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切花】
1978年后,上海市鲜切花生产逐步恢复和发展。1980年,全市上市鲜切花30个品种、28万支。1984年,上市鲜切花600万支,出口10万支。
从1986年起,郊区先后建成一批面积比较集中,采用优良品种、利用温室或管棚栽培的现代化花卉生产基地。北片以市林业站的花卉良种试验场为龙头,包括彭浦、真如、松江、崇明的花卉生产基地;南片有上海花卉联营公司、洛神园艺公司和梅陇花卉园艺场等花卉生产基地。1986—1990年,从国外引进的花卉优良品种有香石竹(多头、单头)、切花月季、切花菊花、唐菖蒲、非洲菊、满天星、香雪兰、六出花、百合花、孔雀花、紫罗兰、麟麟菊、郁金香、风信子、补血草、鸢尾等,全市鲜切花品种全面得到更新。同时,加强设施建设,发展温室管棚栽培。由于引进的鲜切花良种大多数适宜在室内栽培,因此各花卉生产基地都兴建了一批塑料管棚群和大型现代化温室。在人工调控开花期技术方面,取得可喜的进展,香石竹、菊花、满天星、非洲菊等4个品种,基本上做到全年供花;切花月季,除3月、4月外,可以做到10个月供花;唐菖蒲,除1月中旬至4月中旬外,其余9个月都可供花;马蹄莲可以供花8个月。
1990年,全市鲜切花种植面积89.07公顷,有温室3.5万平方米、塑料大棚22万平方米,设施栽培面积占鲜切花种植面积的60%,上市鲜切花近2 000万支,年销售额1 000多万元,约占全国鲜切花总产量的1/3,成为全国重要的鲜切花生产基地。
1991年,全市鲜切花生产面积增至140公顷,年产鲜切花3 000多万支。1992—1994年,上海开展“香石竹周年均衡生产”课题研究,研究成果获林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实现一年四季生产香石竹切花,香石竹作为上海主要切花品种得到快速发展。
1995年,全市鲜切花生产面积433公顷,上市鲜切花2亿支,年销售额1.5亿元。与1990年相比,5年间鲜切花面积增加4.9倍,鲜切花上市量增加10倍,年销售额增加15倍。
1996年,全市鲜切花面积433公顷,栽培以香石竹、唐菖蒲、切花月季、菊花等四大品种为主,辅以香雪兰、扶郎花、百合、满天星、晚香玉、马蹄莲、鸢尾等。香石竹是上海当家品种,生产面积200公顷,约占全国面积的50%,为全国香石竹主要供货基地。上海市“香石竹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被国家科委列为国家级科技成果重点推广项目。全年销售鲜切花2.9亿支,其中高档花销售量占花卉销售总量的30%,出现产销两旺景象。1999年,上海市“香石竹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推广”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一等奖。
2000年后,全市鲜切花生产发展迅速。至2001年年底,全市鲜切花面积746.67公顷,其中设施栽培面积400余公顷,占53.57%,全年销售鲜切花3.7亿多支。
2002—2007年,全市年鲜切花栽培面积约660~770公顷,鲜切花销售量逐年攀升,2002年销售量2.1亿多支,2003年销售量近5万支,2004年销售量7亿支。2005年,全市销售鲜切花2.95亿支、鲜切叶1 034.7万支,鲜切花销售量有所回落。2006年,全市鲜切花销售量提升至7亿多支。2007年,全市鲜切花销售量8.88亿支,销售额达3.3亿元。
2008年,全市鲜切花种植面积增加至913.9公顷,其中设施栽培面积582.7公顷,占63.76%,全年销售鲜切花4.42亿支,销售额1.35亿元。花卉出口品种呈现多样化发展,菊花、香石竹、百合、红掌、一品红、腊梅、非洲菊、蝴蝶兰等鲜切花,分别出口到日本、美国、韩国、马来西亚、以色列、荷兰、肯尼亚等国家和中国香港地区,年鲜切花出口额337.46万美元。
