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国际发展援助的特点分析

国际发展援助的特点分析

时间:2023-06-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近些年来,国际发展援助已成为当今世界一种引人注目的国际经济合作活动。中美摩擦已经全面体现在各个领域,而发展援助正逐步成为两国角力的新重点。美国正在传统援助的重点区域进行新平衡。在过去十年中,美国官方发展援助的重点在非洲与亚洲,近年来非洲地位上升明显。2000年西方国家的官方发展援助净交付额仅占其国民生产总值的0.22%,创下了30多年来的最低水平。

国际发展援助的特点分析

近些年来,国际发展援助已成为当今世界一种引人注目的国际经济合作活动。随着当今世界各国政治和经济实力对比的不断变化,国际发展援助出现了以下几个新特点:

(一)政治色彩日益浓厚

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的国际发展援助中,援助国只注重受援国的政治倾向,即援助国只给予本政治集团内的国家或在政治上与援助国立场一致的国家经济援助。进入80年代以后,随着一些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大潮的涌起和东欧国家的巨变,西方发达国家开始将“民主、多党制、私有制、劳工标准”等作为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发展援助的先决条件,它们往往以经济援助为条件,要求受援国必须按西方国家的意图进行政治和经济改革,如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将受援国国内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状况以及受援国的人权记录和民主进程作为援助的重要指标和根据,美国就曾公开声称其援助目标是“促进民主和推行美国外交政策”。援助国的政治条件使一些发展中国家得到发展援助的数额日益减少,如被西方国家认为经济改革不力的科特迪瓦、几内亚、肯尼亚、尼日尔和多哥等国受援数量大幅度下降,而改革有成效的坦桑尼亚、乌干达、赞比亚的受援数量则略有上升。实际上,发达国家正在把援助作为影响发展中国家政策的一种工具。

(二)附加条件日益增多

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援助国将援助与采购援助国商品和使用援助国的劳务连在一起,而且限制性采购占援款的比例不断提高。截至2013年,发展援助委员会成员国提供的双边援助,有一半以上要求受援国购买援助国的商品和使用援助国的劳务。这种带有限制性采购的援助往往迫使受援国进口一些质量差、价格高的商品和劳务,以及一些不适用的、过时的技术,这不仅减弱了发展援助的作用,同时还加大了受援国的债务负担。这便是许多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速度减慢、债务增加速度加快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援助规模停滞不前

在官方发展援助领域,虽然美欧仍是全球主要的援助提供方,但后继资金增长乏力。随着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经济实力的相对衰弱,各国投入到官方发展援助的资金正陷入停滞。经合组织数据显示,2018年,来自官方捐助者的对外援助规模比2017年下降了2.7%,其中对最不发达国家的双边官方发展援助下降了3%,对非洲的援助下降了4%,人道主义援助下降了8%。中美摩擦已经全面体现在各个领域,而发展援助正逐步成为两国角力的新重点。美国正在传统援助的重点区域进行新平衡。在过去十年中,美国官方发展援助的重点在非洲与亚洲,近年来非洲地位上升明显。2018年,非洲占美国官方援助的比例从2009年的30.5%上升到35.7%。当年12月,美国发布新版非洲战略,这是特朗普任期内的首份对非战略,全方位地阐述了美国在经贸、投资军事及安全等领域的对非新政。

(四)大部分援助国没有达到联合国规定的援助标准

根据联合国1970年通过的《联合国第二个10年国际发展战略》的规定,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提供的官方发展援助净交付额应占其国民生产总值的0.7%。而提供发展援助较多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国的平均援助水平,不仅没有达到这个标准,反而离这一标准越来越远。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提供的官方发展援助净交付额平均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从1980年的0.35%下降到2010年的0.32%,在21世纪也只能维持在0.3%的水平。只有年官方发展援助额在30亿美元以下的瑞典、卢森堡、荷兰、挪威、丹麦等援助小国达到了援助额占国民生产总值0.7%的标准,援助大国中只有法国2010年至2020年一直保持0.6%~0.63%,接近联合国要求的0.7%的标准,其中世界上两个最大的援助国美国和日本2010年分别只有0.21%和0.20%,美国和日本在2000年至2010年均维持在0.3%以下的水平。2000年西方国家的官方发展援助净交付额仅占其国民生产总值的0.22%,创下了30多年来的最低水平。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国每年提供的援助额占各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平均比重也从1976年的2.32%下降到1993年0.46%,随着该地区战乱频繁和恐怖主义盛行,这一比例也降至不足0.3%。据世界银行统计,以官方发展援助为主的优惠性资金,1970年至1980年约增加了50%,1980年至1990年约增加了50%,而1990年至2000年却下降了25%,进入21世纪以后基本维持在这一水平上。

