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的头衔和荣誉无人可比。他是中国“航天之父”及“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这些都足以显示其在航天技术领域的分量。
钱学森1911年12月出生于上海,早年先后就读于北京师范附中和交通大学。1934年考取清华大学公费留学。1935年8月的一天,钱学森孤身一人离开祖国。在美国的邮轮上,望着浊浪翻滚的黄浦江和渐渐模糊的上海城,他心中默默地想着:再见了,祖国。你现在豺狼当道,混乱不堪。我要到美国去学习科学技术,它日归来为你复兴效劳。
这个时候的钱学森已经下定决心,要为国家的强盛刻苦学习。这种崇高的理想,促使他不仅在日后的学习中取得优秀成绩,而且在回国后为祖国做出巨大贡献。
钱学森到美国后先进入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系,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获得硕士学位。但当他了解到当时的航空科学还处于襁褓之中,而就职于加州理工学院航空与数学系大名鼎鼎的冯·卡门教授是这一领域的顶尖人物后,便慕名转学到了加州理工学院航空与数学系。
冯·卡门仔细打量这位仪表庄重的年轻人,向他提出几个问题让他回答。钱学森略加思索便异常准确地回答了所有的问题。教授暗自赞许:这个中国人的思维敏捷而富于智慧,便高兴地收下了这个学生。钱学森刻苦钻研,是学生中的佼佼者,1939年获得博士学位,以后成了冯·卡门最得力的助手。冯·卡门领导的古根汉姆航空实验室是美国火箭技术的摇篮,钱学森作为一名研究生,成为这里进行火箭技术研究的最早的三名成员之一。
1945年初,钱学森成为以冯·卡门为团长的空军科学咨询团的成员,并有机会考察了欧洲航空和火箭技术的现状。1947年初,36岁的钱学森晋升为麻省理工学院正教授。1953年,他发表了《从地球卫星轨道上起飞》,为低推力飞行力学奠定了基础,赓即又于1954年出版了《工程控制论》一书。1955年回国时,冯·卡门十分激动地称赞钱学森说:“你现在在学术上已超过了我!”
新中国成立后,钱学森迫切希望回国,可是遭到美国政府的阻挠和严密监控。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梦寐以求的归国愿望终于实现了。
由于钱学森的归国效力,中国原子弹、导弹的发射至少向前推进了20年。
1956年,刚刚回国不久的钱学森受命组建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所——国防第五研究院并担任首任院长。他主持完成了“喷气和火箭技术的建立”规划;参与了远程导弹、中近程导弹和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直接领导了用中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中国第一个星际航空的发展规划。
钱学森在空气动力学、航空工程、喷气推进、工程控制论、物理力学等技术科学领域做出了开创性贡献,是我国近代力学和系统工程理论与应用研究的奠基人和倡导者。
为我国研制“两弹一星”做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还有很多,他们是一个群体,其中有一位拓荒者——“中国原子弹之父”邓稼先,把成功研制“两弹”作为科技报国的崇高理想,孜孜以求,可令人痛心的是,他英年早逝。
邓稼先,1924年6月出生。他的父亲当时是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1936年邓稼先考入北平崇德中学,经过三年的刻苦努力,他在英语、数学、物理方面打下了良好的基础。(www.daowen.com)
“七七事变”以后,邓稼先的求学之路几经辗转,时断时续,亲身体验了国难深重的痛苦。在抗日救亡的呼喊中成长起来的邓稼先,高唱着“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的西南联大校歌走上了科学之路。
为了实现科技强国的理想和夙愿,邓稼先于1947年通过了赴美研究生考试,翌年秋进入普渡大学研究生院学习。由于成绩优异,仅用了一年多时间就获得了博士学位,此时的他只有26岁,人称“娃娃博士”。邓稼先放弃了美国政府为他提供的优厚待遇,婉言谢绝了导师和校友的挽留,毅然回到祖国。他和他的老师王淦昌教授、彭桓武教授投入中国近代物理研究所的建设,从而开创了中国原子核物理理论研究工作的崭新局面。
邓稼先在美国普渡大学获得物理学博士后,于1950年毅然回到祖国,以极大的热忱投身到新中国的科技事业中去。他参与组织和领导我国核武器的研究、设计工作,是我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奠基人之一;从原子弹、氢弹原理的突破和试验成功及其武器化,到新的核武器的重大原理突破和研制试验,均做出了开创性的巨大贡献。作为主要研制人员,其成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1963年9月,聂荣臻元帅命令,邓稼先、于敏率领九院理论部研究原子弹的原班人马,承担中国第一颗氢弹的理论设计任务。
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时,中国成功爆炸的第一颗原子弹,就是由邓稼先最后签字确定的设计方案。他亲自率领研究人员在试验后迅速进入爆炸现场采样,以证实效果。
原子弹爆炸后的2年零8个月(1967年6月7日)氢弹试验成功。
中国能在那样短的时间,那样贫困的生活、那样差的研究基础和条件下,自行研制成功原子弹和氢弹,简直不可思议。因为各方面条件都十分优越的发达国家,原子弹试验成功后,研制氢弹花去的时间,苏联用了8年,美国用了6年,法国用了4年。
中国正是有了像邓稼先这样一批具有崇高理想、勇于奉献的优秀知识分子,才挺起了坚强的民族脊梁。
[智慧箴言]
如果能追随理想而生活,本着正直自由的精神,勇敢直前的毅力,诚实不自欺的思想而行,则定能臻于至美至善的境地。
——居里夫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