2010年,全市鲜切花面积737.3公顷,其中设施栽培面积占83.55%,年鲜切花销售量13.54亿支,年销售额1.98亿元,年出口额202.7万美元。上海种植的鲜切花品种主要有香石竹、郁金香、现代月季(玫瑰)、香石竹、百合、唐菖蒲、菊花、非洲菊等数十种,基本上保持供需平衡。
【盆花和观叶植物】
1978年后,上海市盆花和观叶植物生产发展迅速。1980年,全市上市盆花80个品种、13.1万盆。1984年,上市盆花快速增加至60万盆,观叶植物上市15万盆。
1986年始,上海陆续从国外引进100多个盆花和观叶植物新品种。盆花新品种有花叶苋、矮萁一品红、矮牵牛、蟹爪兰、仙客来、丰花月季、金苞花、荷兰菊等,观叶植物新品种有黄金葛类、网纹草类、龙血类、凤梨类、火鹤花类、花叶芋类、橡胶树类、鹅掌柴类、秋海棠类、吊兰类等,受到消费者欢迎。生产盆花和观叶植物的单位和农户发展也较快,其中生产批量较大、品种较多的单位主要有梅陇花卉园艺场、川沙花木园艺盆景场、七宝园艺场、江桥园艺场以及彭浦赵家花园一带花圃。生产盆花和观叶植物农户比较集中的地区,主要有真如、桃浦、彭浦、梅陇、龙华、花木等乡镇。1989年,上海农学院和奉贤县农技中心在奉贤县建成年产1.5万盆仙客来的出口生产基地。1990年,全市上市盆花和观叶植物约115万盆,总产值近300万元。上市的主要品种有菊花、月季、一串红、一品红、矮牵牛、瓜叶菊、仙客来、雏菊、金鱼草、金苞花、橡皮树、一叶兰、悦金山草、棕竹、书带草等,其上市量占盆花、观叶植物总上市量80%以上。
20世纪90年代,盆花和观叶植物租摆业务蓬勃发展。不少花卉企业开展盆花和观叶植物租摆业务,服务对象主要为宾馆、酒店、高档商场、高档娱乐场所、中外合资企业等。闵行区苗圃为60多家宾馆、酒店、游乐场所、商场租摆观叶植物等,年收入达百万元。1996年,全市盆花生产以菊花、仙客来、瓜叶菊、矮牵牛、一串红、一品红等品种为主,年产350万盆,用于节日美化城市街景。此外,西洋鹃、郁金香、风信子等新品种开始上市。棕竹、橡皮树、铁树、散尾葵、鹅掌柴、巴西木、绿萝、春羽、南洋杉、红(绿)宝石、发财树等数十种盆栽观叶植物,成为上海室内绿化的流行品种。1997年,全市各种盆花上市量1 500万盆。1999年,全市盆花生产量1 200余万盆。
2000年后,上海盆花和观叶植物生产销售快速发展。2001年、2002年,全市年盆花及观叶植物生产面积400余公顷,销售量达6 000余万盆,在闵行、松江、崇明、奉贤、南汇、浦东新区等形成一批相对集中的以鲜切花、盆花和观叶植物为主的生产基地。2003年,盆花及盆栽植物栽培面积发展到660余公顷,销售量增加至8 000多万盆。2004年,盆栽花卉销售量近亿盆,多肉植物花卉销售量2 500余万盆,盆栽花卉和观叶植物销售量达到峰值。
2005年,盆花及盆栽植物栽培面积540.1公顷,生产量5 683.9万盆,销售量5 371.8万盆,销售额达2.42亿元。在闵行华漕的上海种业盆花中心能够周年供应各类盆花,春季有四季海棠、矮牵牛、一串红,夏季有百日草、长春花,秋季有孔雀草、万寿菊,冬季有三色堇、羽衣甘蓝、瓜叶菊、大岩桐等。成美园艺、巨扬园艺等台资花卉企业,生产经营热带观叶植物,开发生产蝴蝶兰等名贵花卉,从荷兰、日本、以色列、马来西亚、德国、美国以及中国台湾地区引入中高档花卉品种和一两年生草本花卉进行繁育栽培,成为上海花卉规模化生产的主栽品种。
2006年,全市销售盆花及盆栽植物达1亿多盆,其中蝴蝶兰、红掌、凤梨等3个盆栽花卉品种,栽培面积64.05公顷,销售量333.8万盆,销售额7 775.6万元,平均每公顷产值121.5万元,高于整个盆栽花卉平均价值近1倍。2007年,全市盆花和观叶植物种植面积284.2公顷,销售盆花及观叶植物5 496.3万盆,销售额达2.83亿元。
2008年,全市盆花和观叶植物种植面积242.7公顷,销售盆花和观叶植物3 693.6万盆,销售额1.13亿元。2009年,全市盆花和观叶植物种植面积218.9公顷,销售盆花和观叶植物3 124.1万盆,销售额1.4亿元,出口创汇1.4万美元。
2010年,全市盆花和观叶植物种植面积419.5公顷,销售盆花和观叶植物5 227.7万盆,销售额达2.62亿元。2010年,全市盆花和观叶植物销售量比1990年增加45倍。
