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专业教育服务农村经济建设

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专业教育服务农村经济建设

时间:2023-06-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是在上海市农业学校的基础上,经市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成立的全日制公办高等职业院校,隶属市农委。1981年年初,农业部、教育部决定,市农业学校列为全国重点中专学校。此举得到了农业部教育司的充分肯定,学校被评为“为农村经济建设服务先进学校”。1993年10月,成立“上海市农业学校教育发展奖励基金会”。同年,学校获得“上海市职业技术教育先进集体”“上海市文明单位”称号。

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专业教育服务农村经济建设

【办学机构】

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是在上海市农业学校的基础上,经市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成立的全日制公办高等职业院校,隶属市农委。1978年5月,市政府批准恢复市农业学校。同年10月,市有关部门决定在七宝筹建上海农学院,市农业学校由七宝迁至松江。为使学校能顺利完成搬迁,尽快开学上课,经市农业局和松江县政府协议,将“松江五七农大”搬迁至原上海市松江农校校址,两校由市农业局和松江县共管。1980年5月,松江县五七农大二年制农学、牧医、农机专业学生110余人全部结业离校。同年9月,市农业学校与松江县脱钩,学校由市农业局主管。复校后,为了保证学校教学和师生生活的需要,先后新建了教学大楼、图书馆气象观测站、金工实习车间、温室、牧场、学生宿舍、家属宿舍、教工食堂、配电间等,共计建筑面积8 600余平方米。1981年年初,农业部、教育部决定,市农业学校列为全国重点中专学校。1984年7月,市农业局党委决定正式建立学校党政班子。为适应学校发展的需要,学校又新建实验楼和宿舍楼各1幢,合计建筑面积3 300余平方米。为进一步加强实习基地建设,有利教学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征地3.6公顷扩大校园面积,从而使学校的实习基地达到了一定规模和水平,对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

1987年,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更好地为“三农”服务,学校诞生了一支由青年教师为主体的技术咨询服务队。这支服务队利用暑期,骑着自行车,奔赴上海10个郊县及部队,通过各种形式、各种渠道进行农牧业为主的技术咨询服务。启动仪式出发当天,团市委农工部领导前来送行。上海电视台两次对咨询服务队的组织活动情况进行采访报道。活动获得了很大的社会效益,并为学校坚持为农服务的办学理念起到了实践和示范作用。此举得到了农业部教育司的充分肯定,学校被评为“为农村经济建设服务先进学校”。咨询服务队荣获上海市“新长征突击队”称号。1988年11月,受内蒙古教育局委托,学校为内蒙古扎兰屯市选送的25名学生开设“农业经济管理”中专班。这25名学生毕业后均回到扎兰屯市自主创业,其中不少学生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经过奋力拼搏,取得了可喜的成就。这为当地早期的青年创业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1989年8月,在市教育局招生办支持下,学校自行招生,自行考试,招收不包分配的畜牧兽医专业中专试点班。1992年4月,上海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由上海市区迁到松江与市农业学校合并,实行对外两块牌子、对内一套班子。两校合并,不仅两校资源共享,扩充了学校资源,更重要的是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实行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办学,特别是为更大范围内开展农民教育创造了条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年12月,市农业局党委根据学校发展需要,决定将学校党总支升格为党委。1993年10月,成立“上海市农业学校教育发展奖励基金会”。基金会设立的宗旨是贯彻《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精神,大力发展农业职业教育事业,充分发挥教职工积极性,鼓励学生品学兼优立志务农,以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所需要的高质量农业科技人才。基金会由市农业局和松江县领导分别担任正副理事长,基金会首期筹得资金达40余万元。

1994年4月,《上海市农业学校七年发展规划》通过评审;6月,学校召开了第一届教职工代表大会,会议全票通过了“七年发展规划”和“学校管理收入分配改革方案”;11月,受市计委委托,上海市投资咨询公司建设规划专家组完成了“七年发展规划”的论证评估。在市计委、市农委和市财政局的大力支持下,规划得到顺利实施。“八五”期间共投入基建资金887万元,先后建造体育馆、运动场、礼堂、学生宿舍、学生食堂、教工住宅、锅炉房等一批教学、生活、文化设施。“九五”期间,学校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建造了综合培训楼1幢、办公楼1幢、教工住宅2幢、园艺实训基地1个。随着学校七年发展规划的逐步实施,大大改善了办学条件,促进了教育质量不断提高,为争创一流学校、为学校进一步提升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和保障。学校与浦东农民中专学校、金山钱圩职校、奉贤农广校、南汇农广校、闵行北桥职校、崇明向化职校、松江职校等10所学校联办校外中专班,这对培养更多急需农业技术人才起到了积极作用。

