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治理沙河取水危机:成都热电厂建设背后的故事

治理沙河取水危机:成都热电厂建设背后的故事

时间:2023-06-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沙河两岸,曾经是农耕文明的福地,1953年7月以后渐渐变成了一家家大型现代化工厂的落脚之处,用水的矛盾日益显露,尤其是20世纪50年代初正在建设成都热电厂,一旦并网发电,取水会严重不足。沙河边的悬铃木是成都东郊工业文明和成电历史的见证者,也是其沧桑历史的象征。终因电厂铁路专用线布置未能与成都铁路局达成协议,而被迫放弃。最后,才把东郊沙河畔的跳蹬河确定为厂址。建设成都热电厂最可歌可泣之处是人力拖运大件。

治理沙河取水危机:成都热电厂建设背后的故事

沙河是成都近郊的一条古老的河流,它由城西北府河(古称油子河)分出支流,经驷马桥,再折向东南。这座驷马桥,就是汉武帝时决意赴京都长安谋发展的一代汉赋大师司马相如在桥柱上题过豪言壮语“不乘高车驷马,不过汝下也”的那座古桥。沙河最后经五桂桥,在望江楼下游约五华里的河心村,又汇入东流的府河。府河自北向南穿城而过,沙河绕抱老成都近郊的城北城东,这两条河流犹如月相——府河如弦,沙河如弓。他们在天府之国的大地上滚滚滔滔地流淌了两千多年。

沙河是成都东山的母亲河,它灌溉着东山的农田,为成都东郊工业区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从20世纪50年代至21世纪初,沙河曾经经历过两次大的整治,这里单说第一次整治。沙河两岸,曾经是农耕文明的福地,1953年7月以后渐渐变成了一家家大型现代化工厂的落脚之处,用水的矛盾日益显露,尤其是20世纪50年代初正在建设成都热电厂,一旦并网发电,取水会严重不足。是啊,古老的沙河沿着自己曲曲弯弯的古老河道流淌,它原本只是天然河道,它承载不了工业文明的历史重任啊!改造沙河,把它扩建为东郊工业区的供水专渠,成为成都市人民委员会当年的抉择,由此,谱写了“十万大军治沙河”的壮丽篇章。

扩建工程分成三期完成,每年的枯水期实施一期。很快,由干部和水利工程技术人员组成的工程处成立了,承建闸坝等水利工程的公司也确定了。而工作量最大的则是河道土方的挖掘和搬运工程,决定由成都市东、西城区和华阳县辖区分别组织动员群众完成。

1955年2月26日,第一期工程宣告动工。本期工程,跳蹬河桥至成渝铁路桥之间的河段,需拓宽挖深,建麻石桥、杨家碾跌水,以及跳蹬河水闸。其目标是满足发电在即的成都热电厂的用水。当时,广大群众建设祖国的热情高涨,成都市民、机关干部、工厂的工人,一经组织动员,数千人便拥上工地,以锄挖肩挑的原始劳动来整治沙河,人数最多时曾一天达到1.3万人。整个扩建工程于1957年5月竣工,征用土地2599亩,拆迁房屋14486平方米,挖土方232.5万立方米,投资403.3万元。

沙河 1958年 吕名正摄

沙河扩建工程,不仅保证了沿河兴建工厂的用水,而且也使农田灌溉面积增加到前所未有的5万亩。在沙河两岸,还陆续种植了数十万株各种树木,其中,有3.8万多株悬铃木(即法国梧桐),9万多株杨树和桤木。

我的手里有一张珍贵的黑白照片,摄于1958年。画面是一张不带人的空镜头,展现的是经过整治之后数月的沙河,取景的位置应该是站在建设桥头往北拍摄,雄壮的成电主楼和横跨沙河的踏水桥都出现在远景里,稍近的民房稀稀拉拉,都是川西民居穿斗式的结构。沙河给人的感觉水流比较急,两岸的河堤上种满了按间隔种植的树木,除了一人多高、长得蛮精神的悬铃木,还有其他小树。据《成都市志·园林志》载,自1955年至1966年的11年间,沙河两岸曾种植悬铃木和桤木等树种24.8万株。至1975年时,仅剩不到1/10的树木,并且树种单调,没有乔、灌、草的绿化结构搭配。