【盆景】(www.daowen.com)
1978年后,上海的盆景生产发展迅速,盆景艺术得到普及和提高,几乎所有的县级花木苗圃,都有盆景栽培。其中规模较大具有一定批量生产的单位,有川沙县花木盆景场、上海县北桥苗圃和梅陇花卉园艺场、嘉定县江桥园艺场和长征乡中外合资佳美园艺公司、崇明县永夜绿化工程有限公司、松江县欧堡利亚实业有限公司等。1980年4月,上海植物园编著的《上海龙华盆景》出版。上海花圃生产的盆景年产量达3万盆,除供应上海市场外,还出口到国外。经过数十年努力,上海的盆景生产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刻意求新,形成了独特的海派盆景风格和艺术特色,主要是风格自然流畅、苍古入画,造型粗扎细剪、虬曲多姿,树种丰富多彩、琳琅满目,小型微型盆景、玲珑精巧。1982年,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世界园艺博览会上,上海植物园参展的200盆山水盆景获大金奖;在南斯拉夫萨格拉布市国际花卉盆景展览会上,上海参展的近200盆树桩盆景获展会最高奖——最佳水晶花奖。1984年6月,市园林局通过民间合作方式,在丹麦哥本哈根举办中国盆景艺术展览。同年,胡运骅著《中国盆景艺术》出版,该书对海派盆景风格和艺术特色做了诠释。1985年9月25日—10月20日,中国花卉盆景协会与市园林局在虹口公园举办中国盆景展览,展品1 600余盆,游客140余万人次。1988年7月,在英国格拉斯哥市举办的国际园艺节展会上,上海植物园参展的120余盆树桩、水石盆景获得大奖——盆景作品奖。1989年9月起,在4年1届的国家级中国盆景专类展览上,上海参展的黑松盆景“高风亮节”“旧貌换新颜”,山水盆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罗汉松盆景“峥嵘岁月”,五针松盆景“平步青云”“雄风”等相继获得一等奖。上海还多次派员或组团参加国际园艺展览、盆景艺术研讨、盆景示范表演等国际性盆景活动,取得优异的参展成绩和良好的国际声誉,促进了全市盆景生产发展和盆景技艺提升。全市每年生产的各种盆景约25万盆,除供应上海和兄弟省市外,约有半数以上销往东南亚、加拿大和西欧等地。上海植物园生产的盆景,得到国内人士的好评和外国友人的称赞,出口量逐年增加。
1990年5月,在日本大阪国际花与绿博览会上,上海植物园参展盆景100件,其中13件常绿盆景作品获奖,以展现古松饱经风霜动态美的百年大阪松树桩盆景“苍松迎客”、小叶罗汉松“老当益壮”获金奖和优秀奖,主干颇有苍龙腾飞之势的百年罗汉松“蛟龙浮波”获金奖,“登天有路”等4件获银奖,奇式黑松等6件获铜奖。日本NHK电视台对获奖的上海盆景作品进行了拍摄和播放。日本皇太子参观博览会中国盆景馆时,对上海植物园的精湛盆景艺术十分赞赏。1996年,全市盆景生产主要有五针松、罗汉松、黑松、翠柏、榔榆、雀梅、银杏、棕竹、火棘、龟甲冬青、天竺、六月雪等常见树种盆景,树种丰富,造型新颖,以中小盆景为主,年产约30万盆,是上海花卉出口创汇的拳头产品。1997年10月31日—11月2日,第四届亚太盆景赏石展在上海植物园举办,展出中外盆景、赏石精品300余件。
1999年,在中国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上,上海参展的盆景金叶五针松“拂云擎日”、牡丹“八千代椿”获大奖,盆景黑松“虎踞龙盘”、大阪松“东方神韵”和微型盆景“荟萃”,牡丹“黑达谷拉斯”“金色爱丽斯”获金奖。
2000年后,上海的盆景生产快速发展。2002—2003年,全市盆景生产面积96.9公顷,销售量523.8万盆,销售额2 751.2万元。
2004年10月,上海植物园主编的《上海植物园盆景藏品集》出版。上海植物园为海派盆景发源地,该书是建园30年间海派盆景作品创作的一个缩影。上海植物园建有盆景展示园和生产基地,面积逾6公顷,汇集海派盆景为代表的2 000多盆精品盆景,品种丰富,尤其是松柏类树桩盆景更是雄伟苍健,风采迷人,在国际国内展览中,多次为中国和上海争得荣誉,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2005年12月3日,中国海派盆景研究中心在上海植物园揭牌成立。该年,全市盆景生产面积58.4公顷,销售量312.1万盆,销售额7 178.9万元。通过不断引种栽培,盆景树种已达140余种。
