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知识创造过程模型的研究

知识创造过程模型的研究

时间:2023-06-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表2-2列出了部分知识创造过程问题的相关研究。表2-2知识创造过程模型主要研究汇总表续表资料来源:作者根据相关文献整理。SECI模型目前,国内外学者广为传播和引用的知识创造过程的经典模型,是Nonaka和Takeuchi提出的著名的SECI模型。野中郁次郎等还提出了“知识创造场”的概念。SECI2过程是显性知识和自我超越的隐性知识的相互转化。Zollo和Winter认为知识创造过程应包括知识变异、知识选择、知识复制和知识存储四个过程。

知识创造过程模型的研究

1995年,日本学者野中郁次郎和竹内弘高提出了著名的SECI知识创造模型(Nonaka and Takeuchi,1995)。在此基础上,很多中外学者结合自己的研究领域,从不同的研究视角出发,对该模型进行了修正与补充。随着知识资源更加多元化和专业化,以及开放式创新理念的发展,单一企业很难拥有开发新产品(服务)所需的全部知识和能力,跨越传统组织边界的合作知识创造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特别地,随着顾客成为企业外部知识的重要来源,顾客—企业合作开展知识创造问题也开始受到了学者们的重视。表2-2列出了部分知识创造过程问题的相关研究。

表2-2 知识创造过程模型主要研究汇总表

续表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相关文献整理。

(1)SECI模型

目前,国内外学者广为传播和引用的知识创造过程的经典模型,是Nonaka和Takeuchi(1995)提出的著名的SECI模型。该模型从认识论角度,将知识划分为“显性知识”(Explicit Knowledge)和“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两大类,并认为人类知识是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相互作用创造出来的,这个过程被称为知识转换。知识转换共有四个模式,即社会化(Socialization)、外部化(Externalization)、联结化(Combination)、内部化(Internalization)。其中社会化是从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过程,获取渠道是观察、模仿和实践等方法,即把个人经验变成群体的共享经验,并由此创造出诸如共有心智模式和技能之类隐性知识的过程。外部化是从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过程,即隐性知识表述为概念的过程。它采用比喻、类比、假设或模型等形式将隐性知识明示化。组合化是从显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过程,就是将零散的显性知识综合为知识体系的过程。内在化是从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过程,即从组织的知识储备到个人的知识创造的转化。整个过程如图2-1所示。

(www.daowen.com)

图2-1 SECI模型图

从主体上看,组织知识的创造不仅发生在个人层次上,而且发生在群体、组织、组织之间,不同层次上都存在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间的相互作用。因此,Nonaka(1995,1998)提出了知识创造螺旋的概念,用来反映知识创造的全过程。他在模型中还引入了“巴”的概念,提出了联结时间与空间的知识创造场所,对应知识转化的四种模式,有四种不同功能的巴存在,即发起巴、对话巴、系统巴和演练巴。此外,SECI模型还从时间与活动维度,把组织知识创造过程分为五阶段:分享隐性知识、创造概念、验证概念、建造原型和转移知识,而知识的四种转化模式在组织知识创造过程各个环节起着关键作用。

野中郁次郎等(2001,2006)还提出了“知识创造场”的概念。知识创造的动力不仅源自个人,而且存在于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场中。个人所拥有的知识,一旦置身于场中,就可共享、更新和增强(野中郁次郎等,2001;竹内弘高和野中郁次郎,2006)。知识创造的场本质上是一个知识传播与互动的场所,场是流动的,它处于经常性的变化之中,具有一种此时此地的当下品质(竹内弘高和野中郁次郎,2006)。知识创造场的变化随着场本身的变化和新成员的加入,而同时体现在宏观层次和微观层次上,个人之间的虚拟互动、集体之间的虚拟互动都可形成知识创造场。野中郁次郎等(2001)指出这种场不仅指实体空间(如办公场所),也指虚拟空间(即电子邮件、电话会议等)和精神空间(即共享的经验、价值观和理念)。因此,在信息技术已经广泛使用的信息化时代,知识创造场由精神空间、物理空间、虚拟空间三个维度构成。知识创造场的边界是模糊的、动态的,特别当知识的传播可以借助一定的技术媒介跨越时空的限制,场可蔓延至整个社会空间,形成无边界的知识创造场。

(2)基于SECI的拓展模型

SECI模型对知识在企业内部的动态演化有很好的解释力,为后续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该模型仍然存在一些缺陷,比如许多学者认为其忽略了外部环境的力量,没有考虑组织外部知识对组织知识创造的影响。因此学者们结合自己的研究领域,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该模型进行了修正与补充。