(五)援助格局发生了变化

国际发展援助格局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日本、挪威、加拿大、瑞典、芬兰、法国、意大利和丹麦地位的上升,美国、英国德国、荷兰、澳大利亚、新西兰、比利时、爱尔兰地位的下降。1988年以前,美国每年提供发展援助的数额一直居世界第1位,其中1988年达101.41亿美元,但1989年只有76.76亿美元,下降了约25%,仅比法国多2.26亿美元,居第2位;而日本1989年以89.49亿美元跃居世界第1位。从1980年至1993年,美国提供的援助额占发达国家援助总额的比重从26.2%下降到17.85%,而日本从12.18%上升到20.68%,日本、法国、意大利的援助额分别从1980年的33.53亿美元、41.62亿美元、6.83亿美元上升到1993年的112.59亿美元、79.15亿美元、30.43亿美元。日本的官方发展援助额自1991年以后一直保持在100亿美元以上,而美国1993年仅为97.21亿美元,从1994年至2003年,美国和日本的对外援助净交付额每年保持在100亿美元上下。二是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国的援助数量普遍减少。从1975年至1989年,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国的援助额平均减少了61%,其中占该组织成员国援助额70%以上的沙特阿拉伯,1989年的援助额竟然比其提供援助最多的1980年减少了约80%。1980年曾提供过2.77亿美元援助的卡塔尔,在1989年和1990年竟然分别接受了3亿和2亿美元的援助。两次伊拉克战争后,伊拉克和科威特都退出了援助国的行列,转而成为受援国。三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援助国继续减少,苏联已经解体,解体后的苏联各共和国由援助国变成了受援国。

由此看出,双边发展援助已从原先的以美国、日本、西欧、中东地区产油国和苏联为主的世界双边发展援助体系,转变为以日本、西欧和美国为主要援助国的世界双边发展援助的新体系。

(六)援助的形式发生了变化

援助形式的变化主要体现在项目援助的比重下降,而方案援助和债务减免的比重上升。1990年以后的生产性项目援助占国际发展援助总额的比重从1976年的21.8%下降到15%以下,债务减免的比重却达到了25%左右。其中,美国1990年以后的债务减免数额占美国官方发展援助总额的50%左右。

(七)双边发展援助的地理分布相对稳定(www.daowen.com)

美国发展援助的重点在拉美和中东地区,法国集中在非洲讲法语的国家,英国将南亚和非洲的英联邦国家视为援助的主要对象,日本则将大部分援助给予了东南亚各国,而石油输出国组织的成员国将援款的80%以上给予了阿拉伯国家。近些年来,主要援助国都加强了对撒哈拉以南地区非洲国家的援助,减少了对南亚国家的援助。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末,流向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的双边援助额占双边援助总额的比重由28.5%上升到31.3%,而流向南亚国家的却从18.7%下降到10%。

(八)援助的赠与成分不断提高

从1989年以后,发展援助委员会成员国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发展援助的赠与成分平均超过了90%,超过了发展援助委员会规定的86%的标准。从1995年至2008年,发达国家向48个最不发达国家或地区提供发展援助的赠与成分平均高达98%以上,其中对15个国家援助的赠与成分达到了100%。

(九)援助国加强了对援助项目的管理和评估

20世纪80年代以前,双边援助的管理与评估工作远远不如多边援助。进入80年代以后,援助国加强了同受援国就有关援建项目某些具体问题的联系与合作,并注重项目评估,有时甚至参与项目管理,以此来提高援助的效益。如从1997年开始,联合国发展系统开始推行在驻地一级实行制定“联合国发展援助框架”的做法,使受援国的发展计划与联合国的援助计划相一致,以提高援助资金的使用效益。

(十)发达国家往往是受益最多者

发达国家每年拿出数千亿美元的援款或物资,但这种援助最大的受益者却是发达国家自己。美国国际开发署的网页直言不讳地说,“美国对外援助计划的受益者始终是美国,美国国际开发署近80%的合同和赠款直接落进了美国公司的腰包,从而为美国产品创造了市场,为美国人创造了成千上万个就业机会”。据美国《华盛顿邮报》2003年5月26日的报道,美国国际开发署的对外援助在首都华盛顿地区造就了一项庞大的“援助生意”,这个地区聚集了数十家争夺美国国际开发署合同的“开发公司”。其中大多数公司员工是美国国际开发署的退休人员。美国民主党议员吉姆·麦克德莫特所做的一项研究表明,美国花在对付非洲艾滋病危机上的每一美元中,有53美分留在了华盛顿地区。按照联合国的统计,在联合国所需援助物资的采购合同中,10万美元以上合同的供应商一般都是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这也反映了联合国在采购中一般是带有浓厚的捐助国市场保护色彩。

(十一)安全援助正受到各援助国的普遍重视

“9·11”以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从政治上的军事援助扩大到打击跨国犯罪和反对恐怖主义援助,甚至一度将打击恐怖主义作为援助的首要目标。

(十二)发展援助政策在不断调整和变化

各国的对外发展援助政策直接影响到多边机构的援助政策和援助资金的流向,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发达国家的发展援助政策不断地调整。以欧盟为例,从80年代的第四个《洛美协定》到2000年的《科特努协定》,欧盟的援助政策从以贸易特惠为特色的援助转为强调自由贸易,从注重援助的经济方面转为注重发展援助的政治和社会内涵,从不干预和保持中立特色的援助政策转为注重对受援国的经济政治政策的监督和干预。

(十三)减债正在成为援助的主要方式

债务历来是发展中国家最沉重的负担,尤其是非洲,在全世界48个最贫穷的国家中非洲占了34个,非洲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11%,但经济仅占世界经济总量的约1%。据联合国的统计,非洲每年财政收入的25%用于偿还3 000多亿美元的债务,2013年非洲的债务以每年23%的速度递增,远远高于非洲经济2010—2015年3%~5%的平均增长率。2000年底,国际金融机构联合签署了一份公报,宣布减免了18个非洲国家总额为340亿美元的债务,在2005年6月八国集团财长会议上,发达国家减免了非洲18国所欠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非洲开发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400亿美元的债务。减免债务正在成为发展援助的重要方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