2007年,全市盆景面积53.6公顷,销售量780.8万盆,销售额3 632.9万元。2008年,全市盆景面积48.1公顷,销售量158万盆,销售额2 870.1万元。2009年,全市盆景面积24.8公顷,销售量562.5万盆,销售额7 196.7万元。
2010年,全市盆景生产面积66.7公顷,占全市花卉种植总面积的2.26%,销售量134.7万盆,销售额4 182.8万元,占全市花卉销售总额的5.69%。1991—2010年,上海盆景在国内外重大展览中获奖总计791个,其中金奖119个、一等奖27个。同时,上海的微型盆景也得到较好的发展。
【花卉种苗】
20世纪80年代,上海的花卉种苗生产在应用生物工程技术,进行花卉茎尖组培脱毒制种方面取得成果。1981年1月,市园林科研所运用远缘杂交的方法培育成功百合幼苗;1982年起,该所研究扶郎花试管繁殖;至1984年,育出根系细长的健壮花苗,并繁育成功玫瑰红、浅黄等10多个扶郎花良种,全都保持原种的优良品性,标志国内研究花蕾试管增殖繁育首次获得成功。1985年11月,在第二届中国菊花品种展会上,上海培育的品种菊“墨荷”“绿衣红裳”“黄球型菊”“白球型菊”,独本菊“粉金刚”,多头菊“兼云香菊”,案头菊“太白积雪”等获得8个一等奖。1988年,市林业站生产各类组培种苗和盆花1.3万多株(盆),品种有花叶芋、金苞花、日本切花菊、非洲菊、香石竹等10多个。
至1990年,上海植物园收集到天南星科、竹芋科植物达140种,在引种试验中筛选出极有价值的能推广的观叶植物25种。1992年11月,在第四届中国菊花品种展会上,上海市获得33块奖牌,其中福寿舞、案头菊、大立菊、小悬崖菊等荣获6项金奖。1994年,在北京全国林业名特优新产品博览会上,市花卉良种试验场的唐菖蒲种球、香石竹优质种苗分别获得金奖、银奖。
1995年,市花卉良种试验场和虹华园艺有限公司投资1 300余万元,分别在松江县九亭镇、宝山区杨行镇征地8.67公顷,建设花卉良种和鲜切花出口基地,新建温室2 400平方米、连栋大棚1.34万平方米、组织培养室340平方米。全年生产香石竹种苗120万株,百合、唐菖蒲种球250万粒,年销售额102万元,其中种苗、种球为60万元。
1997年9月,市花卉良种试验场以九亭良种基地为基础,组建上海市花卉育种中心(以下简称“市育种中心”),为全市唯一的花卉良种繁育基地、国家林业局全国花卉育种示范基地。至1999年,市育种中心拥有法国进口智能型温室1万平方米、玻璃温室3 000平方米、连栋大棚5万平方米、组培大楼1 290平方米、离地苗床2万平方米、变温冷库600平方米,花卉育种面积13.3公顷,总投资5 000万元。市育种中心以生产香石竹种苗为主,从以色列、荷兰、德国等国的专业种苗公司引进耐热性、抗寒性的香石竹品种50多个、近10万株优质专利母本苗,利用先进的栽培设施,采取严格的科学管理技术,培育无病、无虫害的优质壮苗,年产香石竹种苗达1 000万株,销往全国各省市香石竹生产单位,产品获得’97全国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市育种中心还选育唐菖蒲种球、菊花、非洲菊、红边朱蕉、合果芋组培苗等一系列切花种苗、种球和优质盆草花系列种苗,年产唐菖蒲等优质种球300万粒,香石竹种苗在全国市场占有率达40%。“满天星优质种苗繁育及周年供花高产栽培技术”“百合花种球、鲜花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等先后被国家科委列为国家级科技成果重点推广项目,市育种中心成为全国上述项目的技术依托单位。市育种中心在浙江天目山,安徽龙王山、黄山等高海拔山区,建立种球生产基地6.66公顷,周围辐射面积近66.66公顷。
