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了解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了解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的分析结论是以客观的资本主义经济事实为依据的。不仅马克思在《资本论》等著作中所运用的资本主义经济事实为实现科学社会主义的这些基本原则提供了事实依据,而且现实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也正在不断地为实现科学社会主义的这些基本原则提供了最新证据。科学社会主义最根本的原则是经济基础方面的原则。

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一书中说:“现代社会主义,就其内容来说,首先是对统治于现代社会中的有产者和无产者之间、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的阶级对立和统治于生产中的无政府状态这两个方面进行考察的结果。”[16]恩格斯在这部著作中论证了解决有产者和无产者的矛盾,出路在于“剥夺剥夺者”。在“剥夺剥夺者”之后,全社会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即实行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而对于个人消费品则实行劳动者个人所有制。后来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又进一步论述了共产主义不同发展阶段的消费资料分配规律,即在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即低级阶段实行按劳分配制度,在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实行按需分配制度。解决资本主义无政府状态问题,出路在于消灭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实行全社会有计划分配社会劳动进行生产的计划经济。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矛盾进行了具体详细分析:“当人们按照今天的生产力终于被认识了的本性来对待这种生产力的时候,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就让位于按照社会总体和每个成员的需要对生产进行的社会的有计划的调节。那时,资本主义的占有方式,即产品起初奴役生产者而后又奴役占有者的占有方式,就让位于那种以现代生产资料的本性为基础的产品占有方式,一方面由社会直接占有,作为维持和扩大生产的资料,另一方面由个人直接占有,作为生活资料和享受资料。”[17]

由此,科学社会主义的三个基本经济特征或原则包括:

第一,未来社会的社会生产,是“按照社会总体和每个成员的需要对生产进行的社会的有计划的调节”社会生产。

第二,作为社会生产的总产品的一部分即生产资料部分,作为社会维持和扩大再生产的资料由社会直接占有。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谓的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

第三,作为社会生产的总产品的另一部分即消费资料和享受资料,用于生产者的个人消费由劳动者个人占有。这也就是实行生活资料和享受资料的“重建个人所有制”。

关于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的“重建个人所有制”命题,学术界存在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的“重建个人所有制”,指的是消费资料的个人所有制。有人则认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的“重建个人所有制”,是既包括消费资料也包括生产资料的个人所有制。不同的结论在于对马克思“重建个人所有制”命题的不同理解。我们认为,正确理解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的“重建个人所有制”命题,不能脱离马克思原著的知识背景。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二十四章第七节,马克思用辩证法否定之否定规律总结了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按照否定之否定规律,辩证运动的出发点首先是“肯定”。在这个环节,马克思列举了简单商品生产或小商品生产的情况。在那里生产资料规模很小,所有者很多很分散,劳动者拥有生产资料和自己所生产的产品。要想获得别人的产品用于自己消费,就必须要通过商品交换。辩证运动的第二个阶段,就是对出发点的“否定”。在《资本论》第一卷中,从第四章一直到第二十四章前六节,马克思描述了这个否定过程。他的分析可以简单概括为:资本主义生产被资本所控制。在那里,劳动者也就是雇佣工人,不拥有生产资料,他们也不拥有自己所生产的产品。这是现实资本主义社会的真实写照。辩证运动的第三个阶段,也就是对出发点的第二个否定即“否定之否定”。马克思说:“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资本主义占有方式,从而资本主义的私有制,是对个人的、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的第一个否定。但资本主义生产由于自然过程的必然性,造成了对自身的否定。这是否定的否定。这种否定不是重新建立私有制,而是在资本主义时代的成就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在协作和对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18]。马克思这里明确说“否定之否定”不是重建出发点的私有制,而是“在资本主义时代的成就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在协作和对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这里关键在于不能丢掉马克思原著中重建个人所有制的“基础”。这个基础就是生产资料的联合起来的个人的共同占有,就是生产资料公有制。把这个“基础”和后面的重建个人所有制合起来才是“否定之否定”以后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中,辩证否定的出发点的个人所有制复归了。生产者通过劳动拥有自己的劳动产品。但是,这种状况又有所升华,不是简单的复归。因为产品中的生产资料部分不是被作为独立个体的个人所占有,而是被作为联合起来的社会个人所占有。只有产品中的消费资料部分才是作为个体的社会成员直接占用的部分。按照以上分析,重建个人所有制就是重建消费资料的个人所有制,在共产主义低级阶段即社会主义阶段实行按劳分配,在更高的阶段实行按需分配。因此,社会主义公有制和重建个人所有制,合起来才是“否定之否定”规律的第二个否定部分。

可见,我们原来将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基本特征,是完全符合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精神实质的。在这里我们必须要强调的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未来社会基本特征的概括,即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等重要原则,是已经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真理。(www.daowen.com)

现在有一部分人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未来社会的分析结论称作“预测”或者“设想”,言外之意,马克思、恩格斯的这些结论缺乏事实依据。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的分析结论是以客观的资本主义经济事实为依据的。不仅马克思在《资本论》等著作中所运用的资本主义经济事实为实现科学社会主义的这些基本原则提供了事实依据,而且现实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也正在不断地为实现科学社会主义的这些基本原则提供了最新证据。

科学社会主义最根本的原则是经济基础方面的原则。但是,政治上层建筑领域的原则也是不能忽视的原则。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资本主义经济领域里的变革不能从资本主义社会生产中自发地、不经过任何政治力量的作用自然而然地和平地产生。“暴力是每一个孕育着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助产婆。”[19]不仅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要有资本原始积累的暴力工具来助产,而且从资本主义社会向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过渡,暴力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说:“共产党人不屑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20]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恩格斯说,“完成这一解放世界的事业,是现代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21]。马克思在总结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时,特别阐述了工人阶级利用暴力革命推翻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和全部的社会制度的思想。

无产阶级专政和共产党的领导,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政治原则。自地球上存在工人阶级的新生政权那一天起,资产阶级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对工人阶级政权的颠覆活动。巴黎公社失败、苏联东欧国家的社会主义政权被颠覆,都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反面教材。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教训不断地警示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一刻也不能放松和削弱无产阶级专政和共产党的领导。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明确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之间,有一个从前者变为后者的革命转变时期。同这个时期相适应的也有一个政治上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的国家只能是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22]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灵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思想文化领域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苏联解体、东欧剧变,这些国家社会主义事业的失败都是始于意识形态领域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动摇。这方面的经验教训是我们不能不吸取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首先必须在意识形态领域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

以上我们分别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经济原则、政治原则和思想文化领域的指导思想原则。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经济原则是最基本的原则,政治原则和思想文化领域的指导思想原则等,都是由经济原则所决定。当然,政治原则和思想文化领域的指导思想原则等对于经济原则也有巨大的反作用。从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推动科学社会主义事业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来讲,坚持政治原则、思想文化原则和经济原则同样重要。而且在一定条件下,对于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来说,坚持政治原则和思想文化原则,比坚持经济原则更为重要。关于这方面党中央和思想理论界的学者们都有了较充分的论证和阐述,在此我们就不再赘述。下面我们将就经济方面的基本原则再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