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上海市加强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工作

上海市加强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工作

时间:2023-06-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08年,市林业局组织召开全市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专题会议,进一步加强监测防控工作。2007年,市林业局依托华东师范大学启动上海市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与预警数据库前期建设。12月30日,上海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控技术平台建立,逐步承担上海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预警网络对全市野生鸟类禽流感的监测预警工作,同时是整个监测预警网络的疫源疫病初检中心,为网络各监测站点提供技术与科研支撑。

上海市加强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工作

【日常监测管理】

2005年5月8日,市林业局下发《市防控禽流感工作方案》,在野生鸟类重要栖息地、越冬地等鸟类集中分布区域布设监测站点,并对监测区域内野生鸟类活动状况和异常情况进行全面监测。全市迅速建立监测信息报告制度。各级监测站点按照“早、快、勤、严”监测原则,配合当地动物防疫部门,划定责任范围和监测重点区域,指定专人负责,落实监测人员,坚持持证上岗,设置观察点、巡查路线和监测样点,制定监测防控应急预案,开展野生动物监测和信息报告、野生动物异常情况处置上报和野生动物样品采集,通过巡护、观测和检测,掌握特定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变化情况,提出专项防控建议,保障监测防控工作的有效性、针对性和准确性,严防候鸟等野生鸟类传播禽流感。9月中旬、10月上旬,市野保站派员深入14个监测站点及其组织实施单位开展工作调研,对监测人员进行现场指导,赠送专业书籍200余本。全年35个监测站点共受理群众举报案件128起,开展近3 500次监测,提交监测信息快报近2 000份,采集检测样本近700份,编印全市鸟类监测信息分析报告5期。监测显示全市未发生候鸟等野生鸟类传播禽流感情况。

2006年,全市共受理130起群众关于鸟类异常情况的电话反映,处理3起突发性、群体性动物死亡事件,并对死亡动物及时进行检测。各监测站点共提交日监测报告3 878份,向国家林业局监测总站、上海市重大疾病防治中心和市林业局上报快报831份,编发《鸟情通报》10期。

2007年7月23日,市林业局向社会公布上海5种野生鸟类和8种野生蛇类共15批、50个活体的寄生虫感染检测结果,检测数据远远超出动物食品卫生标准,告示人们:在野外环境中,鸟类、蛇类、青蛙和蟾蜍等野生动物的寄生虫始终保持着“自然疫源地”状况下的生活史循环,如果不遵守自然规律,擅自捕捉和食用来自野生条件下的野生动物,一些寄生虫就会感染人类,引发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安全。上海主要新闻媒体对此作了报道。10月,市野保站组织闵行区、嘉定区野保站的监测人员前往崇明东滩国家级监测站进行观摩交流。2008年,市林业局组织召开全市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专题会议,进一步加强监测防控工作。

2009年4月,市林业局等7个市级主管部门下发通知,自4月20日至5月31日,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活禽和活体鸟类经营市场专项整治行动,预防和控制高致病性禽流感通过市场传播,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市野保站向区县及各监测实施单位分发《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知识挂图》500余份;闵行、青浦、南汇、奉贤、崇明等区县分别采用印制张贴宣传海报、与集贸市场和餐饮场所签订承诺书、悬挂宣传横幅、布设展板等方式广泛宣传。全市各监测站点实施每日巡查报告制度,加强节假日值班值守,全年上报监测报告4 818份,向国家林业局监测总站和市重大疾病防治指挥部办公室上报监测报告692份。根据国家林业局《关于配合做好猪流感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市林业局组织10个区级监测站开展甲型流感防控和相关目标物种调查与监测工作。全市检查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单位44家、大型林地(野生动物栖息地)41片、花鸟市场或集贸市场164个和餐厅饭店94家,查获违法经营鸟类和蛙类等野生动物1 000余千克。

2010年,市林业局按照《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规范》,加强对10个区县监测站、25个国家级和市级监测站的指导和检查,强化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工作,严格执行定期报告制度。市野保站组织业务骨干前往青浦、浦东新区(南汇)、松江、闵行等基层监测站点进行现场指导和业务培训。全年各监测站点共接到和处理市民来电86起,收集和处理各种鸟类36只,上报监测报告4 609份,上报国家林业局监测总站和市重大疾病防治指挥部办公室监测报告668份。