至1999年,全市花卉种苗生产形成规模的有市花卉良种试验场、交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虹华园艺公司、大地园艺公司、锦美玫瑰种植公司、中荷花卉公司、康南花卉公司、丽闵花卉公司、市农科院花卉研究中心、闵行区苗圃、闵行区农科院、嘉盛园艺公司等10余家。市花卉良种试验场开发10多个花卉新品种,建立鲜切花组培苗规模生产工艺流程,具有对200多个花卉和观叶植物品种进行批量生产的能力。该年,全市生产的各种花卉种苗(包括组培苗、嫁接苗)达3 500万株,大多销往昆明等地,近800万株销往日本、美国、西欧等国家。
2000年后,上海依靠较强的科技力量和较好的设施设备等有利条件,不断加强花卉品种选育和种苗新品种开发,逐步形成上海花卉产业的特色优势。市花卉良种试验场为花卉种苗生产的龙头企业,具有国际专利香石竹种苗繁殖权,拥有自主产权的种苗、种球变温处理技术和鲜切花目标花期控制技术,成为国家科委认定的香石竹、百合、唐菖蒲等花卉品种的栽培技术依托单位。2001年,市花卉良种试验场“名优花卉良种引种栽培技术研究”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01—2002年,全市年均生产销售香石竹、菊花、非洲菊、扶郎、满天星、勿忘我、玫瑰等优质种苗2 000余万枝,其中出口种苗、组培苗约500万支。
2003年,市林业站切花香石竹新品种“林隆2号”“林隆3号”获国家农业部植物新品种权证书。这是国内首个申请切花香石竹新品种权的品种。该年全市生产销售香石竹、菊花、扶郎、满天星、勿忘我、玫瑰等优质种苗4 000多万株,其中出口种苗、组培苗约500万株。市花卉良种试验场、源怡种苗有限公司和虹华园艺有限公司生产鲜切花种苗分别达到1 200万株、900万株和800万株,占全市鲜切花种苗生产总量的70%。上海种业以集团模式聚合市花卉良种试验场,康南、康登、虹华园艺有限公司等上海各花卉企业,主要经营种子、种苗、人工F1代育苗、中高档花卉和园艺温室,以规模出效益。上海都市维生种苗有限公司引进美国先进的穴盘育苗生产技术,实现周年优质商品种苗工厂化生产。上海鲜花港企业发展有限公司,集组培、生产、展示为一体,带动上海花卉产业的发展。
2004年,全市各种花卉种苗销售量7 000万株。2005年,全市花卉种苗种球种植56.6公顷,销售量1.64亿株(粒),销售额3 563.9万元。市林业总站“香石竹遗传研究和种质创新及新品种开发”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06年,全市花卉种苗生产总量2.7亿株。光明食品(集团)公司生产的花卉种苗实现出口2 100万元,比2005年增长13.4%,主要销往日本、韩国、法国、美国等。
2007年,全市花卉科研机构有20家,以品种选育为主,选育手段有组培快繁、转基因、细胞质融合、诱变、分子标记筛选和自然选育、杂交育种等;选育种类有花期花色调控、耐高温、提纯复壮、防病抗病等,尤其在香石竹、非洲菊的组培育苗、育种和设施栽培方面的科研成果,促进了郊区和上海周边地区的花卉生产,非洲菊项目在中国花卉博览会上获得金奖。全年花卉种苗生产总量3.3亿株,销售额1.26亿元,位居全国第三。全市花卉种苗生产品种多达1 000多种,主要为非洲菊、香石竹、菊花、蝴蝶兰和草花。全年菊花种苗生产量比2006年增加115%,蝴蝶兰种苗生产量增加2 000多万株,以出口为主。上海种业集团以生产非洲菊、香石竹、菊花和草花种苗为主,占全市花卉种苗生产总量的38.2%。上海申苗香石竹种苗专业合作社年产种苗1亿枝。该年上海鲜花港企业发展有限公司完成安祖花、凤梨《植物新品种DUS测试技术指南》研究项目。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调查显示:2007年,林业种子种苗实现产值1.67亿元,比2006年增长32.8%。