Crossan(1999)提出了从个体到组织多个层次的“4I组织学习模型”,把知识创造过程描述为个体直觉(Intuition)、知识解释(Interpretion)、知识整合(Integration)和制度化(Institutionalization)四个阶段。Scharmer(2000)在Nonaka和Takeuchi(1995)的知识螺旋的基础上,提出了知识创造的双重螺旋模型SECI2。SECI2过程是显性知识和自我超越的隐性知识的相互转化。Holsapple和Singh(2001)提出知识价值链概念,将知识价值链划分为知识获取、知识选择、知识生成、知识内化和知识外化五个过程。Boisot(1999,2004)基于信息学的视角,提出了组织体系中知识资产的扩散演化模型,并基于知识资产的特征构建了包含知识的编码、抽象、扩散的信息空间模型,认为企业内各种类型的知识资产的演化遵循着社会学习周期理论,在信息空间内不断循环扩散。Zollo和Winter(2002)认为知识创造过程应包括知识变异、知识选择、知识复制和知识存储四个过程。Sheriff和Xing(2006)从复杂适应系统(CAS)角度研究组织知识创造模型,认为知识是在主体刺激—反应的关系认知中产生的,通过标识、内部模型、信用分派与构筑块(开发创新)等机制控制。Yang(2010)针对SECI模型的不足扩展提出了EICE模型,即探索(Exploration)、开发(Exploitation)、机构创造(Institutional Entrepreneurship)和组合(Combination)。

国内学者耿新(2003)在SECI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IDE-SECI模型,认为企业知识创造的完整过程包含外部引入、传播共享、解释内化、潜移默化、外部明示、汇总组合和内部升华七个阶段,而且在这一过程中不再有明确的起点,知识转化的方向也不再唯一。元利兴等(2003)从本体论和认识论角度研究知识创造过程。从本体论角度,可以将知识创造的过程分为四个层面:个体、群体、组织和组织之间;从认识论角度,知识被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从而建立了基于认识论和本体论的知识创造E-O-SECI模型。饶勇(2003)在SECI模型的基础上增加了社会知识的概念,并将社会知识和个人知识共同作为企业知识创造的源泉。同时认为“知识转化”只是知识生产过程的一部分,知识生产全过程还包括知识输入、知识积累和知识嵌入等环节。芮明杰等(2004)引入动态知识价值链的概念,认为组织知识创新的过程包含知识获得、知识选取、知识融合、知识创造、知识扩散和知识共享六个阶段。党兴华和李莉(2005)从知识位势角度出发,在网络环境及企业技术创新合作的背景下,以SECI模型的认识论、本体论为基础,结合“执行者”与“客户”的观点,构造知识创造O-KP-PK模型,论述企业技术创新合作中的知识创造过程。陈天阁等(2005)提出了一个由个体知识向企业知识创造演进的多维开放动态螺旋模型。

褚建勋和汤书昆(2006)借鉴顿悟学习的心理学研究成果,以量子能级跃迁作为知识创造螺旋上升的理论隐喻,构建了基于顿悟心理的量子知识创造模型(Q-SECI模型)。范道津和郭瑜桥(2008)认为SECI模型只描述了知识创新过程的一个特例,缺乏普遍的代表性,他提出了一个具有普遍包含性的知识转化和创新机制模型,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之间可以通过融知创新巴或共享转移巴,来实现知识创新或转化过程。夏维力等(2009)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角度,构建了组织知识创造的CAS-SECI模型。郑承志和黄淑兰(2010)认为,知识不能简单地二分为隐性和显性两类,而是要有一个知识内隐性—外显性图谱,所有的知识都可以在图谱上找到自己适当的位置,并提出了知识创造的SIO-IE模型。高章存和汤书昆(2008)基于认知心理学理论,提出了企业知识创造的IMCM模型,即包含直觉(Intuition)、隐喻(Metaphor)、编码(Coding)和记忆(Memory)四个主要环节;他们还引入灰性知识概念,并认为按知识性质分类,企业知识包括隐性知识、灰性知识和显性知识。李柏洲等(2013)基于能级跃迁理论,提出了知识创造过程的动态模型。

由此可见,目前在知识创造过程模型研究中,缺乏对各种观点的融合,并没有取得一致的认识。学者们基于不同的理论进行研究,形成了不同的流派,而国内知识创造模型的研究受Nonaka(1995,1998)的知识创造理论影响最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