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浙江参与长三角大湾区建设的重要行动

浙江参与长三角大湾区建设的重要行动

时间:2023-06-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是谋划实施大湾区主要城市之间的大通道建设。三是加快推进都市区“1 小时通勤圈”建设。从创新水平来看,在环杭州湾地区杭州无疑是最为突出的,这一区域的重要特点是发展均衡性较高,在创新方面没有明显的后进城市。因此,在长三角大湾区整体步入创新经济发展阶段的大背景下,建设创新型城市群是一项必须落实的重大举措。

浙江参与长三角大湾区建设的重要行动

第一,着力推进一体化综合交通网建设。一是坚持空港优先、四港联动。从综合交通体系上看,目前环杭州湾地区国际空港发展是短腿,要将杭州萧山机场定位于亚太地区重要空港门户,宁波栎社机场定位于区域性国际枢纽机场,嘉兴机场定位为全球性航空物流干线机场,加快推进提升。同时做好海港、空港、陆港和信息港四港联动,加强互联互通,提升运输效率。二是谋划实施大湾区主要城市之间的大通道建设。诸如杭州湾跨海铁路通道、跨海沿湾高铁、高速公路等都是需要重点考虑的建设工程。三是加快推进都市区“1 小时通勤圈”建设。在杭州、宁波两大核心城市新建若干大型铁路综合枢纽,同时,在空港、海港和铁路站场规划建设多种运输方式紧密衔接的换乘系统,提升便捷度。杭州、宁波两大都市区不仅要加快中心城市地铁网络建设,而且要统筹谋划好中心城市与周边区域之间的城际铁路建设,在都市区范围内让轨道交通等快速通道与城镇、产业布局有机衔接。

第二,着力建设创新型城市群。从创新水平来看,在环杭州湾地区杭州无疑是最为突出的,这一区域的重要特点是发展均衡性较高,在创新方面没有明显的后进城市。因此,在长三角大湾区整体步入创新经济发展阶段的大背景下,建设创新型城市群是一项必须落实的重大举措。既要“双极”驱动,充分发挥杭州、宁波两个中心城市的极核功能,高水平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努力集聚全球高端创新要素;又要六市联动,以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宁波甬江科创大走廊、嘉兴G60 科创大走廊等为纽带,促进产业平台与科创走廊联动融合,构建六市协同创新体系;还要以各类创新载体为抓手,突出抓好大学、科研院所、科技园(城)、孵化器等创新载体建设,依托之江国家实验室、阿里巴巴达摩院、西湖大学等建设世界一流研究院,布局国家实验室和大科学装置,吸引国际知名科研机构联合组建国际科技中心。

第三,着力构建开放开发大平台。世界级大湾区应该是全球开放水平最高的区域,为此,要深化拓展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功能,不断强化宁波舟山港的油品交易、离岸贸易、中转贸易等国际航运物流服务功能,积极创建宁波舟山自由贸易港。世界级大湾区也应拥有高能级的产城融合大平台,要坚持产城融合发展理念,着力解决目前各地产业平台碎片化、同质化的问题,整合提升产业集聚区、开发区(园区)、高新园区等各类开发区以及综合保税区海关特别监管区,谋划若干新的产城融合发展平台,串点成线,形成产业链、服务链、资金链和创新链高度融合的经济大走廊、城市连绵带。同时,还要谋划建设既高度现代化、国际化,又各具特色的特色小镇,构成合理的城镇体系和生产力布局。

第四,着力构建要素市场化配置新机制。大湾区经济一般来说都是跨行政区经济,实现生产要素的市场化配置至关重要。要依靠制度创新,让市场机制在区域一体化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决定劳动、资本、土地和其他创新要素的流向,提高要素配置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激发经济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一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各级政府应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统领,着力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着力创造最便利的投资营商环境。二要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打破跨行政区的市场壁垒,充分发挥各类市场主体作用,构建开放有序的统一大市场,促进资源要素按照市场规律自由流动。三要高度重视金融市场培育。加快钱塘江金融港湾功能培育,打造集互联网金融、创业投资、绿色金融、财富管理、保险创新等于一体的新金融产业链和生态圈,提高在全球金融市场体系中的地位。(www.daowen.com)

第五,着力完善跨行政区域的沟通协调机制。在现实体制背景下,湾区建设若要取得实效,构建多层次、多元化的沟通协调机制必不可少。在长三角层面,要围绕规划对接、战略协同、市场统一和专题合作开展沟通协调。在环杭州湾地区城市层面,要全面加强经济、科技、教育医疗文化、旅游、生态、基础设施等领域的紧密合作,建立健全城市之间双边、多边沟通协调机制。此外,还须探索建立特定区域或领域之间的沟通协调机制,比如跨行政区域开发区的合作、港口合作、教育合作、医疗合作、环保合作,等等。通过沟通协商,取得“双赢”“多赢”效果。

(作者:黄勇 陈文杰 原载2018年10月25日《浙江日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