【主动预警工作】

2003年,市农林局与市畜牧兽医办公室联合开展野生动物疫病监测预警工作,在全市10多个敏感部位建立野外监测点,采集检测417个野生动物样本。

2005年,市野保站和华东师范大学联合开展“崇明岛迁徙鸟禽流感传播途径的研究与预警体系的建立”研究,重点对崇明岛迁徙鸟类禽流感病毒携带情况进行调查和研究。

2006年,市林业局开展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技术平台与研究前期工作,探索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主动预警,通过组织采样和检测分析,了解全市区域内重点疫源物种带毒情况,提出监测防控措施建议。同年,为了对全市野生鸟类进行调查摸底,建立野生鸟类群落动态与分布模型,预测变化趋势,上海开展禽流感流行病学调查及传播中的作用研究,对野生鸟类禽流感病毒抗原、抗体和血液、粪便等带毒情况进行监测,建立野生鸟类定期疫情监测和抗体检测方法,促进禽流感疫情测报体系建设和综合防治措施落实。对全市野外或市场抽取的5种野生鸟类和8种野生蛇类共15批、50个活体进行寄生虫感染检测,检测显示:8个野生鸟类寄生虫感染率达62.5%,8种、42条野生蛇类有10余种寄生虫,检测数据远远超出动物食品卫生标准。

2007年,市林业局依托华东师范大学启动上海市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与预警数据库前期建设。12月30日,上海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控技术平台建立,逐步承担上海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预警网络对全市野生鸟类禽流感的监测预警工作,同时是整个监测预警网络的疫源疫病初检中心,为网络各监测站点提供技术与科研支撑。该平台的建立,标志全市野生鸟类禽流感监测预警工作迈上新台阶。

2007—2009年候鸟迁徙季节,上海对重要候鸟栖息地的野生鸟类开展禽流感感染状况预警监测工作。调查和检测显示:上海地区野生鸟类禽流感病毒感染率为3.27%。野生鸟类禽流感抗体(anti-M1)总阳性率为18.3%,H5亚型禽流感抗体(anti-H5)总阳性率为7.09%。在90种野生鸟类中,检出27种鸟类呈血清抗体阳性,禽流感血清抗体阳性率从高到低依次为鹤形目、雁形目、鹳形目和雀形目。上海地区野生鸟类禽流感感染状况十分严峻,斑嘴鸭的感染率为36.4%、赤膀鸭8.7%、赤颈鸭10.7%,鸟类的病毒感染率明显高于国际权威杂志《科学(SCIENCE)》所发表研究结果中同种类的感染率,越冬野生水鸟是上海地区野生鸟类禽流感病毒携带与传播的主要媒介。

2009年2月,市林业局制定野生鸟类禽流感监测与防控对策规划,明确全市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体系建设分布、监测站职责分工、监测站建设标准、样品采集规范、异常情况处置规范等,为全市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工作建设提供科学依据。10月,上海市陆生野生动物疾病监测与数据库建立,数据库包含分布区域、感染状况、与人接触的可能性分析等90余种上海地区鸟类的鸟类生态学与禽流感流行病学监测信息,提高野生动物禽流感监测工作的高科技和信息化水平。同年,贯彻市政府有关城市公共安全和动物疫情防控的战略方针,市林业局将野生鸟类禽流感监测和预警作为一项常规工作,立项“上海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的预警测报”,在上海市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控技术平台基础上,与华东师范大学联合建立上海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控中心,承担全市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预警体系的科技支撑和预警预报工作。

2010年,全市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预警工作继续完善体系建设,规范开展监测,严格执行信息报告制度;加强重点时段及春节、“五一”和国庆期间安全管理工作,实施周末行政值班和工作日值班制度;开展隐患排查活动,强化责任和各项措施落实。

【“非典”期间监测防控】

2003年4月4日,上海市确诊第一例非典型肺炎病例。4月23日,市政府发布《进一步加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的通告》,公布严防“非典”八条规定。市农林局下发通知,要求各公园景点停止饲养动物(专业动物园除外),停止动物与人直接接触,包括骑马、羊拉车、动物表演中游客参与部分,停止所有人与动物合影项目和游客喂食活动等。此后,上海动物园和上海野生动物园停止游客与动物照相、触摸、喂食等与动物零距离接触的表演项目;实施严格的展前检疫和日常检查制度,所有动物在展出前均需接受30天左右的检疫隔离,拿到健康证后才能与游客见面;对动物的笼舍、表演场所及饲养员采取严格的消毒措施;两家动物园的猴山、猴岛,均有天然屏障将猴与游客分隔,为游客提供安全的游园环境。

