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特区里的多彩业余生活

特区里的多彩业余生活

时间:2023-06-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这个特区里,既有紧张有序的上班时间,也有丰富多彩的业余生活。且不说省、市一级的文艺院团,像省人艺、省曲艺团、成都市川剧团经常来演出,甚至成都军区的战旗文工团,中央院团也是东郊特区的常客。老东郊的不少业余文艺家都是在成都日(晚)报社文学副刊编辑老师、成都市群众艺术馆老师的指导下成长起来的。当时全国的军工企业在时任国防部副部长张爱萍的倡导下,成立了“神剑文学艺术学会”,张爱萍将军被选为会长。

特区里的多彩业余生活

建设南街 刘开诚摄

成都东郊是中国三大电子工业基地之一,曾经是不许外国人擅自进入的军事工业特区。在这个特区里,既有紧张有序的上班时间,也有丰富多彩的业余生活。各家工厂都有俱乐部、图书室、灯光球场,还根据个人的爱好和特长,组建有文艺宣传队、业余球队、文学组、美术组、摄影组、书法组等等。晚上七点半以后,职工们吃过晚饭,或者来到建设路上逛街,或者到灯光球场看篮球比赛,或者去图书室静静地翻阅图书,或者去俱乐部看电影。当然,最让人期待的还是周末晚上的坝坝电影。

那时候,东郊特区的工人政治地位高,而文艺演出又要求必须为工人阶级服务,在这种政治背景下,东郊工人享受的高水平文艺演出的机会自然就比较多。且不说省、市一级的文艺院团,像省人艺、省曲艺团、成都市川剧团经常来演出,甚至成都军区的战旗文工团,中央院团也是东郊特区的常客。当时中国著名的女高音歌唱家刘淑芳、男高音歌唱家胡松华等名家莅临东郊慰问演出;喜剧电影《瞧这一家子》在沙河电影院举行首映式,担纲演出的陈强、陈佩斯父子近距离与观众见面,让广大职工很是激动。

职工球赛最受欢迎,于是东郊各厂经常在各厂的灯光球场轮流举行厂际篮球比赛。除了厂际比赛,各家工厂内部还喜欢举办各个车间科室之间的篮球比赛,一年到头乐此不疲,晚上的灯光球场灯火通明,热闹非凡,成了最吸引人的地方。要进行足球赛,就得到东郊体育场去。东郊体育场位于现在的猛追湾成华公园至一号桥之间,是一个开阔的土坝子,全部体育设施就是两个足球球门和两副篮球架,是打球赛的好地方。

东郊各家大厂职工业余文学、美术、摄影、书法等创作活动之所以开展得蓬蓬勃勃,培养出了不少文学艺术创作人才,首先是作者个人和各厂的工会组织很努力,其次,是成都市群众艺术馆、成都日报社对业余作者进行的创作辅导尽心尽责。尤其让当年的业余作者难以忘怀、心存感恩的辅导老师,是成都日报社的副刊编辑萧青、周围等老师。他们经常下厂,直接指导工人文学作者的创作,经常召集作者对一些有希望的稿子进行点评和修改。从784厂走出的知名作家杨传球至今还记得,他于1972年4月发表在《成都日报》副刊的处女作——散文组诗《车间速写》,就是在他们的指导下反复修改后,并由杨传球自己画插图发表的,正是这篇作品的发表,给了他创作的信心和勇气。

老东郊的不少业余文艺家都是在成都日(晚)报社文学副刊编辑老师、成都市群众艺术馆老师的指导下成长起来的。他们辛勤耕耘,日渐成熟,其文学艺术作品每每在厂报副刊刊载。比较知名的工人作家有:从715厂走出的诗人、《星星》诗刊副主编刘滨,从719厂走出的小说家、《青年作家》副总编火笛,从420厂走出的诗人黄万里和白杨树、小说家贾万超,从成都电焊机厂走出的小说家、散文作家王金泉。后起的知名文学艺术家有:客居东郊二十五年的小说家、散文作家、四川文艺出版社编审林文询,从719厂走出的作家、评论家张义奇,从784厂走出的小说家、油画家杨传球,从轴承厂走出的儿童文学作家王良谨,著名书法家、四川省书协副主席蒲宏湘,从川棉厂走出的著名书法家、曾任中国书协秘书长的刘正成,从川棉厂走出的著名中国画家、电子科技大学兼职教授向维果,从773厂走出的民俗画家戴树良,从机车车辆厂走出的“有代表性的川派剪纸”艺术家赵幼兵,等等。他们的作品曾经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这也是东郊工业文明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www.daowen.com)

20世纪80年代末,四川省总工会为了扶持工人业余文学创作活动,发起成立了四川省职工文学艺术基金会,东郊企业又成了其中的主力,大部分工厂都参加了基金会。文学艺术基金会成立后,举办了两届全省职工五一杯文学大赛活动,出过一本文学作品选集《冲出夔门》,举办了全省职工美术摄影书法展览和多次文艺会演。为提高作者的创作能力,还举办了文学研讨和笔会活动。省总工会的邹自立(原为四川制药厂的工人诗人)为此做了大量工作,著名作家周克芹、孙静轩、唐大同、流沙河、林文询、张新泉等老师作为基金会的顾问,多次为工人作者讲课、辅导,也为培养工人作家付出了不少心血。周克芹就曾担任四川省第一届五一杯文学大赛的评委,还专门为该大赛写了评论。[1]

除了文学创作,东郊工人业余的美术、摄影、书法活动也很活跃,各工厂还经常开展美术、摄影、书法展览,成都市群众艺术馆的老师吴耀玲、谢梓雄,成都日报社的老师张宏奎、白志忠,文化宫的贾兴桐经常下厂指导职工美术创作。1984年5月,107信箱与西安的黄河机器厂、宝鸡的长岭机器厂组织跨省的三厂美术、摄影书法、联展。文化宫、市群众艺术馆大力支持和辅导,文化宫和群众艺术馆还无偿提供展出场地,《成都日报》进行了宣传报道,选发了部分作品。

在市群众艺术馆和文化宫的推动下,107信箱与69信箱、82信箱、电焊机厂、石油总机厂、川化等厂举办过多次联展。

当时全国的军工企业在时任国防部副部长张爱萍的倡导下,成立了“神剑文学艺术学会”,张爱萍将军被选为会长。在举办联展前,杨传球等人斗胆想请张爱萍将军为展览题词,并以三厂工会的名义给张爱萍将军写了一封信,请107信箱的机要收发室寄了出去。半个多月后,厂机要室交给了杨传球一个大信封,信封是牛皮纸做的,足有半张报纸那么大,左边印着“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缄”的大红字,中间的红框里用毛笔写着:杨传球同志收。同事们都感到惊讶。抽出信瓤一看,果然是张将军的题词:“神箭冲天九万里 祝贺锦江、黄河、长岭三厂美术书法摄影联展开幕 张爱萍”,用笔苍劲有力,字体奔放,众人都激动万分。后来,展览在成都市文化宫开幕,张将军的字就挂在展厅进门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