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中小企业技术人才引进服务中心于2006年筹建,2007年开始参与上海市对口支援地区就业扶贫工作。2009年3月,经行业主管单位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批准,于上海市民政局登记注册正式成立。该中心为上海市市级社会组织,专业从事上海市对口支援地区及中西部边远贫困地区有关人才、人力资源开发服务领域就业扶贫帮扶工作。
2017年8月,为更直接、更有效地做好上海对口支援地区就业服务工作,上海市政府合作交流办决定建立“上海市对口支援地区就业服务工作站”,并将该“工作站”设置在上海市中小企业技术人才引进服务中心,由中心负责日常运作和管理。至此,中心与“工作站”两块牌子,一套班子,专业从事上海市对口援建地区就业扶贫服务工作。十多年来,除了紧迫突发的就业扶贫工作(如参与上海对口支援三峡库区移民安置工作、汶川震后都江堰学生来沪就业等帮扶工作)之外,该中心主要通过以下几方面开展常态化就业扶贫工作。
1. 搭建就业信息平台,贯通“最后一公里”
针对云南贫困地区交通不便、信息不对称的现状,上海市中小企业技术人才引进服务中心采用互联网技术和传媒手段,筑成数字化“就业信息服务平台”,形成“县—乡镇—村”县域全覆盖网状格局的“就业信息高速公路”,贯通就业通道“最后一公里”,实现就业信息精准对接、进村入户(入校),有序引导贫困群众和职校青年顺利外出就业。
2013年6月起,在云南教育基金会牵线下,中心与云南省教育厅合作“滇沪职业学校就业信息网点建设项目”,逐步建成云南职业院校就业信息服务平台,设立“顶岗实习奖学金”,鼓励云南职校青年走出校门,走出大山,走向社会;建立校内“就业广角”,把就业信息、人才市场、各地用工企业引进校园。2014年4月,与云南人才市场合作,建成云南省人才市场就业信息服务平台,充分发挥人才市场信息集聚优势,汇集省内外就业信息资源;同时,把人才市场搬到职校当中去,搬到州市、区县、乡镇乃至村里去,使之成为一个“移动人才市场”,更好地为就业者提供就业信息服务。2011—2015年,逐步实施建成农村就业信息服务平台,着眼于就业信息视讯化服务。经过五年的建设,最终在云南文山和青海果洛,贯通“州—县—乡/镇—村”体系配套的就业信息通道,助力当地富余劳动力直接上岗、脱贫增收。2016年6月,在云南保山龙陵县,充分调动挖掘社会和政府资源,中心与当地共青团、妇联、人社局、财政局等部门联合成立试点项目工作领导小组,试点共建“龙陵县就业信息服务平台”,为全县就业服务提供保障。
这些终端网点不仅循环播放企业招工信息,如招工人数、基本要求、员工待遇等,还拓展播放中央就业扶贫讲话精神、当前的就业政策、扶贫政策、上海援建成果、上海市委市政府对对口支援地区的慰问、贫困户如何到上海来脱贫致富、维权服务热线,以及企业所在区域的交通、教育、资源、条件等。据信息平台的相关负责人介绍:“单纯发用工信息肯定是不够的,我播放这些,丰富一下内容,通过引导驱动内生动力的方式激发这些建档立卡贫困户想出去打工的欲望。还有好多贫困户之所以不来大城市打工,其实也是怕城市,对城市的情况不了解。我播放这些也能增加他们的了解,让他们不那么害怕。”
随着就业信息平台的持续建设,就业信息服务功能将进一步辐射和惠及上海对口支援地区、中西部边远贫困地区的就业困难群体(见表1:援滇援青地区就业信息服务平台项目化类型及成效一览表)。
2. 联动社会力量,开展劳务协作
2007年12月,在上海市政府驻昆明办事处等相关单位的帮助协调下,上海市中小企业技术人才引进服务中心与云南省玉溪市教育局成功举办了“玉溪-上海校企合作人才交流洽谈会”,促成沪上6 家知名企业带去了3 220个岗位,推出了云南中职学校与上海企业建立联合办学、定点培养、顶岗就业、就业互惠等创新举措,并在探索形成沪滇对口帮扶新的“造血”机制方面也做出新尝试。2008年6月,首届由云南省教育厅主办,中心和玉溪教育局承办的“云南-上海中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暨人才交流洽谈会”在玉溪成功举办,云南58 所职校与上海及周边长三角地区27 家知名企业签订了113 份校企合作联合办学协议及技术人才供需合同,签约毕业(实习)生11 850人,并尝试建立沪滇人才供需合作的长效机制。
表1 援滇援青地区就业信息服务平台项目化类型及成效一览表(www.daowen.com)
2009年中心先后参与、主办了“上海市中职院校对口支援地区学生实习、就业”会议、“上海企业HR 崇明行”活动,联动滇、沪、苏三地力量,促成云南57 名学生赴江苏学习、培训和实习,建立“1 +2”异地人才培养模式。2010年协助云南省技工集团一行30 余人来沪实地参观考察用工企业,筹备36 000多个岗位帮助迪庆群众“打工自救”、抗旱救灾,组织上海对口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探索“一人打工、全家脱贫”的扶贫新举措。