2008年,市林木花卉育种中心(以下简称“市花卉育种中心”)承担的“非洲菊园艺性状改良及种质创新”课题,培育出“新太阳黑子”和“金背红”2个非洲菊新品种,申请国家植物新品种权。“新太阳黑子”平均每单株年产花50~60株,“金背红”每单株年产花65~70株,产量相当于进口同类品种的1倍,抗性也强于同类进口品种,而且花色不受季节影响,冬季也可保持新鲜靓丽,受到花农和市场欢迎,并迅速推广至上海郊区和周边省市。同年,地被香石竹“四季红”获得农业部植物新品种权证书,在上海地区冬天可露天栽培,作为地被花坛应用植物成功应用于上海的街头绿地。该年,全市花卉种苗种球种植面积111.6公顷,销售量3.11亿株(粒),其中生产供应香石竹种苗约5 000万株、菊花种苗4 600万株、蝴蝶兰种苗3 000万株、非洲菊种苗500万株、F1代草花种苗8 000万株,约70%销往全国各地,部分出口国外。全市种苗种球销售额6 411.1万元,出口额470.44万美元。上海种业集团所属虹华园艺有限公司连续12年出口日本“虹华”菊苗共2.05亿株,年均产量1 700多万株。
2009年4月,“2009上海花展”在上海植物园举办,在世博花卉品种区展示100个品种,2.7万多株草本、宿根花卉,以及世博新优苗木22个品种、400余株和组合容器20组。8月,市花卉育种中心承担的国家林业局科技成果推广项目“非洲菊新品种的开发和推广”通过国家林业局科技司组织的专家验收。该项目推广自育非洲菊新品种(系)6个,共生产、销售和推广种苗277万株,推广种植面积52.13公顷。生产的种苗和切花产品质量,经农业部花卉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上海)抽检,合格率达100%,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该项目在金山区廊下镇现代农业开发区建立2个非洲菊新品种示范区,面积13公顷,实行标准化生产栽培管理。其间,项目组制定《非洲菊组培种苗生产技术规程》《非洲菊切花生产技术规程》两项企业标准。该年全市花卉种苗种球生产面积59.9公顷,销售量1.97亿株(粒),销售额5 864.3万元,出口以菊花种苗为主,出口额1 102.2万美元。全市种苗生产和出口达到历史最高水平,2009年的出口额比2008年增加234%。
2010年,上海大力发展花卉种源农业,全市花卉种苗种球种植面积164.5公顷,销售量2.71亿株(粒),销售额1.19亿元,出口额794.2万美元。生产的花卉种苗品种主要有蝴蝶兰、红掌、凤梨、百合、菊花、香石竹、非洲菊、玫瑰(月季)、彩色马蹄莲以及大量草花。上海种业集团公司年生产花卉种苗达1亿株,其中8 000万株出口到日本,其余销往全国各地。上海虹华园艺公司生产的菊花种苗“虹华园艺”品牌在日本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得到日本政府的保护,该公司育成的“虹之无瑕”“虹之白露”两个菊花新品种获得农业部批准的新品种保护权。台资花卉生产企业上海鼎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建有10公顷智能温室,生产销售的蝴蝶兰种苗品种有100多个品种,年产量3 500万~4 000万株,绝大部分销往欧洲各国、美国、日本、韩国、南美洲等。浦东新区大地园艺公司出口种苗从非洲菊1个品种增加至近10个花卉品种。上海鲜花港企业发展有限公司拥有40公顷智能温室和28公顷新品种展示区。上海金蓓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非洲菊品种10多个,大量生产销售非洲菊种苗,并年生产销售百合籽球750万粒和彩色马蹄莲种苗750万株,产品出口到日本、德国等国家。比利时爱索特植物园艺(上海)有限公司生产的凤梨组培苗70%出口到欧美,每年供应量约2 500万株,年产值超过3 000万元,每公顷产值达300多万元,凤梨种苗有火炬、平头红、丹尼斯、金钻等70多个优质品种。上海源怡种苗有限公司以生产草花种苗为主,2010年产销量突破1亿株,其中毛地黄、天竺葵、飞燕草、大花海棠等新品种比例达到了15%。上海成为全国花卉种苗种球生产和供应基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