从1978年复校到90年代末,学校遵循教育要“三个面向”,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的要求,经过全校教职工的发奋努力,走出了一条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办学新路,并通过加强教学研究,不断改革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坚持科学民主、规范管理,加强两个文明建设,全面提高教职工队伍素质。复校后,学校加强国际和国内的交流合作。学校与日本松江高等农业学校和法国圣·日尔曼农业学校结为友好学校,两校同样每年互派师生互访、实习交流办学理念。1996年6月,市委授予学校党委“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同年,学校荣获市农口系统文明单位称号。1997年4月,经市教委评估,学校被评为A等,跨入全市优秀中专学校行列。同年9月30日,市长徐匡迪为学校题词“坚持为农方向,培养农业技术人才”,农业部常务副部长相重扬题词“总结经验,开拓未来”,以寄语学校为上海农业的发展、为市郊两个文明建设培养更多高质量人才作出更大的贡献。

1998年8月,学校制定《建设上海市现代化标志性职业技术学校总体规划》。先后实施校园改建工程、课程改革工程、师资建设工程、实训基地工程和教育精品工程等项目,全面提高了学校的教学条件和师资水平。1999年年初,由中国农学会牵线,学校与韩国济州观光产业高等学校结为友好学校。同年5月,学校与上海交通大学农学院合作成立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分院,开始招收高职学生,共培养高职学生193名。2000年,市教委正式授牌学校为“上海市现代化标志性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同年,学校获得“上海市职业技术教育先进集体”“上海市文明单位”称号。

2001年4月,学校在市农委、市教委、市农林局的支持下,正式提出申办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2002年4月,经市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正式建院,市委常委、副市长冯国勤为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建院揭牌。2005年12月8日,学院召开第一届教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了学院的“十一五”发展规划,对促进学院向着科学、健康、协调的目标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院积极开展校企合作,与包括上海光明集团、上海鲜花港、上海农展集团等众多农业龙头企业在内的170余家企业建立订单培养、顶岗实习、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技能培训、技术服务等合作关系。同时,积极开展国际教育合作与交流,先后与日本、韩国、法国等农林院校结为友好学校,每年派出40余名师生到国外交流学习。(www.daowen.com)

2010年9月17日,经市教委批准,以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为牵头单位的有43家企业和相关院校参加的“上海现代农业职教集团”正式成立。学院依托集团以农林类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为纽带,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积极探索优势互补、需求对应、互利共赢的校企合作途径。学院与技术先进、管理规范、经济效益好、社会责任强的国家级、市级农业龙头企业紧密合作,做到“教师教在实践一线、学生学在工作岗位”,构建目标共定、人才共育、过程共管、质量共评、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有效机制。

至2010年,学院占地总面积38.13公顷,其中学院本部10.73公顷、浦东新区临港新城的实训基地27.4公顷;另外,在松江现代农业园区内长期租赁土地18公顷,建设上海生态农林类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学院教学行政用房面积7.89万平方米,生均17.57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4 978.1万元,生均1.11万元;各类藏书23.6万册,各种中、外文纸质期刊488种。学院连续七届荣获“上海市文明单位”称号,还荣获“上海市文明校园”“上海市平安单位”“上海市花园单位”“上海市教育系统绿化工作先进集体”“上海市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先进集体”等称号。

【专业设置】

学院成立后,上海市农业学校仍继续招生。学院开设专业23个,2010年招生专业22个,其中园艺技术、园林技术、动物医学、生物技术及应用4个专业为上海市重点建设专业,也是学院的特色专业。学院面向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招生,根据数据平台显示,学院全日制在校生4 492人,其中高职生3 970人;教职工293人,其中专任教师146人,占49.8%;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40人,占27.4%;硕士及以上学位96人,占65.74%;青年教师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占77.68%。同时,学院聘请其他高校教师、企业能工巧匠来校兼课、兼职,形成了一支稳定的外聘教师队伍。

【招生就业

学院充分利用教育资源,进行多层次、多渠道、多种形式办学,为上海乃至全国培养更多的农林业生产和科技所需要的人才。学院建院以来,共招生11 951名高职学生(其中招收江苏、浙江、江西、福建、云南等26个省市区学生1 995名),学院还分别与中国农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上海电视大学联合办学,设立教学点,共招收成人大专、本科学员14 429名。同时,为对接上海建设现代农林业对各层次人才的需求,以及全面提高第一线农民素质的需求,学院通过建立上海郊区农民现代远程教育体系和开设各种形式培训班等途径开展农民教育。远程教育教学点延伸至乡镇和行政村,教学点达500余个,农民在家门口就可接受培训;为适应上海郊区实施现代农业对第一线农民生产、转移和转岗的需求,学院开展专业农民、农民职业技能、创业农民、转移农民和农民转岗就业等多项培训,接受培训的农民达3万余人次。这对全面提升上海农民素质,推进上海现代农业实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由于学院明确办学目标和定位,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深得社会和用人单位欢迎和认可。学院毕业生的就业率均达98%以上,其中不少毕业生踊跃报名参加“三支一扶”(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和支援西部计划,先后有101名毕业生光荣地加入“三支一扶”行列,这不仅使学生自己从中得到锻炼,也为学院的教育教学工作赢得了好评,争得了荣光。2010年,学校被评为“三支一扶”工作先进高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