悬铃木这种树可以活到1000年。沙河两边经过时光淘洗留存的悬铃木长成了参天大树。一株株巍然矗立,粗壮雄伟,老干虬枝,生机勃勃,两人难以环抱,给人以强烈的震撼。沙河边的悬铃木是成都东郊工业文明和成电历史的见证者,也是其沧桑历史的象征。2016年是成电建校六十周年的纪念日,校方邀请四川人民艺术剧院的艺术家为成电写了一部校史话剧,名叫《又见青春》。剧作将成电六十年厚重的历史浓缩,精选了六十年间的十二个瞬间结构成篇,演出效果极其感人,常常叫人情不自禁热泪盈眶。在剧中,曾经两次使用了同一张悬铃木的照片作为天幕背景,几株粗壮挺拔的悬铃木呈半剪影状态,以近景的方式被推到观众的眼前,从枝叶的间隙中可以望见远处蛋青色的成电教学楼耸峙着。这张照片厚重大气,跟成电六十年的历史非常般配,弥漫着一种令人浮想联翩的厚重感、沧桑感。(www.daowen.com)

1953年《人民日报》元旦社论的发表,使实现国家工业化、强国富民逐渐成为全国人民的共识。成都东郊这片工业文明的处女地,率先被二机部布局的4个电子企业的犁铧开垦。之后,一个个建设项目、一家家工厂在这片热土上陆续落地,呈雨后春笋之势。电力奇缺!用电告急!成都工业要发展,必须优先解决电的问题。

其实,早在1951年初,川西行政公署工业厅就做出了在成都近郊建设一座火力发电厂的决定,并获得中央人民政府燃料工业部的批准。此后,电厂建设进入实际筹备阶段,并将厂址定在城北府河东岸的官堰。终因电厂铁路专用线布置未能与成都铁路局达成协议,而被迫放弃。之后,又考察了圣灯寺等三处,均不如人意。最后,才把东郊沙河畔的跳蹬河确定为厂址。此地比邻东郊的各个大厂,地理位置适中,费省效宏,既可供电,又可供热,仅用水条件稍逊。

建设成都热电厂最可歌可泣之处是人力拖运大件。当时,有7个重件须及时运到电厂工地,尤其是其中的发电机转子、凝结器和汽轮机汽缸各重20吨,必须整体搬运。在当时既无铁路专用线,又无重型平板车和相关起吊设备的条件下,采用人力拖运成为唯一的选择,工人们把此法命了个名,叫“滚筒摇车拖拽法”。这种选择,就意味着吃大苦、耐大劳。数公里的沿途路面,首先要加宽填平,再放上枕木,上垫木板,木板上再放上滚筒。用自制的一台手摇绞磨机,加上钢丝绳牵引,在工人“嗨哟嗨哟”的雄壮号子中,庞然大物被一点一点地向跳蹬河拖去。这趟搬运时间是如此漫长,一干就是整整40多个日日夜夜。这趟搬运是如此辛苦,白天拖大件,夜晚伴它眠,吃在路边,睡在路边,并且时令正值酷暑,烈日踏尘土,雨天踩泥泞。走走停停,汗流浃背,终于让设备提前12天安全运抵工地。

1955年5月26日,成都热电厂一号机组并网发电。这座支撑川西地区电能源的西南地区首座高温高压热电厂总装机容量659MW,年均发电量33亿千瓦时,供热量约120万千焦。1958年全年发电标煤率达527克/千瓦时,创当时全国中压播散式链条炉的先进水平。

1958年7月,历经两年零三个月的成都热电厂第二期扩建工程投产,该工程由苏联援建,苏联派出华西列夫等10名专家到跳蹬河进行现场指导。这次扩建,装机两台各25MW的发电机组,既可发电,又可供热(实际供热13个大厂)。成都东郊乃至川西再也不愁缺电了。

可惜时过境迁,这个促进经济发展的大功臣,到了20世纪末,成了毒害成都、贻害一方的罪魁。成都的空气和沙河水资源被它的粉尘严重污染;该厂的点火频率高,一年开机点火不下20次,一旦点火,黑烟翻腾,噪声大得要命。2005年秋,城东片区竟然下了一场黑雨,许多街道、树木和建筑被染上一层乌黑泥浆!这场罕见的“黑雨”让市民万分震惊。著名的市人大代表李之权,多年来一直在跟热电厂反复较量。李之权有一句名言:“不把热电厂搬走,我死不瞑目!”

值得欣慰的是,通过市委、市政府的不懈努力,屡经周折,热电厂终于迁出了成都市区,终于还了市民一片蓝天。这正好应了老子的一句名言:“祸兮,福之所依;福兮,祸之所伏。”当然,这是后话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