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知识势差客观存在于不同的知识主体之间。Canils和Verspagen的实证研究表明,在知识转移过程中,知识转移主体之间过大的知识势差,会导致因知识接收方难以有效消化吸收新知识而削弱知识扩散效果。当顾客与企业之间存在较大的知识势差时,就很可能出现“心有余而知识不足”的尴尬局面。基于上述理论分析,提出如下研究假设:H5:知识势差在内部人身份认知与顾客—企业外向型知识共创关系中起负向调节作用。
知识势差客观存在于不同的知识主体之间。Leonard-Barton(1995)指出,正是由于知识势差的存在,不同知识主体之间才能够实现知识扩散和知识共创。Caniëls和Verspagen(2001)的实证研究表明,在知识转移过程中,知识转移主体之间过大的知识势差,会导致因知识接收方难以有效消化吸收新知识而削弱知识扩散效果。王红丽等(2011)对开放式创新模式下知识治理绩效的实证研究也得出了类似结论,即当创新源(如顾客、合作企业等)与创新主导企业间的知识距离较大时,知识转移对开放式创新的促进作用就会相对较弱。
通过虚拟品牌社区在线参与企业新产品(服务)开发活动的顾客与社区主导企业之间,在新产品(服务)开发相关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方面,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定的势差。同时,基于顾客逻辑,以顾客为关键创新主体的顾客—企业外向型知识共创活动,又对顾客自身拥有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当顾客与企业之间存在较大的知识势差时,就很可能出现“心有余而知识不足”的尴尬局面。即顾客虽然对企业具有较强的内部人身份认知,并对社区主导企业的新产品(服务)开发活动投入大量努力,却往往因无法充分利用和深度融合企业提供的知识,而难以有效实现外向型知识共创。因此,知识势差越大,内部人身份认知对顾客—企业外向型知识共创的正向影响就会越弱。
基于上述理论分析,提出如下研究假设:(www.daowen.com)
H5:知识势差在内部人身份认知与顾客—企业外向型知识共创关系中起负向调节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有关知识共创与顾客在线创新研究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