2013年在推进文山州就业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的过程中,引进上海建工集团下属的四建生活服务公司到当地砚山县、麻栗坡县进行招工宣传和用人对接活动,促成该司与两县达成劳务协作战略合作关系。2016年,经过近3年的考察和甄选,与上海启蒙人才市场服务有限公司(上海鲁谦劳务派遣有限公司)正式开始劳务协作,组建“企业服务中心”,专门负责面向上海对口支援地区协助贫困劳动力的转移输出工作。
2017年2—3月,上海将对口支援工作融入上海“春风行动”中,中心以此为契机,特辟上海市对口援建支援“就业扶贫”专区,发动100 多家上海及周边长三角地区用工企业推出35 000 多个就业岗位,为来自上海对口支援地区的求职人员,提供了一个直接求职的平台和机会。2017年6月,中心联手沪滇两地企业、职校、村寨,正式启动“百企入校入村,万岗扶助万家”系列活动,逐步在上海市对口支援地区开展“就业扶贫”流动招聘会,为两地校企、村企创造一次“点对点”的零距离接触和交流合作契机。
3. 提供就业培训,提高贫困人口就业能力
中心开展的培训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做法,主要通过“线上线下”互动的形式来开展,并聚焦于两个方面:一是注重提升当地扶贫开发战线上基层扶贫干部的素质和能力;二是针对扶贫对象提供各种形式的就业服务,以转变其就业观念,提高就业能力。此外,依托就业信息服务平台的信息服务功能,发挥上海高科技人才聚集的优势,不断摄录和制作对当地贫困就业群体有针对性、辅导性的农科、技能和职业上岗的视频课件,在平台上进行远程视频培训,以提升贫困劳动力的就业能力;同时挖掘种植、养殖、小手工艺、民族文化等特色产业行业的就业创业典型、技术好手、致富能人的成功经验以及新技术、新经验等分类编辑宣传片,在平台上滚动播放,帮助贫困群众开阔视野、转变观念、突破思路,促进就地就近就业。
除了像上海市中小企业技术人才引进服务中心这样市级层面的民办非企业,作为社会组织的重要一员,行业协会也为贫困人口的就业脱贫承担有益角色。以其中的“云嫂”家政培训项目为例,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根据云南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将“云嫂”家政培训项目列入沪滇劳务协作项目,该项目主要由上海市家协负责实施和推进,并根据上海市家庭服务业市场人力资源缺口状况,重点将家政服务、母婴护理和养老护理三项内容列入“云嫂”家政培训项目。项目于2018年2月正式启动,并分别于5月15 日和6月23 日在云南省文山州举办家政专项能力、母婴护理和养老护理培训班,共有297 名学员参加培训。上海市家协采取选送业内资深老师送教上门培训的方式,合理有效利用两地师资资源,降低培训成本,通过当地师资完成相关服务技能的基础培训、上海老师实行专业强化培训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确保学员学有所获、学有所成。经考核,学员的考试合格率达99%,294 名学员分别取得家政专项能力、母婴护理和养老护理技能培训证书。家政就业基地的建设,从源头上对家政服务人员实施精准培训,即:初级培训在当地开展规范、礼仪及技能等方面的基础培训;就业培训在初级培训合格的基础上,引进至上海或周边区域进行更加专业的技能培训、上岗培训和上岗实习。通过两级培训,做到基础培训与技能培训相结合、就业培训与上岗实习相结合,确保家政就业人员能力更强,更符合岗位需求。值得一提的是,对于生活特别困难的“云嫂”“黔女”,特别是精准扶贫对象,家政公司还在培训与实习期间向其发放3 000—3 500 元的培训、实习津贴,并免费提供住宿,另提供餐费补贴。这是其他普通学员没有的待遇,有助于她们安心学习,免去后顾之忧。
4. 开展后续跟踪服务,确保稳定就业
转移就业是第一步,稳定就业才是关键。上海市对口支援地区就业服务工作站在建档立卡贫困户来沪务工后,还提供后续跟踪回访,围绕他们的“衣食住行用”提供通讯、金融、法律咨询维权等服务,助其乐业安业。2018年,工作站开展了建立关爱小学项目,该项目主要服务于外出务工者在小学就读的子女,并且这些子女的父母是云南省贫困县中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每年分批组织志愿者和辅导员团队赴关爱小学,开展励志、科普课外知识讲座、辅导体验等活动,减少在外务工的建档立卡务工人员对子女的担忧,让他们更加安心、稳定地工作。第一批关爱小学项目涉及云南省德宏州的三个县市共10 间小学,对552名建档立卡学生提供了关爱服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