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守英[7]
今天来到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讲一讲这两年的地方调研的观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几乎所有独立的和后发的国家都在通过工业化谋求发展。这个谋求发展的路子到底走得对不对?现在来看,可能在工业化认识上是出了一些问题的,这就是为什么要重新回到张培刚理论上来。
在整个农业国工业化理论中,现在的理论偏误是把工业化等同于制造业的工业化——只要一国实现制造业的工业化,就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国家。另外,把整个工业化的变迁简化为农业份额的下降和工业份额上升到一个阶段以后,然后再出现服务业的上升。再回到张培刚先生的理论,其核心实际上是讲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农业国的工业化进程,讨论问题的核心是要研究工业化的方式和内容,尤其是工业化的方式。讨论整个工业化结构变迁的农业下降多少、制造业上升多少、服务业上升多少,这个是结果,但核心是工业化的方式如何实现,这是要提醒大家重新审视张培刚理论第一条的原因,他强调的重点是方式,而不是整个结构变迁结果。
二是农业国家要实现经济起飞,必须全面实现工业化,在城市和农村地区要实现全面的工业化。关于工业化的定义,张培刚先生给出了跟已有的工业化理论完全不一样的结论,他强调的是生产要素的组合方式。工业化是生产要素的组合方式,而且这种组合方式连续发生由低级到高级的突破性变化过程。张培刚先生的工业化理论不是简单的一个结构,更主要的是强调生产要素的组合方式。其中,他尤其强调为什么要做这种工业化的定义,就是要防止和克服把工业化理解为只是单纯地发展制造工业,而不顾及甚至牺牲农业的片面性做法。张培刚先生的工业化理论讲的就是几个生产要素的组合方式和连续变化,包括人口、资源、社会制度、生产技术和企业家的创新管理才能。他把它们分成限制性因素、促进性因素以及社会制度这个未定的因素。(www.daowen.com)
三是张培刚先生的工业化理论最后是如何来衡量一个国家的工业化?一个国家实现了工业化以后,可以变成一个以制造业为主的国家,可以是仍然以农业为主的国家,也可以是农业和制造业保持适当平衡的国家,实现工业化的国家可以经过和不经过制造业为主的发展阶段,这是非常重要的理论。从他的理论来看有三个启示:第一,理论来源出现错误之后路径就会出错;第二,农业的工业化有其特殊性,但是和其他产业的工业化本质是一样的;第三,只要找准了实现工业化的路径,农业和其他产业一样可以做强和具有竞争力。现在而临的问题在哪?往往农业份额下降以后,地方政府都觉得它不重要了,原因就是农业变得不强,地方政府就不去做了。现在看来,张培刚先生这个理论太重要了。
张培刚先生的理论,重在工业化的方式,一个农业国工业化绩效取决于工业化的方式。在我国工业化初期,整个结构变迁的方式是乡村服务于城市、农业服务于工业,采取的制度安排是三套制度:人民公社体制、户籍制度、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这样是实现了国家工业化的结构转变,但是农民被更紧地束缚在土地上,所以整个农村并没有发生转型。第二个阶段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开始的乡村工业化,结构变迁的方式是将城市与乡村体制隔绝,乡村空间放活发展权,整个工业化在乡村地区开展。制度安排有两个,第一个是开放农地权利和开放农地非农化权利,包产到户改革实际上是开放农地权利,乡镇企业发展实际上是开放农地非农化权利;第二个是开放农村地区非农就业的权利,而不是开放城市。从绩效来看,是在乡村空间实现了分工分业,乡村工业占工业的份额上升,1992年整个农村乡村工业占工业GDP约33%,但是农村实现转型了吗?由于整个乡村工业化是与城市隔绝的,农民实际上没有真正离土和出村,乡村的转型是与城市隔离的。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沿海工业化,结构方式是出口导向工业化,城市化加速。1998年土地管理法进行修改,土地管理法修改将农地转非农用的权利完全上升到地方政府,乡村地区集体土地已经失去开展工业化的权利。这样,工业化的形成和推动主要通过园区工业化的制度,它的好处是农民开始出现跨区域流动,但是在制度安排上农民的城市权利是丧失的,农民还是城市化的过客。