐诗之路”,成就了一条飘逸着翰墨清香的山水人文长廊。同时,唐代杜甫,年轻时曾裘马轻狂,入剡有年,晚年作《壮游》诗,忆及剡中,仍心驰神往:“剡溪蕴秀异,欲罢不能忘。归帆拂天姥,中岁贡旧乡。”诗人白居易于太和六年(832年),为剡东撰《沃洲山禅院记》:“东南山水越为首,剡为面,沃洲天姥为眉目。”(www.daowen.com)

斗转星移,时至宋元明清,天姥山麓的子民奋发图强,耕读传家,儒风昌盛,南宋朱熹诸多理学大儒,往来新昌,集贤传道,一时成理学名儒往来麇集之地。新昌唐末至清代,科甲连绵,登进士者近200人。名公巨卿,接踵而出,宋代的黄度、石公弼、王爚,明代的何鉴、吕光洵、潘晟等,都是入朝理政的天姥骄子;更不乏高僧名士流连忘返。历代有钱镠、罗隐、陆游、朱熹、张即之、徐渭、范仲淹宋濂、方孝孺、汤显祖、张岱、徐霞客、袁枚、方苞、俞樾、金农、蒲华、郁达夫、蔡元培、弘一、印光等名人日本高僧最澄、成寻、荣西、奝然等,均莅天姥,追慕先贤,眷恋山水。他们入则游弋,出则咏言,为天姥山留下无数精彩篇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