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移动互联时代的美学变革

移动互联时代的美学变革

时间:2023-06-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移动互联正在塑造我们新的美学观念与审美标准。欧洲的品牌在10到15年之后如果不能跟上中国轻中产阶级移动互联网化的需要,它们将会在中国式微,因为新一代审美标准和审美模式改变了——萌化或者装嫩化、快速变化、碎片化组合以及对于正式、系统静止不变的抵抗。

移动互联时代的美学变革

移动互联正在塑造我们新的美学观念与审美标准。过去我们花很多的时间,无论看高尔夫球场也好,看商场、广场也好,我们都是在一个线下自然空间中去感受。而一个人长期网购,花很多时间在互联网上浏览各种信息,花很多时间玩互联网游戏,他的审美标准会被网络游戏显著影响。一个长期玩网络游戏的孩子,他去看我们商场的时候他是不喜欢的,为什么?因为商场的设施跟网络游戏中形成的视觉感受差距很大。当我们拐进一个所谓的高端大店,著名品牌开的大店,这个大店开得太纵深了,一般著名的大店都是用深色、严肃色做主色,而且长期不变,这种设计在一个长期打游戏的孩子眼中,完全比不上一个妖怪的洞。我记得几位中年企业家议论现在90后员工的审美趣味,大家一致认为像《来自星星的你》这样的韩剧就代表典型的脑残,唯美得完全是假的,但是这就是年轻人喜欢的样式,或者是他们追求的样式。如果你说他们这是脑残,“那我就脑残好了”。我甚至遇到很多年轻的同学,大大方方地对我说,“袁老师,我就是你的脑残粉”。也许我们觉得他们另类、乱入、没厘头,但他们会说,“对的,我就这样子,我就非主流好了”。

我们旧三观形成的时候才多大?我们13~15岁的时候形成价值观,7~8岁的时候形成所谓人格。70后(20岁)、60后(24岁)都是三观定型以后进入互联网时代的,80后是在价值观成型的过程中(14岁)进入互联网时代的,90后是在价值观成型前(10岁)进入互联网时代的,所以他们的价值观被互联网塑造了,他们关于美丑善恶很多的东西被互联网所塑造——好东西都在互联网上,互联网比很多非网络的东西真实,网络界面更美。而到了00后和10后,因为他们分别在6岁左右与3岁左右上网,因此他们是在形成人格之前进入网络,网络就参与塑造了他们的人格。如果一个小孩子3岁左右就开始玩互联网游戏,他的速度、反应能力、美学感觉,以及对待事物快速变化及其节奏的感觉跟前面的人完全不同。如果我们说农业社会存在着祖辈以静态不变、安稳压倒一切作为价值观的话,将来00后和10后为代表的年轻一代,以手机游戏伴随长大,变动压倒一切,革新才有价值,这是两个分布在世界两端的人群。这些小孩毕业以后,发现找工作很难,问题在于他知道不喜欢什么、不知道喜欢什么,他知道不想干什么、不知道真的想干什么,去干的时候发现好多人都管着他,因为他已经不太习惯在其他人那么具体的要求下不断地用创新的方法干活。因为在学校里考试的压力很大,但是都是翻来覆去地用背、记忆的方法去解决,但今天他工作以后不是用记忆的方法,而是用创新的方法去解决的,因此在创新中,考试好的同学不一定有优势。玩游戏好的同学有的也许更有机会,游戏的境界是每玩一级遇到的都是新东西。所以在互联网时代,今天教学所提供的东西与提出的人才要求也许跟互联网需要正好相反。考试越好也许越没法用,而手游玩得越好反而越好用,这是一个完全不同的学问。他们通常会经历7年左右的时候,就会从一个屌丝进入所谓的中产阶级水平。(www.daowen.com)

今天中国的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度是全世界首屈一指的,甚至超过了美国。我甚至判断欧洲的设计师远远落后于中国年轻人所需要的审美感,这就是为什么欧洲的品牌只能满足中国的老中产阶级。欧洲的品牌在10到15年之后如果不能跟上中国轻中产阶级移动互联网化的需要,它们将会在中国式微,因为新一代审美标准和审美模式改变了——萌化或者装嫩化、快速变化、碎片化组合以及对于正式、系统静止不变的抵抗。事实上在审美模式的改变中,韩风是在影响年轻人的动态创意上面做得很好的,如韩剧、韩舞、美容服务等。而相对而论,我们很多城市还只是把文化创意理解为搞画廊、整雕塑、收藏古董等,这些东西很个体、很小群、很内幕,也不能很好地工业化,也不能很好地动员、影响、改变与塑造人,甚至不能很好地迎合及与新型的大众互动。而具有动态塑造能力的审美活动,更加符合互联网节奏。韩国每年可以产生几万部韩剧,我有个朋友每年专门给韩国人加工上千部左右,他们就能做到规模化、大批量生产,通过快速的变化来影响你,这种快速变化的节奏非常像移动互联网的节奏,所以他们在节奏上是合拍的。我们说移动互联网本身不是简单的移动互联网在线,而是在移动互联网平台上我们都有很多新的创造机会,我们的人在与网络互动的过程中被改造了,消费者被赋予了更大的能量,更加像具备生产和参与产品服务产生过程的高能力者,这样的人正是阿尔文·托夫勒先生在《财富的革命》一书中所称的“产销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