结构的绩效是什么呢?就是我们实现了一个工业化的经济,还实现了城市化的社会。但这次乡村转型本来是非常好的机会,但由于农民的离土和出村,最后又是以“农一代”的回村和返城作为结局,没有实现乡村的根本转型。工业化进程的核心是工业化方式,而不是工业化一定就能使整个社会转型。整个农业转型的落后,这一种工业化方式的农业转型,导致了整个中国农业竞争力的下降。但是整个农业现在的成本利润率下降,就是农业的回报率下降。整个后发地区模仿沿海地区的工业化是成功的吗?整个中西部地区差不多从2004年以后工业化开始加速,但加速的结果是什么?整个中西部工业化与东部沿海地区的工业化比较起来,绩效落差巨大。现场观察到的情况是,各地主动造园区,但是园区都形成了“鬼园”。城市化基本上是房地产的城市化,最后成为“鬼城”,整个乡村地区基本上是“鬼村”。后发地区继续走制造业的工业化是否一定能够走出来?我们现在还在做研究,但从现在各种指标来看,制造业工业化、城市化最后是否一定能够使后发地区摆脱困境,目前结论基本上是不成立的。
我们从20世纪80年代一直做试验的一个地区就是湄潭,这个地方在我看来是一个典型的按照张培刚先生讲的农业工业化路径发展的地方。这个地方一直没有大规模制造业化,也没有实现大规模城市化,但是这个地方的农业工业化,现在从结果来看,基本上已经形成了不断强大起来的农业,表现为整个农业生产力的提升,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都大大提升,以及不断富起来的农民。整个湄潭与全国相比,20世纪80年代我们去的时候是极其贫困的,我们从贵阳出发开车到湄潭走了一天一夜。而目前,湄潭城乡收入与全国相比是越来越好的。现在的湄潭,每年夏天有近5000个重庆人在这里避暑。这种发展绩效怎么做出来?没有制造业化、没有城市化,它的农业工业化路径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个是持续的制度创新,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实现“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实验,形成农民对土地的长期预期和地权观念。我们试点的茶园20世纪80年代是60万亩荒地,这些地区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制度上的设计是对当时60万亩荒地进行拍卖,一次性拍卖给农民,后面持续变迁包括农地流转促进土地规模经营,实现承包权和经营权的分离,让新的主体有稳定的预期,乡村产业发展起来以后允许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进入市场发展产业。第二个是茶作为一种主导产业的选择和培育。现在关键是政府什么时候介入?湄潭茶产业是怎么选择出来的?当时,整个土地拍卖给农民后大家就在思考产业应该怎样搞,最后只能找到一个上天赐给湄潭的礼物,这就是1939年的浙大西迁。浙大西迁到湄潭后,在苏步青写诗,以及写他的论文时,平常就要喝茶,喝茶就需要把龙井茶技术引进来。另外,民国政府在湄潭设了茶研究厂。这是它的机遇,所以不是各个地方产业都能做成功。第三个是先行农民的贡献。最近在各地区调查发现,这些地方最初往往是农民里面的先行者开始找市场,开始琢磨、开始慢慢试错,湄潭的茶产业最早是在核桃坝的村子里做起来的,做起来以后政府发现了这个产业的优势,再进行持续培育。现在政府的问题在哪?比如,张书记来种茶,李书记来可能种核桃。而湄潭的优势在于从1988年一直到现在,历届政府均以茶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培育,茶产业面积不断扩大,这是政府不断培育的结果。第四个是茶产业的企业与组织。湄潭与其他地区的农村差别非常大,企业家在这里做产业培育、做研发、做各种产业组织培育。第五个是技术的推广。机械化和技术推广,这是张培刚先生讲的动力作用,这些形态在乡村地区和城市是一样的。第六个是市场发展。乡镇一级、县一级各种茶市场的发展。这印证了张培刚先生的理论,即农业工业化的核心路径是生产要素的动态组合和不断升级,这是湄潭给出的一个非常典型的经验。最后,把张培刚先生农业工业化理论的意义总结为三条:一是把工业化窄化为制造业工业化是20世纪以来最大的失误;二是越到现在来看,尤其是从后发地区的工业化来看,张培刚先生的农业工业化理论正闪耀着它的光辉;三是湄潭对所有后发地区的最大贡献是证明了农业工业化道路是行得通的。谢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