5月8日,市农林局、市工商局下发《关于贯彻〈国家林业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关于严格控制野生动物经营利用和驯养繁殖活动的紧急通知〉的通知》,在严防“非典”期间,为有效防止疫病在人类与野生动物之间相互传染和蔓延,全市停止所有集贸市场、水产市场、花鸟市场和超市大卖场收购、出售、运输或向宾馆饭店供应野生动物活体、死体及其熟食品,严格控制野生动物经营利用和驯养繁殖活动。市农林局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全市各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单位保持高度警惕,切实抓好驯养繁殖野生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做到早诊断、早预防、早控制。停止一切与野生动物交换、演出、买卖等有关的动物运输审批。禁止外省市尤其是有疫情的地方的野生动物流入上海地区。做好动物饲养场所、表演场所、笼舍等的消毒工作。取消观众与动物照相、触摸、喂食等与动物亲密接触的表演项目。

5月24日,根据国家林业局紧急电话通知要求,市农林局召开各区县农委主任会议,紧急部署全市果子狸人工驯养繁殖和经营情况的排摸调查以及控制工作,要求停止果子狸及其制品的引种、出售、收购和运输活动,对现有的动物活体、死体报告卫生防疫、兽医部门采取封存、隔离和消毒措施,将果子狸以及其他野生动物经营活动的控制工作纳入当地“防非”工作统一部署之中。至5月26日,排摸调查显示:全市有果子狸活体20只,库存冻体6只。据此,对相关单位实施防疫消毒措施,对养殖人员进行血检和观察,对合法养殖的20只果子狸予以灭杀处置。

至6月底,市农林局向108个经营利用单位、45个驯养繁殖单位下发通知,停止使用许可证件和加强疫病防治、推迟证件年检,停止野味经营活动的共有153家经营单位;向8个活体野生动物进出口单位下发通知,停止办理申报审批手续;对5个已批准进出口活体野生动物的单位暂停发放或收回《允许进出口证明书》。对全市160个超市商店、298家饭店和野味加工点等进行执法检查,依法没收蛇类60千克、青蛙和蟾蜍3 332千克、“熏拉丝”等野味制品73千克。嘉定区连续截获5辆卡车非法贩运的蛇、青蛙等野生动物。(www.daowen.com)

7月24日,市政府办公厅转发《市农林局、市工商局关于严禁非法猎捕和经营利用野生动物的意见》,规定违法猎捕和经营利用的野生动物范围、开展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的重点场所、相关部门的职责分工以及具体保障措施,决定成立市野生动物保护管理联席会议,由市政府分管副秘书长为召集人,农林部门牵头,工商、公安海关、建设、商业交通、外贸、旅游、卫生、环保教育和宣传等部门参加,形成监管合力。至此,全市野生动物保护管理和疫源疫病防控工作的长效管理机制基本形成。

至12月底,全市各级林业部门紧急行动,严防鸟类感染禽流感,通过摸底排查确定分布在全市14个区县的36个重点防范单位和部位。市、区县林业部门出动检查人员123人次,对36个重点防范单位和部位开展全面检查。市农林局对市属单位落实防范工作进行实地检查和电话督促,联系协调市畜牧兽医站,落实免疫接种和技术指导。金山区、松江区对40余个养鸟户防疫情况进行逐户检查,闵行区、浦东新区对所属乡镇、街道及部分集贸市场进行检查,松江区、宝山区对2个防疫接种遗漏单位的近2 000只鸟类落实接种措施。上海动物园、上海野生动物园、上海杂技团、和平公园和东平、佘山国家森林公园暂停鸟类展览、表演活动。崇明东滩保护区、九段沙湿地保护区停止观鸟、参观活动,加强出入口监控管理和野外观察,同时配合国家林业局开展长江中下游湿地及鸟类调查,加强对鸟类迁飞动态监测。市野保站配合市畜牧兽医站动物疫病诊治中心制定迁飞鸟类疫病监测方案,将崇明东滩保护区、金山三岛保护区、南汇沿海湿地、淀山湖、佘山国家森林公园、上海动物园和上海野生动物园等野生鸟类集中分布区域列为监测点,在其中4个监测点采集鸟类血清、粪便样本,送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和市畜牧兽医站进行检测。

【高致病性禽流感暴发期间监测防控】

2005年,在青海省青海湖畔的鸟岛上首次发现H5N1亚型禽流感疫情。上海市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对此高度重视,按照市政府和国家林业局部署要求采取一系列防范措施。

4月25日,根据国家林业局全国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工作视频电话会议精神,市林业局召开全市野生鸟类疫源疫病防控专家咨询会议,对开展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体系建设、候鸟迁飞期间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以及《上海市预防和控制野生鸟类传播禽流感工作方案(讨论稿)》进行研究,与会专家和学者为科学、规范、有序地开展野生鸟类疫源疫病防控工作积极建言献策。

