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老东郊的小社会:一个封闭的工厂文化

老东郊的小社会:一个封闭的工厂文化

时间:2023-06-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那时候,老东郊的每一个大厂都是相对封闭的“小社会”,企业包干了职工的一切,包干了职工的生老病死,甚至包干了子女的工作。影响所及,一些地处东郊的地方国营工厂也不甘落后,“小社会”成了一种时代气息独具的模式,成了老东郊的一种时尚,一种让老东郊人沉醉至今的文化风景线。“小社会”是相对于特区外的大社会而言。“东霸天”的“小社会”功能最为齐全,也最为典型。

老东郊的小社会:一个封闭的工厂文化

在成都东郊最辉煌的年头,一号桥(今红星桥)、二号桥(今新华桥)、东风桥的桥头,巍然耸立着庄严的水泥警示牌“外国人未经许可不准超越”,显示着成都东郊这个军事工业区的特殊性。成都东郊究竟有多特殊呢?我们不妨来看看老东郊人的幸福生活

那时候,职工的孩子从一生下来就可以进婴儿室,之后上幼儿园,上小学、中学,直至上中专,甚至上大学,都可以不出厂门,并且大学的文凭还是部里颁发的。当然,1977年恢复高考,厂办大学的美好时光也就宣告终结了。这就是“小社会”完整的子弟学校现象。那时候,生了病,有本厂的职工医院;要购物,有本厂服务公司办的商店;要娱乐,有本厂办的俱乐部和文工团;喜欢体育的,还有本厂办的篮球队、足球队、灯光球场;喜欢进行文艺创作并且又有天赋的,厂工会会努力地栽培你。东郊人自嘲说:除了没有火葬场、殡仪馆,工厂的“小社会”什么都有。人们在这个“小社会”里生活,在这里长大,在这里恋爱、结婚、生子,在这里干到退休,在这里养老,也在这里回忆往事。他们凭着技术和力气在这里苦干,这里也为他们提供生活上的一切。

那时候,老东郊的每一个大厂都是相对封闭的“小社会”,企业包干了职工的一切,包干了职工的生老病死,甚至包干了子女的工作。影响所及,一些地处东郊的地方国营工厂也不甘落后,“小社会”成了一种时代气息独具的模式,成了老东郊的一种时尚,一种让老东郊人沉醉至今的文化风景线。

那么,什么是“小社会”呢?

“小社会”是相对于特区外的大社会而言。形成“小社会”的基本条件是,它们都是国务院某个部直属的大型军工企业,都是正师级或以上的单位,其党委书记、厂长、总工程师都是国务院相关部委直接任命的。形成“小社会”最重要的原因有两个,其一是计划经济体制,工厂出的产品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无须进入市场,由国家的计划会议分配,制造产品的原料也是由国家分配;其二是鉴于当时国际形势的大背景所强调的保密性。严格的保密性造成了这些军工大厂的封闭性,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这些工厂的管辖权在部里,地方政府无权管理。在相对封闭的“小社会”里,过自己优哉游哉的幸福生活。(www.daowen.com)

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各家军工厂的工资都要高人一等,比如二级工的工资,每月是39块,并且每月还要拿保密费,而外面的二级工则只有35至36块。由此形成了军工厂职工“高人一等”的优越感。还有,这些厂的劳保福利待遇都特别好。以420厂为例,即使在三年“困难时期”,420厂照样给每个职工分梨子、分带鱼、分土豆、分烤火的焦炭,等等,那都是利用直通到厂里的火车专用线,一车皮一车皮拉回厂的。上班时间,职工们拿着牛皮纸、废报纸去分食品,每个人分上五斤土豆、三斤带鱼,这在一个月只能供应一斤猪肉、四两菜油的时候,是多大的实惠,多强的优越感啊!愈优越就愈封闭,就很少和市里来往。

420厂体量最大,工人最多,是中央在川的特大型军工企业,是成都东郊唯一的军级单位,看守工厂大门的是解放军的一个连队,被东郊人戏称为“东霸天”。“东霸天”的“小社会”功能最为齐全,也最为典型。该厂的职工和家属加在一起,有6万之众。如此庞大的人口基数,相应的设施也最多。在该厂的宿舍区,设有3家职工医院和3个食堂,3所幼儿园,2所小学,中学、职工大学、技工学校和职工培训学校各1所。工厂不仅办了文工团,还办有管弦乐团、合唱团、老年秧歌队等。工厂办了厂报《成发报》、广播站、《双燕政工》等宣传载体,还于1992年底开通了成发电视台。设在宿舍区临街处的厂工人俱乐部,不仅有售票的电影院,还有层层看台环绕的灯光球场。灯光球场是多功能的场所,春秋两季举办运动会时,是体育赛场;周末,是有乐队伴奏的露天舞场;节假日,是厂演出团体的文艺节目表演场。

老东郊这些文化活动异彩纷呈,它不仅丰富、充实了职工的文化生活,陶冶了人的情操,而且增强了工厂的凝聚力,体现出东郊工业文明的独特光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