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劳务合作事业的正式起步,应该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算起。当时国内和国际的一定历史条件对中国对外劳务合作事业的兴起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早在20世纪50年代,中国就开始进行无偿的对外经济技术援助。中国企业曾在一些非洲国家和周边友好国家承建过体育场馆、公路、铁路、桥梁、工厂、医院等工程项目,并派遣过医生、护士、教师、体育和杂技教练、科技人员、工程师、建筑工人等劳务人员,这些都是通过经济援助项目进行的,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对外劳务合作。但正是由于中国劳务人员参加了这些经援项目的建设与服务,才使得他们积累了在国外施工和提供劳务服务的实践经验,同时也为后来的对外劳务合作事业奠定了基础。
经过60年代到70年代初的政局动荡,70年代中期又受到“左”的思想束缚,中国对外劳务合作事业到70年代后期才得以正式起步。
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1979年4月,中国先后批准组建了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中国公路桥梁建设总公司和中国土木建筑工程公司,加上原有的中国成套设备进出口集团公司,共四家公司从事对外劳务合作业务。由此,中国的对外劳务合作事业开始正式迈出了第一步。在随后的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的几年间,中国对外劳务合作事业取得了较迅速的发展,通过承包工程与劳务项目输出的人数以及劳务合同额都有显著增加,同时,在这种形势下,有更多的国际公司经对外经济贸易部批准可以从事对外劳务合作业务。这一时期的中国劳务输出事业发展速度较快,这与中国起步时期的劳务输出起点低有关。另外,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国际承包劳务市场空前繁荣。国际石油市场经历了两次大幅度提价,石油价格迅速攀升,这使得中东产油国的石油美元收入急剧增长。因此,这些石油输出国将这些巨额资金投入到本地区的经济开发和工程建设当中。虽然有充足的资金实力作为后盾,但由于这些国家的劳动力短缺,技术力量也不足,因而必须从其他国家和地区招募工程技术人员和普通劳务,西亚、北非地区成为世界最大的承包劳务市场,这对国际劳务市场的繁荣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上述这些情况,又为这一时期中国劳务合作事业的起步和发展在客观上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环境。(www.daowen.com)
正当中国公司在国际劳务市场起步并积极开拓业务之时,严峻的国际形势又给起步不久的中国对外劳务合作事业带来了困难。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中国对外劳务合作基本上停滞不前,在此期间,对外输出劳务人员数量以及劳务合同数额曾一度下降。1982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陷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最严重的经济危机之中,这对广大发展中国家也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国际石油市场供过于求,导致油价不断下跌,从而使石油输出国外汇收入大幅度下降。另外,一直持续的两伊战争也使许多中东国家的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中东各产油国对外籍劳务的需求明显下降,劳务市场出现萎缩。此时,中国公司基本上还没有涉足其他地区劳务市场,中国的对外劳务合作项目绝大多数集中在中东地区,因此造成劳务输出人数减少,使得刚刚进入国际市场的中国公司面临严峻的考验。
在世界经济不景气、中国劳务人员从中东劳务市场大批撤回的情况下,国家有关部门积极组织研究中国对外劳务合作事业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在其指导之下,中国对外劳务公司根据各自不同的情况,采取积极的措施,努力开拓业务。在经营策略上,努力扩大合作区域,重点推行市场多元化方针,除原有的中东劳务市场以外,还积极开拓新市场,到许多其他国家和地区开展业务。另外,由于1987年以后石油价格逐渐回升,1988年两伊战争结束以后开始战后重建工作,从而中东劳务市场开始好转。这些因素的综合影响,使得中国公司在逆境中求生存,在竞争中求发展,并且在其后十几年直至今日的发展历程中,中国对外劳务合作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