5月24日,市林业局下发《市防控禽流感工作方案》。规定崇明东滩保护区管理处、九段沙湿地保护区管理处等14个陆生野生鸟类疫源疫病监测站点,按照早、快、勤、严的监测原则,对野生鸟类种类、数量、主要分布区域以及监测区域野生鸟类迁徙规律、迁徙形式和环志、彩色旗标佩戴情况,野生鸟类活动状态及异常情况实施全面监测,并规定统一的监测时间、监测物种,建立监测信息报告制度,预防和控制野生鸟类传播禽流感。

5月26日,市林业局下发通知,在全市实行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信息定期报告制度,强化监测、报告、值班等工作。

6月15日,市林业局在青浦举办全市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培训工作会议,对全市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工作进行部署,明确工作要求,全市14个监测站的负责人和监测员参加会议。

10月8日,根据国家林业局2005年秋冬季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与防控工作会议精神,市林业局研究贯彻落实的工作任务和具体措施,提出建立健全上海市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和防控工作专家组,对全市监测与防控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10月17日,市林业局下发《关于开展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与防控工作检查的通知》。10月中旬—11月上旬,市林业局对全市8个区县、14个监测站点的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特别是候鸟高致病性禽流感监测与防控工作开展检查,进一步加大对各监测站工作的监督指导力度,促进监测防控工作开展。

10月28日,市重大动物疫病防治指挥部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进沪动物及其产品监管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加强指定公路市境道口的动物防疫监督检查和非指定公路市境道口的动物防疫监管工作。

10月29日,市林业局召开上海市秋冬季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与防控工作紧急会议,通报全市秋冬季鸟类的迁徙路线及14个监测站的监测防控情况,要求认清形势、提高认识,全面推进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与防控工作。各区县农委、绿化林业部门领导和市14个监测点负责人共50多人与会。会后,各区县进一步完善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与防控工作机制,落实对野生鸟类疫情疫病的快速反应和隔离防范措施,实施疫情疫病每日监测零报告制度,做到发现异常不迟报、不缓报、不瞒报、不漏报、不错报,及时准确地反映各区县野生鸟类疫源疫病监测动态。

10月31日,市长韩正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对做好全市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工作提出要求,强调禽流感防控直接关系到广大市民百姓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是全市的一项重点工作。市委、市政府要求各区县、各部门本着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按照“严监控、早发现、有预案、快处置”的原则做到思想到位、措施到位、责任到位,形成合力,坚决把禽流感的预防和控制工作落到实处。

11月16日,市林业局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候鸟等野生鸟类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工作的通知》,各区县组织开展对辖区内非法猎捕、经营和运输候鸟等野生动物的专项整治,切断候鸟等野生动物进入市场的非法渠道;加强对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和经营利用活动的督促检查,规范驯养繁殖、展出参观和经营利用等活动;组织发动林业、绿化、海塘和水产的养护人员、养殖承包户,协助做好监测防控工作,积极配合动物防疫部门做好野生鸟类样本采集和检测工作;加强对湿地、绿地、片林和鱼蟹塘等鸟类栖息区域的巡查。市农委和市林业局下发《关于公布对不明原因死亡鸟类报告程序的通知》,就加强对病死候鸟、野生鸟类的处置,有效预防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发生,防止疫情扩散和传播提出具体要求。

11月20日,市重大动物疫病防治指挥部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工作的通知》。

12月29日,市林业局举办全市禽流感监测防控培训班,全市19个区县、120余名公园管理人员参加培训,为更好地贯彻国务院以及市委、市政府和国家林业局关于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工作的部署要求打下基础,

至12月底,市林业局先后召开3次专题工作会议,对全市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工作进行动员部署,编制《上海市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体系建设项目建议书》,向2个国家级监测站和13个市级监测站紧急下拨30万元监测防控专项经费。市林业局组织3个工作组共20多人次,对9个区县的16个监测站点进行督促检查,发放监测专用书籍100余册,编印发放《上海常见鸟类图谱》3 000余册。市林业局制定《公园绿地控制鸟类传播禽流感应急预案》。各监测站点累计出动监测人员2 300多人次,报送监测快报近1 000份,配合动物防疫部门采集H5亚型禽流感病原学监测样本628份。组织近10次集中整治行动,市、区两级林业部门出动执法人员318人次,拆毁捕鸟窝棚(高脚棚)和网具566个(件),收缴媒鸟(鸭)715只。崇明东滩保护区管理处查获4起偷猎毒杀水鸟案件,其中1起案件涉毒杀水鸟68只,涉嫌重大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罪,移交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全市没有发生异常情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